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科學颶風珊迪超過組成氣候個別威力加總

101/11/12 瀏覽次數 22492
新聞報導

超級颶風珊迪(Sandy)連續幾天狂風豪雨,重創美國東岸,珊迪受到西邊冬季冷氣團牽引,加上來自北極圈格陵蘭島周圍的高壓影響,持續西進美國內陸,月圓效應(full moon effect)更助長狂潮巨浪、侵襲美國東岸。

「超級颶風的整體威力已超過個別部份的加總,這就是情勢持續險惡的原因。」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環境預測官員路易仕.猶傑里尼(Louis Uccellini)說。

地面氣象(Weather Underground)部門執行長傑夫.馬司特司(Jeff Masters)說:「它像一個颶風,又像是一個東北風暴,帶來大麻煩。」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持續升高對此超級颶風的關注與警戒,因為颶風並不只威脅美國沿岸,內陸也會受到波及。

颶風路徑難以捉摸,對各地影響也不同。緬因州附近東岸地區會因颶風來襲而讓11月初的天氣變得溫暖,在賓夕法尼亞和馬里蘭州,氣溫則因為颶風而降低,西維吉尼亞州、南邊的北卡羅來納州還可能下雪。

NOAA預測官員吉米.西司寇(Jim Cisco)才因此稱它為「科學怪風暴」(Frankenstorm)。

猶傑里尼認為,紐約市及其脆弱的地鐵系統最容易遭殃,風暴的水患威脅風險持續升高。

「若暴風侵襲的預測準確,紐約市將面臨巨大的混亂。」預測專家更擔心它帶來的內陸水患。

根據NOAA測量,珊迪挾帶的巨浪,強度達到5.2(尺度由小至大,為0~6)。由於它與冬季風暴混合,使得侵襲範圍擴大至數百英里。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科學怪風暴珊迪來襲正值美國總統大選最後1周,這個時間點,不僅考驗著美國總統及政府的災難管理能力,更是緊急應變機制的大測試。

成大教授楊永年認為,歐巴馬政府因應風災、危機處理得宜。

細部來看,這不僅是歐巴馬個人的領導能力,也在於新災難應變機制發揮作用。現行災難應變機制,是美國遭受2005卡崔娜風災慘痛教訓後,一連串檢討、機構重整的結果。

卡崔娜風災後,前總統小布希簽屬《後卡崔娜緊急應變管理改革法》,於2007實施,主要內容是調整國土安全部職掌,賦予聯邦緊急救難署(FEMA)更多職能,目的在強化對複合式災難的因應;另外2008年國家應變架構(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 NRF)成為美國處理災害應變的新準則。

NRF明定國土安全部負責跨部會協調,處理聯邦層級的災難因應,建立災害應變協調運作機制。當大型災難發生,災區州長向聯邦政府求援,經FEMA評估災情並由總統宣布列為災區,FEMA即指揮救援團隊進駐災區,並且成立國家事故管理系統,提供地方政府15項緊急支援。

臺灣在88風災後,也於民國99年進行災害應變體制的改革,成立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但定位為執行單位,仍為任務編組,有功能重疊的問題。(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資料來源:美聯社2012/10/28日華盛頓訊/記者Seth Borenstein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