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街的王伯伯因最近天氣冷血壓比較高,醫師加藥後開始有咳嗽現象。王伯伯本覺得只是小感冒並未放在心上,但一咳竟然好幾周,日不思飯夜不安眠,就診吃藥卻毫無改善,不禁擔心起來??
隔壁獨居的陳奶奶,前些日子不慎從樓梯上跌下來造成大腿骨折,經過復健雖能自理生活,但出門仍不便,藥師知道後便主動送藥到家。陳奶奶抱怨:不知怎的,有些藥剩很多,有些藥卻不夠吃,怎麼辦?
隨著經濟起飛、公共衛生改善、營養提升與醫療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已達80歲。但生育率卻節節下降,導致台灣人口老化速率驚人,自1993年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2016年進入「高齡社會」,預估到202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20%門檻而走向超高齡社會,並且截至2016年扶老比已達18%,首度超過扶幼比。
生命的老化必然伴隨著退化與疾病,88.7%的長者至少有1種慢性病,51.3%至少有3種以上的慢性病,都必須長期用藥好好控制,避免發生嚴重的併發症。少子化則是讓人口傾向負成長,勞動力將面臨不足,包括照顧長輩的人力短缺。
人口老化與少子化正加速時代的劇變,導致未來社會對於藥物、用藥安全,以及生活照顧的需求益大。藥師的角色也從以往定位在服務藥物產品,蛻變成要學習如何和人們的身體與廣大的民眾對話。
許多地方都有藥師的蹤跡,在醫院、診所、藥廠、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關各司其職。也有一群人走出白色巨塔在你我身邊,具備令人信賴的醫療專業知識,他們正是社區藥師。藥師是藥的專家,可提供安全有效的藥物讓社會有藥用,並且能解答任何藥物相關的問題,讓民眾會用藥。具體來說,社區藥師能夠提供哪些服務讓長輩們更健康呢?
藥物的供應者
即時提供安全、有效、經濟的藥物是藥師的天職。如果只是輕微症狀如頭痛、暈車或嘴破等,社區藥師能妥善地評估症狀,假若不需要用藥,會給予適當的生活指導。但若需要用藥,會依專業以及民眾的需求推薦非處方藥以緩解不適。
社區健保藥局的藥師也可以接受任何一家醫院或診所開立的處方箋,經評估適當性無誤後,依據處方箋提供藥物給民眾。有些居住在偏鄉、行動較不方便的長者或視障朋友,在沒有照顧者陪伴下出門可能有人身安全的顧慮,藥師也能提供送藥到宅的服務。
第一線的轉介者
社區藥師是普羅大眾最容易接觸到的醫療專業人員,站在第一線初步依症狀或疾病的性質,建議轉介到合適的科別,讓就醫時不再茫然,也省去掛錯科別所耗費的金錢及時間。
藥師也會辨識某些警示症狀,依緊急與嚴重程度轉介給醫療院所處理。例如,在雨季突發性高燒,又伴隨著頭痛、四肢痠痛、背痛、後眼窩痛、畏光、全身倦怠等症狀,有些人在第3、4日短暫出現紅疹子,那麼很有可能是登革熱,藥師會立即通報並轉介至急診處理。
正確用藥的教育者
領了藥卻不知如何使用?藥物需不需要放冰箱保存?不小心忘了吃藥怎麼辦?藥師在交付藥物當下,都會進行簡單的用藥指導,如說明名稱、為什麼醫師開這個藥、什麼時間使用、一次用多少藥、用藥的技巧、療程多久、忘記用藥的處理、常見的副作用、能不能和其他的處方藥或非處方藥或食物一起吃、該如何儲存、開封後能放多久,以及其他輔助資料等。
民眾從醫療院所回家後,若是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別擔心,就近詢問社區藥師是您的最佳選擇!
用藥的把關者與代言人
藥師接受處方,必須進行用藥適當性評估,確認無誤後才能依處方把正確的藥交付出去(這過程稱為調劑)。因為只要是人就可能忙中有錯,用藥適當性評估就是藥師幫民眾的用藥安全把關,以確保處方上的藥對病人是安全、有效、經濟的,這也是「醫藥分業」的核心精神。
藉由專業分工,醫師與藥師可獨立自主地依據各自的專業知識發揮相互覆核、監督與制衡的功能。藥師能評估處方上各項藥物的劑型、劑量、途徑、頻次、療程是否合理,是否重複用藥,有否處方與處方間的藥物交互作用,對病人是否有禁忌,有否潛在的嚴重副作用等。然而,醫藥是相當專業的行業,若是對處方有疑慮時,一般人難以直接與醫師溝通,這時藥師便是民眾的代言人。藥師能充分了解醫師的處方意旨以及民眾的需求與期待,在兩者間搭起橋梁,共同解決藥物治療問題。
慢性病管理者
長輩難免有慢性病,慢性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照護,也就是養成健康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藥物的介入,雙管齊下就能好好控制,提升生活品質,避免併發症造成殘廢或死亡。
藥師能提供民眾簡易的飲食和運動建議,並能協助醫療團隊追蹤慢性病控制成效,如確認民眾的用藥配合度,監測藥物治療效果、不良反應與疾病變化,若發現有急性惡化時可即時轉介給醫療院所。舉例來說,2015年統計顯示,糖尿病是國人第5大死因,18歲以上國人盛行率是11.8%。藥師能夠為糖友們量身打造個別的飲食與運動注意事項、簡易足部護理、指導降血糖藥與胰島素的使用方法、協助監測及記錄血糖變化,若是不幸發生糖尿病急症如嚴重低血糖,可進行初步處理以及緊急轉介給急診。
此外,社區藥師也提供貼心的用藥分裝服務(7日藥盒或餐包)、處方再調劑,以及回診日提醒,除了定期向長輩電話問安外,也是提升用藥配合度的好方法。
健康促進的推手
以上各項大都是民眾來到社區藥局內藥師被動提供的服務,然而現在有許多熱心的社區藥師走出藥局走向人群,主動把健康帶給大家。
藥師們積極巡迴校園、職場以及各個社區,和廣大的民眾對話,宣導正確用藥、拒菸、反毒知識;配合地方衛生機關進行四癌篩檢轉介與傳染病防治工作,如登革熱、流感等;提供戒菸諮詢、治療與轉介服務;甚至深入到機構或民眾的家中整理用藥、提供藥事照護服務,解決長者的用藥相關問題。義診團隊裡也看得到藥師的身影,上山下海守護偏遠地區弱勢民眾的健康。
復能與生活照護協力者
許多藥物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排便或排尿控制、行走等能力,當然與長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息息相關。因此,2018年衛福部公告《長照專業服務手冊》,首次把藥師納入其中,這表示藥師不只能提供醫療照護服務,也參與「復能照護」與「生活照護」服務的角色。
在復能照護方面,藥師與職能治療師合作,指導照顧者協助長者執行正確時間使用正確藥物的訓練,提升日常活動能力。在社區適應方面,藥師能協助依長者的生活作息設計合理用藥時間點,並協助與醫師溝通整合用藥以達藥物最佳療效。在營養照護方面,藥師能協同營養師評估長者的食欲不振是否為藥物造成,以及處理藥物與飲食間的交互作用。在進食與吞嚥照護方面,對於臥床或活動長期受限的長者,因為常有鼻胃管留置,藥師能評估藥物是否可以破壞其原有劑型給予管灌,並指導照顧者相關注意事項。
某些有困擾行為照護需求的失智或身心功能異常的長者,藥師能與身心科醫師共同評估個案近期出現的情緒大幅度波動,如煩躁、失眠、憂鬱、嗜睡、影響白天活動或進食等困擾行為是否是藥物所導致,並給予適當的處置建議。經由藥師的介入,可讓失能長者學習如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減緩失能併發症發生,也減少未來醫療處置與照顧服務的需求,扭轉長者只能被動接受照顧的命運。
最後一哩路的陪伴者
目前,也有少數社區藥師參與陪伴長者面對人生期末的安寧緩和善終照護,提供舒適有尊嚴的醫療處置。藥師參與安寧照護團隊,即時提供藥品以減輕長者生理上的不舒服,由於這些藥多是列管的麻醉性止痛藥或鎮靜安眠藥,藥師能確認這些管制藥品的使用是否符合相關法規。最後的最後,當長者往生之時,藥師也能協助家屬處理未用完的廢棄藥品,以免汙染土壤、水源造成環境衝擊。
全國社區健保特約藥局的數量目前已超過6千家,密度甚至高於便利商店。藥師也持續朝向專業化及服務化發展,不單只是調劑、販賣藥物,更帶給全民優質的藥事服務與健康守護。社區藥局就在您厝邊,社區藥師是最親民的醫療人員,長輩們最需要的專業醫療照護以及有溫度的復能、生活照護,都可交給社區藥師。
藥師幫王伯伯整理用藥時,發現可能是藥物引起的乾咳,於是與心臟內科醫師討論後調整藥物,並密切監測血壓值。一周後,王伯伯在血壓控制良好下,惱人的咳嗽竟然不藥而癒了!
藥師評估後,發現原來陳奶奶的眼睛不好,不但容易跌倒也常常因看不清藥袋標示而吃錯藥,於是特製字體放大的藥袋,以彩色筆標示服用方法,並建議轉介到眼科門診治療。下次送藥時,奶奶告訴藥師她不但不再跌跤,精神奕奕更有活力了,能夠參加社區教會的禮拜活動,還讓醫師稱讚慢性病控制得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