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嬰兒如何解讀語言密碼

103/06/10 瀏覽次數 2747
當我們初聽一種陌生的語言,雖然可以明確聽到每一個音節,卻無法意會聲音構成的涵義。嬰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面臨各式各樣的聲響,就像我們身處異國,難以和週遭溝通,究竟嬰兒如何做到區辨出語音差異,從而習得語言、融入環境呢?臺大心理學系副教授曹峰銘累積多年語言發展研究經驗,為聽眾講解嬰兒破解語言密碼的秘密。

他指出,剛出生的嬰兒可說是語言界的「世界公民」,可以區辨所有種類的語音,隨著成長過程接觸母語的機會增多,在六個月左右,才逐漸強化母語的辨識能力,並造成陌生語音的區辨力減弱。成人對外語的敏感度因而受母語經驗影響,例如,日本人較難以區辨英文中的「r」和「l」兩個子音,因在日語中並沒有這兩種語音差異存在。另外,研究結果也顯示,因為中文具有「四聲」的音韻變化,臺灣小孩對聲調的敏感度發展顯著優於在美國成長的小孩。科學家發現,初出生的嬰兒,在聽母語時的吸吮強度大於外語,說明胎兒在母親子宮內,便已對母語有日漸熟悉。

當人類日漸熟悉一種語言,便可以經由語音差異辨別出哪些字音較常組合成一個詞彙,例如,聽到「ㄉㄚㄔㄜ」,我們馬上能理解是「搭車」,但若聽到「ㄊㄚㄔㄜ」這樣陌生的組合,便難以解讀。因此,嬰兒也是年幼的「機率專家」,在環境裡的種種刺激中歸納出語言的規律,學習判斷與理解,並加以運用。

許多父母最關切的是:哪些因素會影響語言發展?該如何增強小孩學習語言的效果呢?社會互動對於學習語言非常重要,研究顯示,嬰兒在語言學習關鍵期,若曾面對面聽大人說一則外語的故事,一段時間以後,對外語仍具有敏感度,但是,如果採取播放DVD的方式,缺乏雙向互動,則無法達到相同效果。另外,大人和小孩說話時,常不自覺提高音調、誇張語氣,稱為「嬰兒導向式語言(infant-directed speech)」或稱之為「慈母式語言」、媽媽語,這種說話方式有助於嬰兒知覺語音,影響日後的語言學習。因此,玩遊戲或親子共讀等方式,都能從生活做起,增加親子互動,提供孩子更多溝通的平臺,建立使用語言的規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