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鐵路的教化作用

100/03/04 瀏覽次數 27818
火車現在是個人人習以為常的大眾交通工具,但除了「磁浮列車」、「子彈列車」之外,一般人很少會從「火車」聯想到高科技的炫目形象。至於把鐵路跟大眾啟蒙連結在一起,更是把不相干的兩碼子事混為一談。除非像「鐵道迷」那樣發思古幽情,進而激起對歷史與文化遺產的研究興趣,否則鐵路要怎麼啟迪人心?若說鐵路是種具有大眾教育功能的高科技產品,還真讓人感到有點匪夷所思。

然而,在 19 世紀,火車不但是個重要的尖端科技,它的經濟重要性、研發動能與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的貢獻,比起今天資訊業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外,當時歐洲各強權的殖民官員、作家與新聞記者都認為,引進火車鐵道可教化「落後地區」的人民,產生移風易俗、提升文明水準的重大功效。換言之,在當時人們眼中的火車與鐵路,就像電腦與網際網路一般,被寄予傳播知識文化與教育一般民眾的重責大任。這是怎麼回事呢?

火車工業起源於當時全球第一強權大英帝國。英國於1825年在北英格蘭修建第一條公共蒸氣火車鐵路,是現代鐵道運輸的濫觴。英國是工業革命的起源地,現代鐵路興於英國或許不讓人意外,但它出現的時機對其經濟來說卻是場及時甘霖。

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是採用機械作業的紡織業。然而,世界史學者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在《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一書中指出,1825 年起英國紡織業陷入停滯,導致 1826 至 1848 年經濟緊縮,社會與政治動盪不安。

英國紡織業陷入衰退的原因很複雜,沃爾夫認為這包括生產過剩與外國對手競爭導致國外市場飽和,為了應付競爭而購買研發新機器,致使生產成本增加。雪上加霜的是競爭使得國內工資壓低,連帶影響國內市場的消費購買能力。鐵路的興起,適時帶領英國脫離經濟困境。

英國國內鐵路資本總額在 1844 到 1849 年間增加 3 倍,鐵路長度也增加 3 倍。接下來英國公司開始投資美國的鐵路修築。1840年鐵路修築4萬5千英里(歐洲 1 萬 7 千英里,北美 2 萬 8 千英里),40 年後全球鐵路共有 22 萬 8 千英里。英國公司在這成長發展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修築鐵路需要大量鋼鐵。沃爾夫指出,19 世紀以前鋼鐵經濟重要性低,冶金工業主要用於軍事,和平期間不發達。鐵路興起使得這種情況為之改觀,鋼鐵成為重要工業。煉鐵需要煤,採煤礦需要抽水機把礦坑積水抽出。鐵路成了帶動周邊產業與科技發展的新工業,也讓英國成為世界工廠。英國鐵產量在 1845 到 1875 年間增長3倍,機器外銷增加 10 倍。此外,鐵路普及導致陸路運輸成本下降,19 世紀最後 30 年間減少 90%,進一步帶動工商業的發展。

英國鐵路業最主要的市場是美國,但身為日不落帝國,英國政府也把鐵路興建帶到殖民地,希望透過鐵路運輸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此外,歷史學者雅達斯(Michael Adas)的研究指出,英國人還希望鐵路能改變當地人民的心態與習慣。

19 世紀歐洲人普遍認為殖民地的人民生活在孤立的村落中,封閉的環境使他們滿於現狀、不求進步,過著千年來一成不變的生活。殖民地農業社會的人們過慣閑散的生活,沒有準時的習慣,也不了解節約時間追求效率的重要性。在印度遊歷的法國心理學者勒朋(Gustave Le Bon)就宣稱,印度人在發現火車不會等遲到的乘客之後,他們不是去查時刻表然後準時到車站,而是提前兩、三個小時到火車站等車。

歐洲殖民者極力要改變印度人的時間觀念,雅達斯以印度的英國殖民官員羅傑斯(W. A. Rogers)的看法為例。羅傑斯宣稱印度人從前以為自己的小村莊或小市鎮就是整個世界,鐵路把新的人物與理念介紹給他們,讓他們知道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此外,鐵路讓印度人能出外旅遊,見識外面的大千世界。原本封閉自滿的印度農民,在看到別的地方的人擁有更高的農業與工藝水準,能種出更好的作物與織出更美的布疋之後,受到刺激就會產生反省與競爭的心理,才會學習向上。鐵路旅行節省時間,可以教導印度人「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可以換取時間,也就等於是省錢或賺錢」。搭鐵路時安排行程、買票搭車都要自己來,可以灌輸印度人自立的習慣,使得他們能迅速行動不要依賴他人。

雅達斯的研究還發現,英國人相信鐵路可以破除殖民地人民的不良風俗。例如,許多19世紀英國人相信,鐵路可以打破印度人的種姓制度。印度高種姓階級的人不願意和低種姓階級的人接觸,怕被對方汙染。但是當不同種姓階級的人一起擠在火車上,彼此必然會摩肩接踵,相互接觸,種姓禁忌就不得不被打破了。

歐洲人長期以來對非洲人都有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其中之一就是非洲人懶惰、散漫,缺乏工作紀律與上進心。鐵路則是矯正這些問題的絕佳工具。

英國殖民部(Colonial Office)的顧問薛佛德(Fred Shelford)就列舉鐵路可以帶給非洲人以下好處:「任由當地人自行其是,他們就只會繼續他們祖先那套簡單的耕作方式,用其收穫的食物和少量盈餘來交換衣服與槍枝。但是興建鐵路就會徵召他們協助測量,挖掘橋墩地基,建造石橋或水泥橋,架設鋼骨,蓋車站、機房、住所和電報設施,安放軌道與碎石。這些工作必然會教育他們而提升其文明程度。」

雅達斯指出,甚至連對英國殖民主義批評甚為嚴厲的馬克思,也認為英人引進鐵路會對印度有很大的改革作用。馬克思認為火車會是印度工業化的先驅,因為在印度建造如此龐大的鐵路網並維持順暢運轉,必然得引進相關的技術與產業。換言之,鐵路產業將發揮如同在英國曾產生的帶動產業發展的力量。

此外,馬克思認為印度農村的孤立導致印度缺乏道路,缺乏道路則讓孤立持續下去。在彼此不相往來的情況下,就不會有追求社會進步的欲望和努力。英國人打破了印度村莊孤立的自給自足狀態,鐵路則刺激交通傳播的需求。馬克思斷言國內外市場的擴張會打破印度農村的孤立,交通與傳播會使得印度真正走向統一。因為鐵路和報紙會增強印度擁有私人土地的菁英的力量,他們到英語學校讀書,學習管理政府的技能和歐洲科學,這樣的人正是亞洲社會所需要的。

從上述言論看來,馬克思是歐洲啟蒙思想的繼承人。正如雅達斯所說,馬克思雖然譴責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和貶低,但他對科技有樂觀的信心,認為機器具有改善與解放人類的潛能。鐵路、電報和蒸氣輪船會侵蝕亞洲原本的生產方式與專制制度的地基,奠立亞洲邁向更高階段發展的基礎。

實際的情況當然和這些預期與想像有所出入。歷史學與人類學研究已經證實,所謂亞洲社會是封閉而一成不變的農村社會或非洲人生性懶散,這樣的看法其實是當時歐洲人偏見、歧視或簡化的觀點所製造出來的錯誤刻板印象。

鐵路在殖民地確實發揮重要的經濟與交通功能,但正如雅達斯所指出,鐵路也使得歐洲殖民者可以深入亞洲與非洲內部,便於進行開發剝削,更讓殖民當局可以有效調動部隊發動征服戰爭或鎮壓當地人的反抗。印度確實擁有綿長的鐵路網,但種姓制度與相關歧視並未因此消失。殖民者對鐵道移風易俗能力的不切實際期望與誇大想像,是簡化的科技決定論的歷史實例。

深度閱讀
  1. Adas, M. (1989) Machines as the Measure of Me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deologies of Western Dominan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Y.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