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全球暖化南極海冰不降反增
101/11/07
瀏覽次數
23344
林玉鵬
|
自由撰稿人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樺
|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科學教育所
新聞報導
北極海冰面積逐年減少,但南極海冰面積卻在增加。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資料,自1960年以來,北極是反映地球暖化最明顯的區域,相反的,南極則是暖化情況最小地區。
然而,2012年9月南極海冰面積破紀錄,來到751萬平方英里。暖化懷疑論者認為,南極海冰面積增加足以證明全球暖化並未發生。但科學家指出,這種懷疑顯然是誤解。
伍茲霍爾海洋科學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研究者馬克‧席姆(Ted Maksym)表示:「持續暖化的地球,產生了複雜且令人驚訝的現象。」
斯坎‧博斯(Ted Scambos)任職於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他強調:「雖然聽起來不合常理,但南極確實遭受全球暖化影響。」
美國太空總署(NASA)首席科學家瓦利‧阿布達拉地(Waleed Abdalati)也提出相近看法。
2012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降到新低點,相反地,南極海冰面積則達最高點。
過去30年來,南極海冰面積平均每10年增加1%,2012年9月南極海冰面積增加約1平方英里,北極則減少約5.7平方英里。科學家指出,北極海冰面積會影響北半球的氣候,但南極海冰增加則對南半球不會有太多影響。
科學家指出,北極海冰消融是直接受到暖化影響,但在南極,風是主要因素,風運行方向和力道改變會使得海冰面積擴大。
阿布達拉地認為,氣候變遷形成一道風牆,使得南極各地都是寒冷的氣候。加上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範圍比北極更大,臭氧層可吸收太陽紫外線輻射,一旦破洞增大,將使得南極溫度降得更低。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臭氧層(Ozone Shield)位在地表上方25~30公里的平流層,臭氧層如同地球的防護罩,能夠吸收來自太陽99%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灼傷。其原理是,當紫外線撞擊到臭氧(O3),會引起O3分裂,產生游離氧原子(O)及O2,之後再結合成為O3,同時產生熱能,以維持平流層的溫度。南極臭氧層破洞引發複雜的氣候變遷,使得南極溫度變得更低。
所謂的「臭氧破洞」一般英譯是Ozone Hole,但科學家認為,這只表示臭氧含量稀少的區域,通常是指厚度在220 Dobson Unit以下。因此臭氧層破洞,其實不是真正有個「洞」,英譯應以Ozone Depletion更為精確。
早在1974年科學家便發表研究指出,臭氧層主要是受到氟氯碳化物(CFCs)的破壞,1985年美國太空總署公布衛星照片,確認南極臭氧層愈發稀薄的現象。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名譽教授徐玉標指出,氟氯碳化物的暖化作用是二氧化碳(CO2)的5873倍。
1987年在聯合國主導下,由24個國家成立「蒙特婁議定書」,試圖藉此控制CFCs使用量,但不見成效。直到199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估算發現,除非將當時的CFCs減產85%,否則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隨後才有74個國家共同簽訂「蒙特婁修正協定」,自此全球均嚴格限制CFCs及四氯甲烷的生產。(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
: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
:卓亞雄|聯合報
審校
: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資料來源
:美聯社2012/10/10華盛頓訊/記者Seth Borenstein
暖化(76)
臭氧(15)
氟氯碳化物(7)
北極海(5)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28
做 3D 晶片就像蓋摩天大樓?如何在有限空間內讓 AI 晶片更強大?——專訪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劉柏村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