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血糖感測器

96/12/10 瀏覽次數 37486
糖尿病

糖尿病是人類目前的重大疾病之一,以美國為例,約有5%的人口罹患糖尿病。在台灣地區,依據民國91年的統計資料,糖尿病已升為罹病率的第4名。除了死亡的威脅外,糖尿病引發的併發症對病患及家庭造成的問題,以及對醫療健保資源造成的龐大負擔,使得社會對糖尿病愈來愈重視。在臨床診斷上,「血糖感測器」是掌握糖尿病病情最重要的指標工具。研究也證實若患者能夠積極地做自我血糖監視,並且確實做到血糖的嚴格控制,會有助於預防及減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醫學上所稱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種症候群,是指所有慢性與持續性血糖過高引發的異常生理狀況。到目前為止,對於糖尿病的成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胰臟紅組織中的胰島細胞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或是身體無法利用體內生成的胰島素,也有可能是體內的升糖素過高,造成慢性與持續性高血糖症候。此外,也有研究認為是體內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的代謝無法正常運作所造成的。

一般而言,糖尿病分成特發性糖尿病與孕婦特有暫時性的妊娠型糖尿病。其中,特發性糖尿病又分成胰島素依賴型(第一型)與非胰島素依賴型(第二型)。世界衛生組織對特發性糖尿病的診斷,建議以下述標準(孕婦除外)來衡量:單次血糖高於每百毫升200毫克,以及空腹血漿葡萄糖高於每百毫升140毫克。

血糖監測

血糖感測器主要應用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上,測量血糖可對血糖控制的程度進行評估,並且依據血糖監測結果對藥物(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劑量進行調整。文獻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者若能有效控制血糖濃度,發生併發症的機會會降至一半到四分之一,因為適時、密集且準確地測量血糖,是有效控制血糖的關鍵。血糖計有可能繼血壓計與體溫計之後,成為重要的居家醫療儀器。

拜科技進步之賜,監測血糖的方法愈來愈方便,使得病患願意採用並積極配合治療,有利於對病情的控制。因此,快速、準確、攜帶方便、且易於使用的血糖感測器,對糖尿病的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無可限量的市場潛力。通常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每天應量測血糖2到4次,一般在飯前與睡前進行。對於不需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每周應量測2到3次。至於餐前必須接受胰島素注射的患者,應在每次飯前量測,以便調整注射劑量,確保注射安全。

血糖感測器的原理

血糖感測器是目前最成功的商用生物感測器。所謂生物感測器,是由生物受體與信號轉換器構成的感測元件。生物受體必須與待測物在高度專一的條件下反應,例如血脂肪的生物受體僅能與血脂肪作用,而不會與檢體中的其他物種作用。酵素與抗體是最常用的生物受體,但DNA片段、細胞、胞器、植物,甚至動物組織都可做為生物受體。

信號轉換器是生物感測器的偵測器,用來偵測生物受體與待測物作用時產生的信號。信號可以是電流、電壓或導電度的改變,也可以是轉換器表面附著物質量改變的壓電信號,或者是伴隨熱反應的濕度改變。

具有高度專一性的酵素-「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簡稱 GOx),常用來當作生物受體。葡萄糖可以和這種酵素作用而產生具有氧化還原性的物種,這個物種可以用電化學方法來量測。在第1個反應步驟中,葡萄糖與酵素GOx的氧化態作用而轉化為葡萄糖酸,同時GOx被還原。接著,還原態的酵素GOx會與另一氧化態的化學仲介子(chemical mediator)作用而再生,再生的酵素又可與葡萄糖作用。至於還原態的仲介子,會在電極上氧化而產生電流信號,同時再生為氧化態的仲介子,又可與還原態的酵素GOx作用。

血糖感測器的使用非常方便,只需把一滴血置於可拋棄式的電極片上,再把這個電極片插入感測器的讀取元件即可。經過20秒後就可讀到電流信號,而信號的強度就反應出血中葡萄糖濃度的多寡。

血糖感測器的發展

血糖變化的連續偵測,可以提供患者更多關於糖尿病病情控制的資訊。可以作連續偵測的生物感測器,是目前研究單位研發的重點之一。過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核准一種非侵入式、能連續偵測血糖變化的裝置,稱為GlucoWatch G2 Biographer。這個裝置是戴在患者手腕上使用的,外型如同腕表,藉由電場作用吸取體液予以偵測。但這種裝置並非直接量測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且常受到手腕部流汗造成的干擾,在市場上並未廣為流行,因此無法取代傳統的血糖感測器。

另一個方向是發展植入式的感測器。由於這種植入式生物感測器與生物環境如血液、組織等直接接觸,若感測器使用的材質不恰當,容易使傷口發炎而產生如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的分泌液,造成白血球濃度增加。當這些蛋白質或細胞黏附在感測器周圍時,會形成纖維膜並把感測器包覆住,造成感測器靈敏度下降,而逐漸喪失偵測功能。因此,選擇適當的製作材質是相當重要的,尤其必須考量到生物環境與材質間的生物相容性是否良好。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劉炯權教授的研究團隊,在2005年的研究報告中曾經提出利用厚膜印刷技術,可以大量產製價格低廉的電化學感測器。其製作方法主要是把兩種碳電極(工作電極和相對電極)與銀-氯化銀電極(參考電極)印在聚酯的基材上,其尺寸大小約為25 mm × 10 mm × 0.5 mm。

劉炯權教授計劃進一步把葡萄糖氧化2修飾在工作電極上,以進行血糖的檢測。由於感測器材質與生物環境間的生物相容性相當重要,因此在設計這種植入式血糖感測器前,必須先測試感測器材質是否會導致皮下組織發炎等情形。

首先,以這種電化學感測器偵測Fe2+/Fe3+的氧化還原反應,並探討感測器與皮下組織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結果顯示感測器植入皮下組織經過49天後,銀-氯化銀電極上雖然有21%的腐蝕,但皮下組織周圍卻沒有發現任何毒性反應。進一步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檢視電極上細胞附著的情形,發現在銀-氯化銀電極上少有細胞黏附,且在電極腐蝕及電極直接接觸的生物環境周圍,沒有發現白血球濃度增加(傷口發炎)的情形。

上述的研究顯示利用劉教授提出的厚膜印刷技術製作的感測器,所使用的材質與生物環境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如果能夠做進一步的研究,相信日後可以把這種血糖感測器植入人體的皮下組織,進行連續性的血糖偵測。

感謝李佳瑜、楊閔惠與陳曉萍在資料搜集上的協助,與王少谷醫師的建議。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