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恐龍滅絕的新理論

102/05/14 瀏覽次數 16257
對恐龍著迷的人很多,自然史博物館裡要是少了恐龍,似乎就不成博物館了。有關恐龍的問題中,最常出現的就是:這些龐然大物究竟是怎樣滅絕的?

一九六八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阿佛瑞茲(Luis W. Avarez, 1911-1988)、他的兒子華特、以及他們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同事,一九八○年提出了一個理論,說恐龍是給一顆巨大的墜地隕石滅絕的。

一開始,大家對這種說法非常懷疑。直到一九九一年,這個理論才受到廣泛的支持。因為在接近墨西哥尤加敦半島尖端的海底,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叫做奇蘇盧隕石坑,直徑達一七六公里,大約在六千五百萬年以前造成的,正是恐龍滅絕的時候。

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恐龍滅絕是單一事件造成的。故事說來非常精采:一顆巨大天體自天外飛來,撞擊地球,撞擊力量相當於一億顆氫彈。結果,烈火風暴將地球裹在一層濃密的塵雲中,陽光因而遮蔽,氣溫急速下降;揭開了生物大滅絕的序幕……。

不過,最近的證據卻顯示,當年的浩劫似乎不這麼「單純」。例如,科學家發現烏克蘭一個較小的隕石坑,直徑二十四公里,過去的定年錯了,實際上應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後。

同時,英國科學家在北海海底發現了一個隕石坑 ,直徑十九公里,也是同一年代留下來的。

一些人因而相信,當年天外飛來的殺手,也許有時是成雙或成群的。這樣,化石紀錄上恐龍滅絕不像個乾淨俐落的過程,就能解釋了。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地質學與古生物學家凱勒,專門研究天體撞地球與生命史浩劫的關係,她說,「這很明顯,最近幾年累積的大量新資料,都指向多次撞擊。」

但是,凱勒博士接著說,許多學者已將聲名賭在單一撞擊說上,不願意考慮新證據,「舊的觀念很難拋棄。」

凱勒認為多重撞擊才是真相,她懷疑造成奇蘇盧隕石坑的天體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元兇。她認為,真正的元兇還沒現身。而白堊紀結束時,除了恐龍之外,還有許多植物、魚類、浮游生物都滅絕了。因此,現在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搜尋新的隕石坑,重新估計已知隕石坑的年代,想找到元兇留下的線索。

英國學者克利說:「世上有一百七十個確定的隕石坑,其中只有一半我們知道確切的撞擊時間。」烏克蘭隕石坑的真實年代,就是他與烏克蘭的科學家一起發現的。他說,甚至在美國,好幾個隕石坑的年代也不確實。他在接受訪問時說,「在英國,我們有一句俗話:你等公車等了一小時,結果一下來了三輛。搞不好當年發生的就像那樣。」

一九九七年,小阿佛瑞茲出版了《霸王龍的最後一眼》。他在書中說,他們本來也相信多次撞擊說,但是一九九一年在尤加敦發現了隕石坑之後,他就不信了。因為奇蘇盧隕石坑夠大,足以造成毀滅恐龍的災難。

克利與烏克蘭科學家合寫的論文,今年八月發表了。他們指出,烏克蘭與尤加敦同時發生巨變的事實,令人想到: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可能是它們一併造成的;說不定還有其他天外來的殺手,只是尚未找到。烏克蘭的隕石坑雖然直徑只有二十四公里,撞擊碎片散布範圍卻廣達幾百平方公里,要是同樣的撞擊發生在人煙稠密的地區,死傷必然極為慘重。

過去學者估計這個隕石坑的年代,認為介於八千八百萬年前至一億零五百萬年前之間。克利與同事使用比較精確的方法,就是測量兩種氬同位素的比例。氬是無色無臭的氣態元素,約占大氣層的百分之一。克利從隕石坑裡採集了七件岩石標本,得到的年代,平均是六千五百二十萬年,誤差在正負六十萬年之間。奇蘇盧隕石坑的年代測定結果,平均六千五百五十萬年,誤差為正負六十萬年。這兩次撞擊可能同時發生,也可能相隔幾千年。

科學家最近對「彗星可能成群飛行」的想法比較能夠接受。一九八○年代,有些人猜測,過去曾有一群彗星,在幾百萬年間一一撞擊地球,造成生物大滅絕。這個想法在一九九四年得到了支持。這一年,修梅克-李維彗星給木星的引力扯成二十一個碎塊,然後一塊一塊撞上木星。

克利與美國的同行合寫了一篇論文,一九九八年發表在英國的《自然》周刊上。他們提出了經過精確定年的證據,指出兩億一千四百萬年前的三疊紀,地球上也發生過同樣的天體撞擊事件。那些落地隕石在歐洲與北美洲造成了五個坑,可以串在一起。換言之,當時有顆彗星或小行星在撞上地球之前碎裂開來,然後同時落地。

克利說,烏克蘭與尤加敦的隕石坑大概不是同時造成的。但是,即使它們是兩顆隕石先後造成的,第二顆造成的災害對當時已經大亂的地球生命圈,無異雪上加霜。

英國科學家在北海海底發現的新隕石坑「銀坑」,年代介於六千萬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前。

專家說,這些新發現可以回答過去對「單一撞擊說」最大的批評。有些古生物學家指出:根據化石紀錄,恐龍似乎不是一下子滅絕的;在白堊紀末期,恐龍這群動物似乎早就走上了衰亡的道路。現在的多次衝擊證據,就比較符合化石紀錄了。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