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現代把脈–淺談脈波分析

103/08/13 瀏覽次數 11539
中國醫學源遠流長,其中把脈更是中醫師賴以診斷處方的重要依據,到底「脈象亅背後隱藏著多少健康資訊?確實是西方醫學也期待瞭解的問題,早在診斷儀器尚未發達的1966年,Freis等學者已發現老年人與高血壓患者的頸動脈搏動和正常人有著明顯差別,1975年電腦科技萌芽,即有學者比較以類比及電子方法所測得脈波訊號,發現兩者無顯著差異,正式把脈波分析帶入電子化時代,一年後Watt等學者提倡以非侵入方法取得動脈波形作血管彈性分析,但未獲學界迴響,因當時西方的觀念普遍認為脈波僅能反映收縮及舒張壓,再來十年學者們多投入研究杜卜勒超音波血流波形變化與病程的關係,及至Kelly等學者於1989年從1005位2至91歲健康受試者以非侵入方式於各主要動脈取得脈波訊號作分析,明確記錄波型變化與年齡的相關性,動脈波形分析始受重視,現在脈波分析已被視為評估血管彈性的重要工具。
 
發展現況:
 
典型的動脈波形包含收縮波及舒張波,收縮波乃左心室打出血液往指尖流動時產生,屬順向波;舒張波則代表心室舒張時主動脈瓣關閉所產生的逆向波;動脈硬化時因血管缺乏彈性而使血液流速增加,可反映在波形分析的各項評估指標上;其中「硬化指數」(stiffness index, SI)及「反射指數」(reflection index, RI)需靠舒張波峰位置計算取得;然而,因動脈硬化及高齡往往使舒張波不易判讀,可用一次微分定位波峰,但若於動脈硬化嚴重者舒張波峰無法透過運算得知,則動脈硬化程度可利用「正常化波峰時間」(normalized crest time, NCT)與「波峰時間比」(crest time ratio, CTR)評量。
 
現代動脈訊號取得已不需使用侵入性的方式,其中最簡便的方法是以紅外線讀取指尖的動脈血液容積訊號,即所謂的「光電容積描記法」 (photoplethysmography, PPG),藉以取得「手指容積脈波」(digital volume pulse, DVP),最近研究顯示其所得結果不受平均動脈壓影響;此外,因屬非侵入性及訊號取得容易,亦適用於評估懷孕時期的血流變化[。
 
未來展望: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血管疾病高居全球死亡原因前兩名,分別為缺血性心臟疾病及腦中風;在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三高」等慢性疾病盛行及預防醫學日趨重要的今天,不論是老年、疾病族群或是運動一族,除了現在普遍使用的心跳、血壓、心電圖外,快速精確且具方便性的非侵入式血管健康評量指標有其必要,配合將來可攜式生理偵測儀的普及化,可預見其將具「把脈」功能。
 
綜合結論:
 
總括而言,隨著電子科技及資訊處理速度日益精進,多項以往被視為醫術標竿的身體診查技術如心臟聽診及腹部觸診已漸被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所取代,但畢竟醫學是人的科學,而不只是冰冷的機器,病程判斷需結合客觀數據及臨床經驗,脈波分析無論如何精確,亦無法取代中醫師的經驗。(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孫灼均|義大醫院急診醫學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