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Facebook以 20 億美元重金買下虛擬實境公司Oculus,讓VR (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繼網路、智慧手機之後,成為一個充滿產業發展與商機的熱潮。VR方興未艾,其實虛擬實境概念發展很早;1932年英國作家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以西元2540年倫敦為時空背景,想像科學發展下未來社會人們的生活,書中提到頭戴式裝置為觀者提供影像、氣味、聲音等各種感官體驗,讓觀者能夠更完整沈浸在虛擬場域中。
1935年,美國科幻小說家史丹利.溫鮑姆(Stanley G. Weinbaum)發表《畢馬龍的眼鏡》提到精靈族教授發明了一副眼鏡,戴上頭盔眼鏡後就能進入虛擬世界中,看到、聽到、嚐到、聞到和摸到各種東西,觀者就在虛擬世界當中,還能跟裡面人物交流,扮演故事的主角。這兩篇小說預言虛擬實境,眼鏡如同當今的VR頭盔裡的螢幕。
2014年YouTube即提供360度影片,在其頻道簡介中稱:帶您體驗最熱門、最生動的虛擬實境影片。360度影片即虛擬實境影片的一種,較常被稱為全景影片(panoramas)。
YouTube 360度影片的類型,有熱門360度影片(Trending 360˚ Videos)、沉浸式影像與空間音(Immersive Videos With Spatial Audio)、VR 影片、音樂歷險、驚聲尖叫、走入遊戲世界、大無畏精神等,這些分類成為理解VR影視應用的窗口。
「大無畏精神」類影片以見證那些已經征服了不可能的人(Witness those who have conquered the impossible)為主角,像是雙體帆船運動員、Ducati重型機車選手、空中跳傘運動員等。跳傘運動員從飛機起飛到一躍而下,讓觀者在空中欣賞美景;三個身手矯健大男生,在雅典市跑步翻滾跳躍,跟著他們的步伐,觀眾遊走雅典街頭;除極限運動愛好者,也有開車行進在普羅旺斯鄉間,道路兩旁盡是一大片薰衣草田園風光,觀者身歷其境的感受即是VR影像的重要價值。
VR較360度影片有更深度的空間層次,觀者配戴頭戴裝置更能感覺到自己在場景中的位置,VR影像最主要精神是臨場感的建立,而且強化了肢體動作與場景互動關聯,轉動頭部看見的場景遠比360度影片使用滑鼠拖拉更有體驗效果。
頭戴裝置的普及率是VR能否推廣的關鍵:Oculus 的Rift和HTC的Vive、三星的Gear VR都是廣為人知頭戴裝置,Google Cardboard則讓使用者親手摺出頭戴檢視器,強調簡便又經濟實惠的方式獲得身歷其境的觀影體驗。
要人們感受到自己置身於虛擬空間,除了看見虛擬世界,VR也要建構虛擬世界的聽覺與觸覺體驗;觸覺感是借助手持裝置偵測手勢在空間中移動,如同接觸未來(Reach out and Touch the future)的概念一樣。手持運動裝置是虛擬空間操作、拿取的工具,通常左右手各持一支,重量輕、無線及具備搖桿、按鈕及板機等。控制器用來抓取或用來射擊時,追縱系統要能在3度空間內完全地掌握手持裝置,讓使用者在虛擬實境中翹起大姆指或指向虛擬物件時有即時互動的感受。(本文由科技部補助105年度《「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以環保永續、環境教育、財務金融、應用科學暨新媒體藝術等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