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數位攝影文化(五):攝影師像水 有時看不見,卻又存在

103/11/18 瀏覽次數 2696
由於數位圖像時代來臨,科技的更革帶來了相機的輕量化、專用化,無線傳輸使得人們不論用手機或相機拍照攝影,與人分享的過程更為快速便捷,而網路上的攝影社群,和手機上方便的各式攝影拍照專用app,都使得民眾只要善用數位攝影設備,用小相機拍出好照片已更為簡易可行。但無論如何,攝影的根基,除了運用新的數位攝影設備,以及學習攝影專業知識外,最重要的仍在於「攝影師」的創意和美感!
 
第四十屆金馬獎「最佳攝影」廖本榕,迄今四十餘載的攝影師生涯,拍攝電影無數。他認為,在現代,攝影應該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雖然如此,他在教授學生的時候,仍然告訴學生學習攝影應循序漸進──從接觸攝影器材開始,學習運作的技術和技巧,再來才是學習如何拍片。
  
廖本榕表示,一般來說,要用攝影拍影片,要先深切了解「什麼叫做電影」,不能光靠技巧和技術。有些學生會認為,只要會開攝影機,從螢幕裡看到影像,並把影片拍下來,就已經學會拍電影;但其實不然,許多電影的常規、慣例也都需要了解熟悉,甚至要比導演、製片、編劇更了解什麼是電影,才能成功地把攝影掌握得很好。
   
其實鏡頭就像是攝影師或導演的眼睛,攝影師更可以說是影像的導演。攝影師不是「影片」的創作者,卻是影片裡「影像」的創作者。如果沒有攝影師,就無法把導演的文字理念,劇本裡的意涵轉換成影像。「影片」是個整體的概念,導演是「影片」的作者;而攝影師他是「影像」的創作者;錄音師是「聲音」的作者。
  
攝影師是影像的原生者;剪接師是影像的再生者。所以說,每個專業者都是藝術家,功勞一樣多,表演者也是一樣。
   
對一般民眾而言,電影分成兩種:一種是純粹欣賞影片,另一種則是對影片也產生興趣,進而也成了影像創作者;加上現在的攝影機操作容易,價格也不高,讓「即看即拍」成為一種流行。
  
面對數位攝影和新的攝影文化時代來臨,對於民眾或學生學習攝影,除了專業外,廖本榕也認為,「美感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有時候我們無意間拍到了相當美的景色,卻忘了記錄當時的使用條件及曝光規則,就很難再拍出同樣的感覺。
   
廖本榕說,攝影師是水,必須扮演著和上下不同專業領域者的溝通任務。當你需要它,它是一個主導者,否則它永遠都是一個可塑者。因為你形塑了它,它就成為主導者;當你不去形塑它,它就不是主導者。
  
攝影師的地位是被賦予的,廖本榕又說,它在什麼地方它就是什麼。也許在夏天蒸發變成氣態,可是到了冬天又凝結變成冰,可以在各種氣候裡面適應;可以是太空中的雲、可以是雨滴、可以在海裡面、可以在很骯髒齷齪的地方、可以變成水蒸氣。
  
跟導演的互動牽涉到拍攝策略,你要知道導演準備變成怎樣的容器,把你放到裡面去?你要將自己的身段看做像水一樣。攝影師是可塑造的,它很謙虛、能屈能伸,這就是為什麼攝影師是「看不見,可是卻又存在」。(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採訪對象:廖本榕 | 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教授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