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簡談昆蟲的食與色

100/09/07 瀏覽次數 22915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食色性也」來形容一般社會上的行為。事實上,這也是達爾文演化論中生物生存的重點之一,例如天擇與性擇就是。筆者學習與研究昆蟲學已有一甲子的時間,除了在書本上讀過這些理論以外,在各種昆蟲種類中,實際上也觀察到這個現象。

記得就讀臺灣大學昆蟲研究所時,都要在昆蟲館的試驗室養蟲,以便一邊讀書,一邊觀察昆蟲的生長與繁殖。在觀察昆蟲的生長時,脫皮與變態都很容易看到,但要看到昆蟲雌雄交尾是很難的。因為昆蟲也會害羞,牠們平常多會在晚上且祕密安全的地方交尾,所以很難看到。為了觀察昆蟲的戀愛與交尾行為,在昆蟲生理室內改裝了一間小型的試驗室,也就是把一個含有雌雄個體的養蟲箱,放在日夜顛倒的燈光下。日間關燈,夜晚用紅光照明,在這樣的狀況下就能在夜裡看見蟲子,蟲子則看不見我們。

當養蟲箱放置了一段時間後,通常是3個星期,有些成熟的雌蟲就會在尾部的性費洛蒙腺體散發性費洛蒙。如果這時把雄性放入含有雌性的養蟲箱,雄性嗅到性費洛蒙後,就會用牠的觸角觸打雌性的腹部,或者前翅展開,然後振動翅膀,也就是展現雄性的求偶行為。

一般來說,昆蟲的雌雄個體如果能進行到這種情境時,大多數都能交尾成功。可是在野外時,常因環境中的食物不夠,雌雄個體是否能真正交尾成功,就要看「雄性競爭,雌性選擇」的大原則了。

所謂雄性競爭,就是雄性個體為了討好雌性個體,常常得先找到或捉住一個食物送給雌性個體,讓牠一邊吃,一邊交尾。雌性個體願意交尾的時間長短,常和食物的大小有關,食物越大,交尾時間越長。如果沒有食物,有時雌性個體就會一邊交尾,一邊把雄性個體吃掉,可說是非常殘忍,這種現象在螳螂目的昆蟲或蜘蛛類中都很常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