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幸福的科學與技術:幸福經濟學

104/05/06 瀏覽次數 5659
經濟發達了,收入增加了,但人們更快樂了嗎?國家的發展目標,不是經濟而是幸福。如果經濟發展不能為國民帶來幸福,那麼不發展經濟是否比較好?答案是:發展幸福經濟,就是以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或譯為國民幸福指數)為指標取代國民生產總值(GNP)。

幸福經濟的興起

幸福經濟一般是指以GNH做為評價生活品質的指數,GNH比完全強調經濟生產結果的GNP更能全面顯示國民的生活品質,也更注重國民精神上的領受與知覺。

傳統上,經濟發展的極大化是人類活動的最終目標。問題是經濟的極大化發展,是否真的讓人感到幸福、快樂?如果是,那經濟越發達,國民就越快樂?其實不然,各國實際狀況的調查顯示,經濟發展與快樂不是直線相關的關係,其間存在著「所得矛盾」,因此各界才逐漸從獨尊經濟轉為幸福至上的觀念,而有所謂的GNH。

GNH強調人類社會的真正進步是物質和精神的同步發展,並且相互影響。GNH首先由不丹第四世國王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於1972年提出,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服務不丹以佛教精神價值觀的特殊文化為基礎的經濟環境。不丹因此成立了GNH委員會,所有政策都須經這委員會審查其對GNH的影響。

不丹根據佛教教義所主張的包括:永續發展、文化價值保留與推廣、自然環境保護、優質的治理等GNH四大支柱,細分為更具體的8個幸福因素:身心靈健康、時間平衡、社會與社區活力、文化活力、教育、生活水平、優質治理、生態活力。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在於經濟理性,也就是人類所有行為活動,都是透過改善本身物質生活條件的計算選擇有利的方式。因此,理論上經濟發展的極致,應該會對一國國民的生活福祉有最大助益。至於國與國之間的生產條件不同,則可透過比較利益為基礎的國際貿易來落實各相對國家的福國利民政策。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透過各種經濟、財政、貨幣政策,塑造一個適合經濟發展的環境。

近代經濟的發展確實為人類社會帶來空前富足的物質生活,但免不了的是貧富不均。諷刺的是,部分人民的不幸福情況未必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獲得改善。

幸福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所有人類行為活動的前提在於達成幸福,物質生活的提升則退居次位。傳統經濟學的發展理論與技術都有很好的實證,幸福經濟學未必要全部予以屏棄,反而可以善加利用,透過類似機制達成國民幸福的目標。例如,不丹的GNH委員會對於國家政策,不論是經濟、社會、環境、貨幣、財政等方面,都以該政策的推動是否會促進GNH為標準。

幸福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因為達成的標的不同,所以其需求自然有偏好之處。也就是說,不再獨尊物質經濟,而是提升到任何可以促進個人與社會幸福的需求。例如,屬於某些比較社會性傾向的期待、社交、公益、愛心、利他社群等需求,或個人情緒舒緩與安定的滿意、教育、知識、愛情、放鬆、休閒、夢想、旅遊等的需求。因此,幸福經濟學是超越傳統經濟學原本所追求的物質經濟發展,而進展到把經濟發展當作幸福目標達成的條件之一。

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是個地寡人少的小國,但是脫離馬來聯邦之後,政府一連串有效的公共政策,造就今日的海角一樂園,經濟高度發展,人民也普遍感到幸福。其前總理李光耀認為新加坡政府效率高,社會井然有序,國民都有良好教育。他的政策廣泛滿足教育醫療需求,極力推展敬老愛老的社會互助合作精神,除鼓勵國民節儉外,更強調不要過度消費和盲目追求經濟成長。

具體而言,新加坡照顧到每一個國民的基本需求,以獎勵方式鼓勵人民購屋解決居住問題,保障社會安定;教育政策是以鼓勵自我進步為基礎,讓每個人有機會接受高品質小學、中學和大學教育;社會政策則鼓勵國民努力工作,給予貧窮人民工作福利,讓人民可以透過工作賺取基本生活所需,而非單純給與金錢補助。此外,透過國家公共資源推動文化藝術的植根與推廣,提升人民的欣賞水準,這也有助於社會的和諧與安定,更進一步提升人民的精神滿足與幸福感。

幸福經濟的重要元素

研究顯示,婚姻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幸福感最強的人,不是最有財富的人,而是可以忙裡偷閒陪伴家人與孩子的人。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最重要場域,成員的精神寄託所在,也是個人社會化的最初場所。家庭的穩定是社會安定的基礎,進而保障民眾的人身安全。為家庭付出,可以滿足自我的社會期許,讓人有餘力幫助他人,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每個人在很多不同情境下,都有可以感受到幸福或小小幸福的可能,例如愛情、放鬆、禱告、拜神、冥想、享受美食、運動、欣賞影視與藝術、閱讀、逛街、烹飪、講電話、照顧小孩、做園藝、遊戲、玩電腦、閱讀郵件、網路漫遊、整理家務等不一而足。這些與經濟發展沒有直接關聯,而與個人想像力或對於幸福的認知能力有關。

人是群居的動物,群居的好處多多自不待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就是人類情緒中被愛、被接納的感覺,也就是社交與陪伴的需求。一項對於墨西哥人的研究指出,一天當中多達6~7小時的社交活動,大大提高了個人的幸福感。

從傳統經濟學來看,工作是個人在經濟活動中的生產投入,表面上是謀取生活所需資源的手段。其實工作所代表的不只如此,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群體的感覺,也是個人展現本身以及與社會成員互動的舞台。現代管理學中所謂的工作豐富化、工作擴大化、工作賦權等,不只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獲得成長,個人更可因此獲得工作滿意與感到幸福。而在工作上的成長,又讓其可以獲得更高收入以及更有成就感的幸福正向循環。

幸福生活

要幸福,生活的小改變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心態上要有能讓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

研究指出,生活型態對於人是否幸福有顯著影響。例如住家環境的宜居品質及個人與家庭的生活方式,前者像社區人行道、安靜程度、社區與住家的治安與安全程度、購物商場可及性、工作交通便利性、社區居民友善程度、有興趣社團的有無、居所陽光照射程度,後者像對個人外表的重視、婚姻觀、讚美他人、信用消費、金錢價值觀等。

購物商場、工作交通便利性等,讓人可以隨心所欲進行自己感興趣的事,方便自己有效地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社區人行道適度隔離噪音與汙染,讓人可以隨心在參與和自我之間轉換。公平友善安全的社區,讓人可以不需擔憂生命財產的威脅,在社區周圍尋找容易進行規律戶外運動的場所,結識可以一起運動的友人。充足的陽光可提供維生素D,進而提高腦中血清素讓人感到幸福,因此充足的陽光照射對於幸福感是必要的。

乾淨的空氣與生活用水,除有益生理健康外,個人感官的接觸更是幸福與否的判斷。另外,避免沉迷於享樂,適度地控制金錢物質欲望,都有助於個人心情平靜,感受幸福。除了家人外,社區與社團是個人紓解壓力、提升自我價值的重要場所。社團與社區參與的方便,可以提供成員成長與交流的機會。

幸福產業與銀行

幸福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需求。根據交換理論,需求可用一定價格的支出予以滿足。也就是說,有這麼一個需要幸福的市場,市場上有許多等待被開發、等待被滿足的需求,而任何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的商品或服務,都可用一定價格交換。這類供應幸福效用的產業,就是幸福產業,例如愛情產業、社交產業、休閒產業、視聽產業、旅遊產業、公益產業及宗教產業。

銀行是近代為因應商業交易等經濟活動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協助交易的機構,幸福銀行的交易機制,可以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合作,依照當地環境,配合個人的需求,進行與現代銀行類似的交易借貸行為。在這制度下,每個組織與個人都可擁有幸福帳戶與存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