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全球暖化南極海冰不降反增

101/11/07 瀏覽次數 23344
新聞報導

北極海冰面積逐年減少,但南極海冰面積卻在增加。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資料,自1960年以來,北極是反映地球暖化最明顯的區域,相反的,南極則是暖化情況最小地區。

然而,2012年9月南極海冰面積破紀錄,來到751萬平方英里。暖化懷疑論者認為,南極海冰面積增加足以證明全球暖化並未發生。但科學家指出,這種懷疑顯然是誤解。

伍茲霍爾海洋科學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研究者馬克‧席姆(Ted Maksym)表示:「持續暖化的地球,產生了複雜且令人驚訝的現象。」

斯坎‧博斯(Ted Scambos)任職於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他強調:「雖然聽起來不合常理,但南極確實遭受全球暖化影響。」

美國太空總署(NASA)首席科學家瓦利‧阿布達拉地(Waleed Abdalati)也提出相近看法。

2012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降到新低點,相反地,南極海冰面積則達最高點。

過去30年來,南極海冰面積平均每10年增加1%,2012年9月南極海冰面積增加約1平方英里,北極則減少約5.7平方英里。科學家指出,北極海冰面積會影響北半球的氣候,但南極海冰增加則對南半球不會有太多影響。

科學家指出,北極海冰消融是直接受到暖化影響,但在南極,風是主要因素,風運行方向和力道改變會使得海冰面積擴大。

阿布達拉地認為,氣候變遷形成一道風牆,使得南極各地都是寒冷的氣候。加上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範圍比北極更大,臭氧層可吸收太陽紫外線輻射,一旦破洞增大,將使得南極溫度降得更低。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臭氧層(Ozone Shield)位在地表上方25~30公里的平流層,臭氧層如同地球的防護罩,能夠吸收來自太陽99%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灼傷。其原理是,當紫外線撞擊到臭氧(O3),會引起O3分裂,產生游離氧原子(O)及O2,之後再結合成為O3,同時產生熱能,以維持平流層的溫度。南極臭氧層破洞引發複雜的氣候變遷,使得南極溫度變得更低。

所謂的「臭氧破洞」一般英譯是Ozone Hole,但科學家認為,這只表示臭氧含量稀少的區域,通常是指厚度在220 Dobson Unit以下。因此臭氧層破洞,其實不是真正有個「洞」,英譯應以Ozone Depletion更為精確。

早在1974年科學家便發表研究指出,臭氧層主要是受到氟氯碳化物(CFCs)的破壞,1985年美國太空總署公布衛星照片,確認南極臭氧層愈發稀薄的現象。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徐玉標指出,氟氯碳化物的暖化作用是二氧化碳(CO2)的5873倍。

1987年在聯合國主導下,由24個國家成立「蒙特婁議定書」,試圖藉此控制CFCs使用量,但不見成效。直到199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估算發現,除非將當時的CFCs減產85%,否則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隨後才有74個國家共同簽訂「蒙特婁修正協定」,自此全球均嚴格限制CFCs及四氯甲烷的生產。(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資料來源:美聯社2012/10/10華盛頓訊/記者Seth Borenstein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