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中國最偉大的航海行動——鄭和下西洋

93/07/06 瀏覽次數 17086
鄭和航海圖(圖/Wikipedia)鄭和航海圖(圖/Wikipedia)
 
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是哪裡?
 
從歷史上看,中國對外關係始於先秦,盛於隋唐,至明初三寶太監下西洋而攀登高峰。

鄭和(1371-1433),明永樂、宣德年間人,原姓馬名和,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人(今雲南晉寧),回族,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航海家,世稱「三保太監」。「三保」及「三寶奴」,是「真主之僕」的簡稱,是鄭和的穆斯林「教名」。鄭和以「三保太監」揚名天下,有時也寫作「三寶太監」。馬和因軍功賜姓鄭,改名鄭和。鄭和《明史》有傳(卷304),其先祖來自「西域」伊斯蘭地區。

「西洋」當時泛指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必然要經過南中國海,當然也到過暹邏灣、蘇祿海、爪哇海、麻六甲海峽等處。鄭和七下西洋,每次種樹造船,準備經年,航行統率軍勇、傳譯、水手、商賈等超過萬人,多時更達二萬七千餘人。

「寶船」百艘,每船可容四、五百人,最大者更可容上千人,載重千噸。「船」不僅有名:「清和」、「惠康」、「安濟」、「靖遠」等,還有編號,每「號」母船有船十艘,編十號,其規模之大、組織之嚴密,不僅當時獨步中外,迄今也不多見。鄭和艦船「命名編號」始於六百年前,是世上各國海軍艦艇有「名」有「號」的始祖,並已成為一種國際典範。
 
鄭和七次下西洋 耗時28年

明朝永樂三年(一四○五年)十月十七日,鄭和首次率船隊自太倉劉家河(今江蘇蘇州劉家港)泛海,藉信風於福州太平港五虎門出洋(今福建長樂閩江口),直到明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年)七月鄭和艦隊第七次下西洋回舶太倉劉家港止,前後共計28年。

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逝世於印度西岸的古里(今印度卡里卡特,Calicut),未能回到祖國劉家港和他雲南的故鄉昆明!鄭和逝世後由皇帝賜葬在南京牛首山,鄭和墓今仍祭掃不絕。鄭和的死不僅結束了他自己的航海功業,也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大航海時代劃下了句點。
 
鄭和墓位在南京牛首山(圖/Wikipedia)鄭和墓位在南京牛首山(圖/Wikipedia)
 
鄭和船隊七次縱橫往返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從東經122度到東經44度,從北緯31度到南緯 7 度,跨越赤道,從北半球航行到南半球,共跨經度78度,緯度38度,航程十萬餘里。往返都經過臺灣海峽和南海,除遍及南海周邊各國外,更遠抵紅海東岸「天方」(今沙烏地阿拉伯)及非洲東岸「麻林」(Malindi,肯亞)。

鄭和船隊遠航,船頭有羅盤,船尾有尾舵,導航則「過洋牽星」(古代天文航海的一種技術),另有「針位圖」定方位,在當時都是了不起的航海技術,也是鄭和七航都能成功的原因。鄭和航海每次都記載所見所聞,對海陸行程更是實測詳繪,使所成的〈鄭和航海圖〉,具備了當時最高水準的航海指南功能。
 
鄭和下西洋 ——人類航海史一大里程碑
 
鄭和是明代初葉越洋跨洲航海、真正「下海」的領航人。鄭和下西洋,就是下今日的南洋和印度洋。鄭和遠航由東海長江口出發,先穿臺灣海峽經過南海,再穿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向西到印度洋西岸阿拉伯海各處。三寶太監先後遍訪了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和東非等地區的三十多國,這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是人類越洋跨洲航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一四九八年五月十八日,葡萄牙人達.伽瑪(Vasco da Gama, 1469-1524)的船隻由一位印度人領航,經印度洋的西北橫越印度洋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古里(Calicut),開啟了歐洲人繞道非洲好望角東來開拓資源豐富亞洲市場的歷史。但麻六甲以東、東印度群島、印度支那半島(中南半島)、中國和日本這個商圈的貿易,仍牢牢地掌握在華人手中。

鄭和由東向西航,從太倉劉家港出發,在一四○五年到達印度西岸古里。達.伽瑪由西向東行,從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出發,在一四九八年到達古里。東西比較,航線雖然不同,但都抵達了印度洋岸的同一目的地。而鄭和的「寶船」要比達.伽瑪的「快帆」早了近百年,這是東西海上交通史中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歷史紀錄。
 
鄭和下西洋駕駛的寶船(圖/Wikipedia)鄭和下西洋駕駛的寶船(圖/Wikipedia)
 
在臺灣,「鄭和下西洋」壁畫僅見於臺南安平「開臺安平天妃宮」,正殿左側一幅〈聖母護海圖——明鄭和下西洋海上遇浪得聖母護航〉。此圖繪鄭和船隊在海中前進,風急浪高,天妃(媽祖)在雲端護衛的情形。此圖是近人作品,使用絳紅色大理石淺雕技法,構圖清雅。鄭和下西洋雖未到過臺灣,但在臺灣沿海漁民心中,鄭和仍是中華民族遠洋航海的代表人物,而受到崇敬。

中國航海三寶——尾舵、羅盤、水密隔艙
 
中國指南針應用在航海,保守估計始於北宋,時當十一世紀。宋、元、明三代中國海船航海定向,都是使用「水羅盤」,明代以後,則逐漸改用「旱羅盤」。航海全靠羅盤上的「指南針」,航路依「針」所指的方向而行,故叫「針路」。

中國航海羅盤在宋代已經阿拉伯航海家之手傳入阿拉伯地區,隨後再傳入歐洲,成為歐洲人到達美洲發現「新大陸」,及十五世紀末開拓亞、非殖民地,創造「地理大發現」的利器。中國以「子午」定南北向已成為地理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子午線」就是通過地球南北兩極的半圓周線,也就是「經線」。

中國對世界航海科技史有三項重大貢獻,一是「尾舵」的發明,使船舶航行操縱靈活易行。二是「航海羅盤」的發明,使航行在茫茫大海中,有方向可認,有歸途可尋。三是「水密隔艙」的發明,使一艙漏水,不會波及另外一艙。這三項在航海技術史上的創舉,其基本原理在二十一世紀的各種船舶中仍繼續使用,無疑是促成今日航海文明最直接的大功臣。

鄭和航海圖——中國迄今最古老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原名為〈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由明代兵學家茅元儀(1594-1644)收入所輯的兵書集成《武備志》中。
 
〈鄭和航海圖〉的首頁,收錄於武備誌中。(圖/Wikipedia)〈鄭和航海圖〉的首頁,收錄於武備誌中。(圖/Wikipedia)
 
此圖僅有此一版本,能倖存六百年,茅元儀輯蒐之功實不可沒。《武備志》是一部集中國古代兵學知識大成的一部大書,全書二千餘萬字,分為二百四十卷,最末一卷(第240卷)是「占度載.度五十二.航海」,此圖即收在此一「航海」卷中。因茅元儀指此圖與內監鄭和下西洋、奉使航海有關,而原圖名又太長,不宜讀寫,故我國學者和其他日、韓、新、馬等學者都習慣稱此圖為〈鄭和航海圖〉,取其簡易、易讀、易記!

但西方漢學家則稱此圖是「茅坤圖」(Mao Kun Map)。茅坤是茅元儀祖父,曾從胡宗憲平倭寇,故熟悉華南海岸形勢,又喜藏書、藏圖,所以一般相信茅元儀此圖,極可能由其祖父手中傳承,因西方文化有以「人名」表彰山名、橋名、建築名、商號名等的傳統,故乃直接以「茅坤圖」取代。當然用什麼「名」,都未改變〈鄭和航海圖〉的實質內容與價值。

《武備志》成書後,隨即刊印發行,此書蒐羅資料豐富,茅元儀窮畢生之力,輯編嚴謹,全書除文獻資料達二百餘萬字外,在二百四十卷中另附圖738幅,〈鄭和航海圖〉殿後,列第240卷。〈鄭和航海圖〉不僅是中國迄今保存最早的航海圖,也是世界航海史中唯一存世的越洋跨洲最古航海圖,中外學者專題研究者甚多,是世界古航海圖中獨一無二的珍寶。

〈鄭和航海圖〉採中國傳統式「長卷」畫法,也就是類似〈長江萬里圖〉和〈清明上河圖〉的一字開展式,依前進方向手繪而成,手卷式原圖今已不存,估計展開長度約六百三十厘米。

鄭和圖在蒐入《武備志》時,為方便刻印及「線裝書」的規範,改為一「葉」兩幅,依序從「龍江關」出水,到東非「麻林地」止,共計茅元儀「序言」一「葉」,航海圖二十二「葉」,其中傳統中國式「針路圖」二十「葉」(四十幅),進入印度洋後為「過洋牽星圖」二「葉」(四幅),合計圖式四十四幅,是鄭和圖自明天啟年間刻版成書後,保存下來的唯一「版式」。
 
〈鄭和航海圖〉詳載方位及里程 能獨立導航

就圖論圖,這種改變後的書冊式鄭和航海圖,並未損傷原圖的型制及價值。可惜的是,這種中國古代航海實用「指南」,宋、元的資料多已不存。例如宋朝徐兢的《宣和奉信高麗圖經》,「經」存「圖」佚,唯一圖文並存的僅宋末《海道經》(一二六八年)。明代《針經》雖有多種手抄本傳世,而配合的「圖」卻不見了。但〈鄭和航海圖〉因已在圖上記注「針路」(方位及里程),所以不需依附於「針經」,而能獨立用來導航,這也是鄭和航海圖的一大特點。

三寶太監下西洋的「西洋」就是印度洋,橫越印度洋用的是天文航海,也就是「過洋牽星」。在〈鄭和航海圖〉中,共有過洋牽星圖四幅,收在圖尾。其中「錫蘭山回蘇門達臘」,是鄭和船隊回航太倉劉家港中的一段。「錫蘭山」也就是錫蘭,現在名「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中的一大島,在赤道附近。「蘇門達臘」在鄭和時代指現在印尼的蘇門達臘西端,「南巫里」也就是今日蘇門達臘首府班達亞齊。
 
〈鄭和航海圖〉中的「過洋牽星圖」〈鄭和航海圖〉中的「過洋牽星圖」
 
鄭和船隊在印度洋航行以「星斗高低,度量遠近」,或以「牽星為準」,使用了當時(十五世紀初)先進的天文定位導航技術(也就是牽星術),這是我國古代天文航海術最光輝的一刻。 

〈鄭和航海圖〉經學術界研究,一般都認為是鄭和第六次下西洋(1421-1422)回到南京後,經整理繪製成圖,也就是目前存世的圖本,但其「底本」則源自各種航海「針路」及「針經」,歷史可上溯宋末、明初。

〈鄭和航海圖〉起首「龍江關造船廠」部分明確標示有「靜海寺」,靜海寺為鄭和下西洋祈禱海上往返平安所建,建成於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1424),所以可推斷此圖的完成應在一四二○年代。
 
〈鄭和航海圖 〉不涵蓋第七次下西洋 仍為航海史之最

又〈鄭和航海圖〉尾的「過洋牽星」圖中橫越阿拉伯海進入「紅海」部分,沒有繪出「天方」(即今回教聖城「麥加」),因鄭和第七次下西洋(1431-1433)時始遣「分舟宗」前往「天方」,故此圖應完成於第六次下西洋後與第七次下西洋前,也就是一四二一至一四三○年間。由以上說明可知,論斷鄭和圖完成於一四二○年代是有根據的,但各航線所根據的原始資料早於此,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以上據以確定鄭和圖的成圖時期,仍是間接的,不是科學的絕對定年。由於「過洋牽星」最後一幅圖「錫蘭山回蘇門達臘過洋牽星圖」,正巧是由「西」向「東」航行,牽「北辰星一指」(即測北極星高度約2度20分),而現在科學航海已知由錫蘭(今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航向蘇門答腊(今印尼蘇門達臘島北端),是沿北緯6度線向東航行。

由於地球黃道對北極星的偏移,經天文學家的計算,北極星每175年偏移1度,鄭和航海向東回航時北極星高出水平線約2度20分(一指),而現今觀測值是6度,相差3度40分,回算此「圖」應完成在一四三○年,誤差約二十年左右。

考慮到鄭和航海時使用牽星板目測北極星「出水」(即海平面)高度的可能誤差,佐以其他史料,定此圖成於一四二○年代,不僅完全合於史實,也完全合於科學。

〈鄭和航海圖〉是中國航海歷史成就的最高峰,航程最遠、航線最多,由太平洋到印度洋,穿越赤道由北半球到南半球,是獨一無二、首屈一指的古代航海圖,全世界無一古海圖可以挑戰〈鄭和航海圖〉在人類航海發展歷史上的領先地位。


資料來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