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台灣的工業4.0-生產力4.0

107/09/26 瀏覽次數 12804

前言

 
全球工業國家現今面臨產業外移、工資負擔上漲等問題,為了因應產業轉型,德國率先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同為工業國家的台灣,當然也面臨著相同的轉型難題,因此,政府提出了屬於台灣自己的「工業4.0」政策,名為「生產力4.0」。那究竟什麼是「工業4.0」,而和「生產力4.0」又有什麼不同呢?
 

從工業4.0到智慧工廠

 
工業4.0是因德國為了改善國家的產業經濟成長問題,從原本機械自動化生產,進一步加入各式感測器收集工廠機械的資訊,再透過這些收集的資料進行數據分析,了解工廠運作的情形。此外,產品在製造時,會因為商品的特性和客戶需求不同,使得生產的產品會有需求上的差異,但是藉由透過分析不同商品生產的需求加以考量,實現「智慧製造」的概念,便可以減少成本、增加商品價值。例如:導入機械手臂進行生產的工作,使人為因素所發生的錯誤降低,並增加效率和降低人事成本,再透過數據分析進行監控,訂單改變也能自主調整。以這種方式進行大規模生產,可以同時提升商品良率及降低人力成本,成為一間「智慧工廠」。
 
 國內外製造業重大發展課題示意圖(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國內外製造業重大發展課題示意圖(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從工業4.0到生產力4.0

 
在各國競逐工業4.0時代發展的情況下,每個國家的產業特色皆不同,如何發揮原有的製造業特色,並提升競爭優勢,是首先必須思考規劃的方向。台灣的生產力4.0方案推動擬定了三個重點:一是技術發展上,利用台灣在電子、資訊及通訊等既有的技術優勢,透過運算能力整合感測器及通訊網路,將計算、通訊與控制的功能發展在製造業、農業等應用領域上,增加產業競爭力。二是針對台灣大量中小企業的結構,協助資源偏低的中小企業,推動產業轉型增加市場競爭力。三是培養人力資源,雖然在工業4.0使用了機器人降低人力資源,但是未來工作情境將是人機互動的趨勢,培養控制及管理能力,符合未來需求的人才是相當重要的!
 
 推動台灣生產力4.0示意圖(圖片來源: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網址:https://www.stpi.narl.org.tw/)推動台灣生產力4.0示意圖(圖片來源: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網址:https://www.stpi.narl.org.tw/)
 

結語

 

各國的產業型態皆有差異,在擬定適合的政策階段顯得相當關鍵,找到台灣的產業改善重心,這樣的「生產力4.0」相信將會是我們所需要,屬於我們自己的「工業4.0」!

 

副總編輯: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陳坤志教授

總編輯: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黃英哲教授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