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解析千變萬化的顏色

98/04/10 瀏覽次數 21644
你喜歡哪些顏色呢?每一種顏色都蘊藏許多奇妙的訊息。經由色彩,可以察覺個人的人格特質、內心世界及潛意識。不同的色彩各具獨特的力量,分別影響我們的思想、性情、情緒,每一種顏色都蘊藏著無限潛力。光和顏色是一體的,對人類有著極大的影響。

在西元前 1,900 年左右,巴比倫人就已經顯示了對色彩的高度興趣,認為「色」是物體的本性,一如硬度或重量。在西元前四百多年,希臘哲學家恩佩多克利斯說:「物體放出一些會透過眼睛的微粒,產生色感反應。」亞里斯多德則最先體認:「沒有光就沒有色。」

在中國古代,也把顏色當成了方位的代稱:東青龍(青色)、西白虎(白色)、南朱雀(紅色)、北玄武(黑色),再加上中心(黃色),可以對應到五行(依序是木、金、火、水、土)及五臟(依序是肝、肺、心、腎、脾),而成為命理和中醫的根本。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肝如果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如果好,人生是彩色的。無論是文學、藝術或生活,都充滿了五顏六色,豐沛了人生的色彩,造就了千變萬化、色彩繽紛的花花世界,你我都身處其中,無法抗拒地接受了它的誘惑。

在人類的世界裡,顏色到底是如何組成的?它的呈現方式又是如何?其中有著什麼樣的奧妙?我們又是怎樣去獲得、解讀?且讓我們共同來探索與追尋吧!

人們對顏色的看法

千百年來,人們對於顏色一直有著一個難解的謎,那就是太陽光。誰看了它,都會說只是一種顏色,無論是白色、黃色、橘色或紅色。可不知在雨後的天空中,怎麼會突然出現一條七色彩虹呢?於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一條長龍彎身下海吸水;有人說這是一座彩橋,仙人踏空而過;剛登上王位的人,就說這是吉兆,上天呈祥;寶座不穩的人,就懷疑是江山氣數已盡,終日惶惶不安。反正,誰也說不清楚,道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中國古代早已注意到虹是陽光與水珠的變幻。甲骨文裡虹是「日」加「水」。唐代張志和的《玄員子》中,也記載著:「昔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意思是手中端著一碗水,背向太陽用力一噴,眼前竟也能現出一條多彩的小練。然而,這噴出的霓,伸手一抓郤是一把濕氣,想多看一會兒又稍縱即逝,既不能抓在手中把玩,更不能用力把它剖開,終究還是搞不清楚這顏色到底是怎麼來的。

至於平時紅的花、綠的葉、五顏六色的雜物,人們更不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笛卡兒說:「顏色是許多小粒子在轉,轉速不同,顏色也就不同。」波以耳說:「光是許多極小粒子向我們的眼睛視網膜上撞,撞的速度不同,看到的顏色也就不同。」反正,為了解開這個謎題,有不少人都想來試一試。當中,運氣最好的就是牛頓了。

早在 1666 年,牛頓還在劍橋大學當窮學生時,在鄉下因為看到蘋果落地而想到萬有引力。他回到學校以後,又因為看到門縫裡的光,而解決了光學中的顏色問題。那是在一個假日裡,牛頓正在房中推演萬有引力的公式,抬頭看到緊閉的門縫透進一縷細細的陽光。他想著這樣細的光絲,不知是否可以再切割得更細呢?

牛頓隨手從抽屜裡拿出三稜鏡截住那絲細光,回頭看見牆上竟然出現一道彩色光帶。他移動鏡子選出一個最佳點,天上的彩虹便清楚地出現在他的眼前。他依照古希臘哲學家的想法,選擇了 7 種顏色來區分,以便和音符、7 大行星、一周 7 天,相互映襯。正因為如此,魏納認為靛色不應該被視為基本顏色,因為它只不過是藍色和紫色的濃淡程度不同的區間而已。這些顏色到底如何構成的呢?

在 1802 年,楊格利用 3 台投射器,把分別通過紅綠藍三色濾色鏡的 3 道光投射在白色螢幕上。他發現在二色相疊處,產生了青、洋紅、黃三色,中間的三色重疊處則是白色。如果再進一步調整紅綠藍的亮度,便會產生千變萬化的色感。因此,他推論人眼應該具有 3 種感光的構造,但是當時並無實驗基礎來證明。到了 19 世紀末,赫姆霍茨才由醫學的觀點闡揚這一理論,並且用實驗來證實它。

在 1849 年,麥克斯威爾在愛丁堡求學期間,協助物理學家福比斯進行顏色混合的實驗。他們在陀螺上貼扇形的顏色紙片,旋轉起來就可以得到顏色混合的效果。他們認識到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而不是繪畫上的洋紅、黃、青。麥克斯威爾用實驗證明,顏料的混合是一種以吸收光譜為基礎的顏色減法,和顏色陀螺的加法混合是不一樣的。到了 1861 年,麥克斯威爾利用上述理論基礎,製作了第 1 張彩色照片。從此,一般人都接受了三色色覺神經論。

人類的色覺系統

人類色覺系統是以三色神經為基礎,色覺是動物高度發展的特徵,具有色覺的動物可以分辨出環境中的不同顏色,進而學習到它所代表的意義,增加個體的適存能力。色覺指的是動物具有可以分辨不同波長色光的能力,而且不會受到光強度改變的影響。

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動物是否具有色覺呢?在已知的科學研究中,發現在脊椎類動物中,以魚類及鳥類的色覺較為豐富,牠們能分辨的顏色範圍較廣。在哺乳類動物中,除了靈長目以外,其他動物的色覺就比較差了,甚至根本沒有辨別色彩的能力。至於在無脊椎類動物中,由於辨色行為的訓練困難,大多數仍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有少數的昆蟲,如蜜蜂與蝴蝶等,是目前已經證實具有色覺的無脊椎類動物。

人類的色覺系統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現今對於色覺神經系統的局部作用機制已經有所了解,但是,在整體上色覺神經訊號的處理流程是什麼?人腦如何計算?到目前為止,所知仍極為有限。已經知道的是,人類色覺神經系統傳輸訊號的路徑是從視網膜開始,經過側膝核,最後抵達大腦後方的色覺皮層。所有的訊息,包含顏色、形狀、運動、遠近,都是透過這樣的一個過程來處理與辨識的。

然而,如此豐富多樣化的色覺訊息,卻僅由視網膜上的 4 種感光細胞來處理,包括處理明暗的桿細胞和處理顏色的 3 種錐細胞。這些錐細胞包括短波段錐細胞、中波段錐細胞及長波段錐細胞。這 4 種感光細胞把對外部光線的反應傳輸給大腦的訊號,便是一切色覺訊息的原始資料的來源。另外,視網膜也可以區分為感光細胞層(錐細胞、桿細胞)、雙極細胞層及G細胞層 3 個層次。

錐細胞和桿細胞

視網膜上大約有 1 億 2 千萬個桿細胞、6 百萬個錐細胞。桿細胞主要在低光度的環境下運作,負責暗色覺。例如,在白天進入漆黑的房間,會瞬間完全看不到任何東西,但經過一段時間,慢慢就可以看見房間內家具的輪廓、形狀。這個過程就是視網膜上的工作由錐細胞轉移到桿細胞的過程。桿細胞色覺是一種非色差的色覺,只有明暗區分。由於桿細胞對微光刺激的反應較遲緩,因此我們在暗處的反應也較慢。

數量較少的錐細胞則提供更為豐富的色覺訊息。錐細胞在較高光度的環境下運作,負責白天或照明環境下的色覺。錐細胞可以區分為 3 種。

短波段錐細胞(又稱S錐細胞):反應波長範圍大約在 380 ~ 550 奈米,反應峰值約落在 445 奈米。
中波段錐細胞(又稱M錐細胞):反應波長範圍大約在 400 ~ 650 奈米,反應峰值約落在 535 奈米。
長波段錐細胞(又稱L錐細胞):反應波長範圍大約在 450 ~ 760 奈米,反應峰值約落在 575 奈米。

3 種錐細胞涵蓋波長範圍是 380 ~ 760 奈米,這便是人類可見光的波長範圍。L錐細胞的活動主要是在紅色系;M錐細胞的活動主要在綠色系;S錐細胞的活動主要在藍色系。因此,L錐細胞又稱紅錐細胞,M錐細胞是綠錐細胞,S錐細胞是藍錐細胞。但是這種說法容易引起誤導,以為L錐細胞只對紅色波段有反應,M錐細胞只對綠色波段有反應,S錐細胞只對藍色波段有反應。其實,決定顏色並不是單一錐細胞的作用,而是 3 種錐細胞反應程度的相對性比較。

直覺上,負責反映外界的不同物理面向的 3 種錐細胞系統,應該各自獨立地把訊息傳遞給腦去計算。但是事實上,3 種錐細胞系統是彼此連結地在傳輸訊號。負責連結錐細胞系統的是水平細胞與A細胞,透過 HII 型水平細胞,S錐細胞主要和其他S錐細胞連結,比較少與M、L錐細胞系統連結。儘管有橫向的連結,各錐細胞系統的訊號輸出的獨立性還是未被混淆,反而更加強化。特定的錐細胞只反應特定波段的光刺激,並傳輸對應的訊號給腦部。

雙極細胞和G細胞層

錐細胞的光反應訊號首先傳遞給視網膜上第2層的雙極細胞,雙極細胞又把訊號傳輸給第3層的G細胞。傳送到了G細胞以後,色覺訊號便沿著視神經索離開視網膜前往大腦了。

從雙極細胞到G細胞的這一階段,神經訊號在G細胞裡轉換成頻率訊號傳輸出去。也就是說,在感光細胞和雙極細胞中,主要是以高低電位差的方式來處理反應訊號。但是到了G細胞中,便進行編碼轉換成為頻率式的訊號。一般認為,頻率式的訊號是人腦在進行訊號傳輸、運算時的訊號編碼模式。對人腦計算有意義的訊號是神經訊號的頻率快慢,而非離子電位(伏特)的高低或離子電流(安培)大小。

腦內訊號傳輸選用頻率模式有何好處呢?一般認為腦內神經元、軸突、樹突間的傳輸會因為細胞電阻、漏電等因素造成衰減,以頻率的模式傳輸訊號,比較容易克服腦內遠距傳輸的訊號衰減問題。

視覺訊息傳輸過程

在視網膜上,所有G細胞的軸突先全部匯聚在視網膜上的一點,集合而成為一條視神經索。然後,再延伸到腦中央視丘上的側膝核。最後再送到大腦視覺皮層完成訊息的傳輸。由於G細胞軸突匯集處沒有任何感光細胞,因此會形成視覺盲點。

側膝核具有 6 層結構,其中的 4 層是P細胞層,兩層是M細胞層。P細胞層接收來自視網膜色質系統的訊號,M細胞層則接收來自相位系統的訊號。側膝核是腦中央視丘的一部分。視丘是人腦中非常特別的神經細胞叢,除了嗅覺以外,所有感官的知覺訊號在抵達大腦以前,都會先集中到這個位置,再傳送到大腦皮層的相關區域。例如,視網膜G細胞訊號就是先傳送到側膝核,再傳送到大腦色覺皮層的 V1 區。

到現在,我們仍然不清楚視丘與側膝核的功能,一般認為它僅僅負責訊息的前置處理,或者只是集中這些訊號而已。感官知覺,如顏色、聲音等,是在訊號抵達大腦皮層並經過處理後才會發生。也就是說,感官知覺是發生在大腦皮層,而非視網膜上。

大腦色覺中顏色的計算與形成,估計至少有 100 萬種,這些組合包括明暗、彩度差異等。但是,如何從簡單的 3 種通路的訊號,演變出 100 萬種的神經訊號?人類的色覺具有的豐富結構,計算過程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從目前有關的研究所知仍然有限,有待持續地探索與深入地剖析。尤其是基本的顏色判讀,很可能在還沒有進入視網膜以前,就因為一些背景條件不同而產生一些差異,增加了研究的複雜度。

不同的背景會造成人對色彩的錯覺,不僅造成顏色(色相)的錯誤感覺,也會造成灰度錯誤的感覺。這些在色彩學上形成相當大的困擾,非常不好處理。因此,人們發展很多的色彩色貌模式來處理這個問題。

色盲

正常人對顏色辨別的差異並不大,可是,有些人由於色覺系統中的某些部分出現了問題,所見到的影像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在一般的習慣上,我們會稱這種現象為色盲。

色盲是先天基因缺陷造成的,生理上對於色彩感測或色差處理機制發生病變,因而導致色覺異於常人。相對於正常人而言,色盲者好比生活在一個「變了色的世界」中。色盲者的色覺缺陷對色盲表的觀測、交通號誌的辨識,以及手術時動靜脈血管的分辨,尤其明顯。即使到現在,臨床上對於色盲的問題也僅能進行檢測,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色盲大約占總人口的 8.4%,也就是總人口的 1/12 左右,其中男性占 8.0%,女性只有 0.4%。

色盲依照生理病變的程度,可以區分為 3 大類。色弱:3 種色彩的感測細胞都異常,涵蓋長波感測細胞的異常、中波感測細胞的異常及短波感測細胞的異常,這部分占總人口的 6.3%。單色色盲:一種色彩感測細胞或色差處理機制缺乏,剩餘的 2 種色彩的感測細胞異常,這一個部分占總人口 2.1%。其他:主要是因為桿狀細胞缺乏,或者錐細胞缺乏,占總人口 0.005%。

眼見真的為真嗎

透過以上的分析與討論,可以了解其實人類眼睛看到的,只不過是光波的頻率透過色覺系統轉換,由大腦想像與建構而成的影像。它很容易受到本身的組織構造、器官、物體的背景等的影響。

鳥類的色覺系統運用了 4 種與人類不同的錐細胞,人類根本不可能知道鳥類看到的是什麼樣的顏色,鳥類不僅可以看到近紫外光,還看得到我們無法想像的顏色。而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相同的問題,只是差異程度的大小罷了,你怎麼能夠說你所見的才是正確的呢?

物體吸收了光線中的某些波長,而反射其餘波長,我們看到的物體顏色與它反射出來的波長有關。顏色並非光的性質,也不是把光反射回來的物體的性質。

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的顏色,在其他生物眼裡可能不是這樣子,很可能樹不是你看到的綠色,花也不是你看到的紅色。人類的色覺顯色並不是最準確的,人類一輩子也無法想像,擁有十幾對色彩感受器的系統所感知的世界會是怎樣。

腦部電極移植

2007 年 5 月,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裴札利斯(John S. Pezaris)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他們以猴子進行的研究報告。

首先,他們把電極植入正常猴子腦丘內的側膝核,並訓練猴子在黑暗中看螢幕的光點。當螢幕在不同地方顯示光點時,猴子目光會隨著光點移動。裴札利斯接著刺激對螢幕特定位置光點會有反應的側膝核區塊,發現螢幕相對位置雖然沒有出現光點,猴子仍會望向那個地方。

裴札利斯表示:「我們不知道那些光線看起來像什麼,因為沒有辦法問猴子,但絕對有些東西出現。」裴札利斯說,只有單一光點可能是不夠的,未來將嘗試讓猴子面對 8 個光點(組成垂直或水平的形狀)時進行研究,等收集到更多具體成果以後,就可以展開人體的測試了。

雖然,裴札利斯團隊尚未進行人體測試,但是近年來為了治療帕金森氏症展開的腦部深層刺激研究,已經研發出在距側膝核約 1 公分的腦部區塊,進行電極移植手術的技術。在不久的將來,這一項技術或許也能應用在腦丘電極移植。腦部植入電極,或許能夠提供眼疾或創傷失明者重見光明的機會。研究雖然還在初步階段,但是科學家認為,假以時日這種電極移植必將為數百萬眼疾病患或失明者帶來希望。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