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大家一起來節能減碳

99/10/08 瀏覽次數 28860
我們的日常生活都依賴地球的礦物資源所產生的能源,但是天然資源有限,終究會消耗殆盡。如果能夠少消耗一些能源,留給未來子孫的也就愈多。

1996 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從工業革命至 1994 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從 280 ppm 增加到 358 ppm,若不針對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採取適當措施,2100 年時全球平均氣溫會比 1990 年高攝氏 2 度,海平面會上升 50 公分。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持續惡化擴大,希望能在 21 世紀末使二氧化碳濃度維持在工業革命前的2倍,因此目前全球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必須削減一半。由此可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是全球的當務之急!

全球正為這一議題展開全面性的行動,我國也無法置身事外。為了落實節能減碳,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希望能從每一位國民本身自我要求做起,本著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精神,致力於追求任何可能促進節能減碳的方法和要領,為世界福祉貢獻一己之力。若能從其他國家、政府機關,以及各類團體、企業推動或發展的策略中,有效學習引用,必能為節能減碳工作的推展提供努力的方向。

2007 年各國二氧化碳總排放量中,臺灣排名全球第 13。環保署提出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預定於 2016 至 2020 年間回到 2008 年的水準;2025 年要回到 2000 年的水準;2050 年則要回到 2000 年的一半。這是非常難以達成的目標,需要發揮很大的毅力,更需要全體國民共同努力參與才能夠達成。

馬總統曾說,上任後為推廣節能減碳,提出室內開冷氣時溫度設定不要太低、大家儘量不要穿西裝,而遭到許多批評。有人說脫掉西裝不如關掉一座電廠,但關掉電廠不是這麼容易,比較重要的是要讓民眾都有環保、節能減碳的心,這些節能減碳的方式是世界趨勢,每個人都應該參與。

馬總統也舉例,他以前在臺北市長任內推動的每區有一個運動中心,其中萬華運動中心特別邀請德國節能的專家來設計。萬華運動中心在 2006 年啟用時,每坪的建材比一般多花了一些錢,一般是每坪新臺幣 7 到 8 萬元,不過,它每年可以節電 30%。經濟部更推出了「節能減碳獎勵及輔導辦法」,適用於住宅和國中小學。民生用電度數部分,如果今年單期和去年同期相比呈現負成長,最高可享有電費 8 折的優惠。以夏月平均用電 448 度為例,如果省電比率可達到 10%,每期電費最高可省下 183 元。

政府機關的具體措施

行政院從 97 年 10 月開始,推動為期半年的節能家電補助計畫。第一波先補助小家電,民眾只需認清節能標章選購適合產品,結帳時,1,000 到 2,000 元不等的補助款就會直接從總金額中扣除,不必再向經濟部申請。首波受惠補助的產品有冰箱、冷氣機和洗衣機 3 種。如果一個家庭同時購買了冰箱、冷氣機和洗衣機,最多可以獲得近 6,000 元的補助。

經濟部能源局為推動「節能減碳」並帶動產業發展,已於 98 年提高裝設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補助金額,由原先每平方公尺 1,500 元,提高 50% 成為 2,250 元。行政院也已提出 4 年內增加 14 萬太陽能熱水系統用戶計畫,98 年統計國內每年約裝設 25,000 戶,4 年是 10 萬戶,提高補助辦法有助於達成 14 萬戶的目標。除了推動家庭和企業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之外,能源局、產業和學術界也呼籲軍方加入使用行列,從軍事院校的宿舍、游泳池等著手,再推廣至其他軍事機構,期待擴大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成果。

經濟部更在行政院院會報告「節能減碳獎勵及輔導措施」,希望政府機關和學校帶頭,每年用電和用油量須為負成長,國中小學等照明以不成長為原則。能源局長在院會後指出,97 年機關和學校整體用電量成長率是 0.16%,已相當接近零成長。

能源局希望針對個別單位訂定節能目標,但也不希望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例如一般政府機關和學校每年用電至少要負成長 1%,但警勤、消防、醫療救護、工程、國防戰備訓練等單位除外。若是國中、小學、幼稚園、托兒所等,因為照明等必要設備,用電量以不成長為原則。教育部統計,97 年全國各級學校用電約 3,300 百萬度,總電費約 77 億元,其中大專校院人數僅占四分之一,但用電量高達 6 成,檢討空間相當大。

教育部指出,已訂定「校院用電健檢」、「數位電表」等具體方案,希望達成用電零成長的目標。針對「用電零成長」的目標,教育部環保小組表示,97 年 1 月就開始進行全國 162 所大專校院、330 所高中職,以及每縣市挑選的 2 所國中小學,邀請學者專家訪視進行「電力健檢」,並提出改善建議措施。

「數位電表」方案則是鼓勵學校把傳統「碼表式電表」全面更新數位化,哪棟大樓用電多或浪費電力,透過電腦就能即時了解並調整。自 98 年起,預計 3 年內全面找出較耗電的照明、空調和電力系統,為校園用電把關。

此外,還會針對國內 30 所國立高中職進行校園溫室氣體盤查輔導計畫,對於校園裡用電、用油和瓦斯進行減量執行方案,希望能建立各縣市節能減碳的示範學校。

臺北縣「低碳社區發展中心」主要的減碳對象,是一般民眾和社區生活中的二氧化碳,工作方向包括節能省電、綠色交通、資源再利用和低碳生活 4 大主軸,推動目標除了要達到溫室氣體的實質減量之外,長遠目標更要把臺北縣建立為「低碳城市」。首先計劃推動校園綠屋頂、綠籬計畫,並利用擴大內需的機會,在淡水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新莊中信國小、新莊體育館網球練習場、縣政府大樓、稅捐處等單位,執行綠屋頂計畫,做為全面推動的範本。

除此之外,配合節能減碳政策和 98 年 9 月 22 日國際無車日活動,臺北縣教育局也擴大在 20 所國中小學推動「走路上學」計畫,並鼓勵自行車道附近的學校,由老師和家長帶著學生騎單車上學。在校園內則推廣自行車教育,98 年已有 63 校響應推廣,99 年持續配合新生入校宣導推廣,鼓勵學生騎自行車上學。另於 98 年已有 41 所學校結合鄰近的水岸自行車道發展遊學路線,99 年更增加至 48 所學校。

高雄縣長楊秋興則力推「高雄學園快捷公車」,透過每天每小時一班的高雄客運 98 路和 99 路公車,聯繫 7 所大學約 6 萬名師生,做為將來「一校註冊,7 校選課」和「圖書證件,一校辦卡,7校通行」的基礎。

7 所大學依地理位置由東向西,是高雄師範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義守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海洋科技大學及高雄大學。學園範圍涵蓋燕巢大學城和橋頭新市鎮,面積達一千多公頃,希望未來能比照德國柏林 Adlershof 科學園區,發展成知識型、研發型的園區。各校強調,校方一直擔心學生騎乘機車通學安危,如今有快捷公車可搭,又能接上捷運紅線的青埔站和都會公園站,不僅可減少事故,也具節能減碳意義。

臺中縣政府則在民國 97 年 9 月 3 日公告「臺中縣機動車輛惰轉(怠速運轉)超過 3 分鐘未熄火為空氣汙染行為」,並分 2 階段實施。第一階段自 97 年 10 月 1 日起,針對營業用車輛和公務部門車輛;第二階段自 98 年 1 月 1 日起,針對全縣所有機動車輛進行車輛反怠速的管制工作。環保局呼籲縣民「機動車輛惰轉(怠速運轉)超過 3 分鐘未熄火已公告為空氣汙染行為」,依據空氣汙染管制法的規定,違反將裁處新臺幣 5,000 元至 10 萬元罰鍰。為了下一代子孫的環境和荷包著想,停車請熄火,省錢又環保。

節能減碳的良好實例

基隆的海洋大學不但使用風力發電,同時也收集雨水。校內 2,000 名住宿學生沖馬桶,全靠回收雨水,每年可以省下 35 萬元,一日大概可以節省 35 公噸的自來水。而風力發電系統最大可以供應到 3,000 瓦,足夠一般家庭 4 口人的照明用電。

雲林科技大學成立節能推動小組,從電力負載、需求檢討省電。校園設 4 座「風光能互補型景觀路燈」,由風能和太陽能產生電力,經最大功率追蹤器,儲存深循環蓄電池,再由直交流電控制器把蓄電池電壓提供路燈照明。為了避免系統受天候影響,還設置自動切換開關。節能由需電量大的圖書館、宿舍著手,圖書館可採結冰式冷氣,錯開離尖峰,另外在走廊等公共場所,改採電力自動關閉裝置。學生宿舍冷氣比照搭乘捷運,須先購置使用冷氣儲值卡,再插卡使用。

中山大學發展了一套節能監控系統,監控校內每棟大樓的用電量。這套系統可以遙控每棟大樓的中央空調,當用電量快超過契約容量上限時,就可以遙控關閉部分中央空調,避免學校被罰款。過去最多一年曾經被罰款七、八百萬元,這套系統使用迄今,學校從未再被罰過款。中山大學表示學校計畫把這套系統擴大到每間教室、實驗室,以免教授、學生晚上離開教室、實驗室忘了關燈及關冷氣。中山大學也利用電價較便宜的晚上離峰用電時間,使學校每一個水塔抽滿水。

朝陽科技大學也在校內設置電力監控系統,把中央空調、重大機器設備,以及實驗室、實習工廠等納入管控。該校電腦系統有自動降載功能,當夏天用電接近契約容量時,電腦會自動把冷氣降載,剩下 5 到 6 成。雖然有時會覺得「有點悶,冷氣不夠冷」,但自身節能觀念比電腦強迫更重要,實施到現在也沒有碰到太多反彈。

朝陽科技大學位在山坡地,校內用水全靠電力抽送到蓄水塔。學校設定在晚上離峰用電時間抽水,系統啟用以來,雖然學生人數、學校規模持續擴大,但電費幾乎零成長,97 年 8 到 12 月電費甚至比 96 年同期減少 50 萬元。

高雄大學除了採用電腦監控校內用電外,還全面改用高效能照明燈具來省電。特別的是設有汙水處理場,洗手、洗澡的生活汙水全面回收,經過處理後用來澆花、沖廁所、做為學校生態池用水等。校方估計,一年大約可回收 95 萬公噸生活汙水,省下約 120 萬元電費。高雄大學鄰近海邊,一年到頭都有自然風可使用,學校 96 年特地從國外購買 3 座 3 公尺高的風車,校內生態池兩個長度超過 1,000 公尺的景觀水道,全靠風車打水,完全不花電費。

空軍航空技術教育學院於 97 年 8 月 1 日慶祝升格 6 周年,特別舉辦校慶升旗典禮和響應政府推動節能減碳活動,種植三百餘株的福木,除可美化校園環境、淨化空氣之外,更能建立師生「愛護樹木、植樹造林」的環保意識,共同尊重生態平衡和珍惜自然資源。

該校也訂定節能減碳具體措施,包括統一設定冷氣溫度,並成立專責小組檢測調校溫度、拆除或減少不必要的照明設備和燈管、減少夜間路燈數量、回收冷氣、RO 飲水機排水再運用、改裝省水型水龍頭、水箱置入保特瓶等節水措施。此外,由校長親自做起,每日早上 10 點前、下午 4 點半後停開冷氣,辦公室以小型檯燈照明為主。全體師生都能體認節能減碳的重要性,成效已逐漸擴大。

以上是一些政府機關和學校在節能減碳推動工作上的具體行動,以下就個人可行的具體作為和觀念,提供給大家參考。

節能減碳小撇步

購買本地當季產品 支持本地農產品,可以減少長程運輸所需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選用當季食物,除了美味新鮮外,更能免去儲藏的過程;一次購買所需的量不浪費。若一個禮拜選用一次當地產品,一年就可減少排放兩公噸二氧化碳。

自己種植蔬果 利用自家陽台、屋頂或社區附近的荒地種植蔬果,能夠減少對外來食物的依賴,也可確保蔬果不使用農藥、化肥等。農藥及化肥都須由石化原料製成,相當耗能。

多蔬食少吃肉 每天食用新鮮蔬果,不但有益健康,從能量的觀點來看,直接食用蔬果可以減低能量轉換時的浪費,更是有效使用自然能量的最好方式。平常飲食或喜慶宴客,都可以儘量遵循這個原則!

少開冰箱 每開一次冰箱門,壓縮機需要運轉 10 ~ 20 分鐘才能回冷;減少開門次數和時間,保冷又省電。

先泡米再煮飯 煮飯前先把米洗好泡過再煮,省時省電飯好吃(白米約泡 20 分鐘,五穀雜糧、糙薏仁約 1 小時)。

回收廚餘 廚餘如果當作垃圾處理,會影響焚化爐的運作效率,回收廚餘可製成堆肥,用來培養有機蔬果,健康又環保。

衣物累積相當數量再洗滌 衣物先浸泡 20 分鐘,可提高洗淨效率,且衣料損傷少。此外,使用「適量」符合環保標章的清潔劑(肥皂絲和肥皂粉更佳),易洗、好沖、省水及省電。

善用自然風乾 隨著生活的西化,臺灣有愈來愈多的家庭使用乾衣機來烘乾衣物。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指出,一件衣物終其一生有 60% 的能源消耗和清洗、烘乾有關。臺灣夏季酷熱衣料薄,應多利用自然晾乾,不用烘衣機!

舊衣新穿或重新使用 每一件新衣的背後都代表著能量和資源的消耗,有些是合成材料,更是石化製品。另外,棉花田雖占全球耕地的 3%,卻消耗了將近 25% 的農藥。因此,和鄰居、友人交換衣服,或把穿不下的衣物送給其他孩童,淘汰衣物的布料也可重新使用,製作成抹布、環保袋等,省錢更省資源。

不穿西裝不打領帶 夏天穿西裝打領帶真是上班族的酷刑,冷氣也因此越開越強。改換輕便穿著、拿掉領帶,工作更加舒適,冷氣消耗也減少。

多用抹布手帕 過去學校總要求學生攜帶手帕,如今面紙幾乎取代手帕,廚房紙巾則取代抹布。重新使用手帕和抹布,減少紙的使用,不但減少垃圾,也留下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樹木。

支持回收再製的產品 美國一家登山裝備公司回收任何一種品牌的舊衣物,然後把纖維處理後再製成新衣。該公司宣稱,用回收纖維做成的衣物,比用新纖維製造的衣物省能 76%,同時可以降低 71%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支持珍惜資源的公司,等於間接減少地球資源的浪費,保護我們的居住環境。

重視綠色風水 選購綠建築不但省能,也有助身心健康。選擇通風和採光良好的住屋,可以減少使用冷氣和電燈的頻率。如果住家已無法大幅改建,也能在屋頂、陽台種植植物,降低室內溫度,或養成打開窗戶的習慣,讓自然氣息在屋內流通,常保涼爽和新鮮空氣。

諮詢能源醫生 找專家到你的住家或辦公室做能源體檢,了解能源使用狀況,並詢問專家如何節能。每耗 1度電約排放 0.625 公斤的二氧化碳,聰明地節約能源,省電、省錢又環保。

拔插頭省能源 根據測試發現,一般家庭裡至少有20台電器隨時處於待機狀態,一個月最高會多支出 70 元電費,也增加了近 20 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認定有節能標章的產品 使用前詳看說明書,避免操作不當、設定錯誤而產生安全問題,或造成無謂浪費和縮短電器的使用壽命。一般家電有四怕:怕髒、怕熱、怕震動及怕潮溼,因此應常清理,保持清潔通風,使散熱良好。

減少垃圾做好資源回收 臺灣大部分垃圾都送到焚化爐處理,焚燒會產生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大量廢氣。做好資源回收,把廚餘分類就能增加焚化爐的效率,若減少 10% 垃圾,每人每年就能減少 454 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用 1 公噸再生紙可節省 3 萬公升水並少砍 19 棵樹,保特瓶重複使用 2 0 次能減少近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何樂而不為?

多使用大眾運輸 汽車跑 1 公里約產生 81 公克二氧化碳,機車跑 1 公里約產生 23 公克。有趣的是,汽機車所消耗的能源大部分用來移動汽機車本身,而非乘客。交通運輸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量的 14%,如果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步行或自行車做為短程接駁,不但節省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及廢氣汙染,還可以強健體魄!

聰明開車 如果不得已必須開車,儘量共乘,行車時也不要猛加速或急煞車,減少車上擺放物品,並在暫停時熄火,以減少耗油和廢氣排放。

減少不必要的出差行程 長途旅行的交通運輸耗費資源又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善用網路、數位會議以減少不必要的出差,不但減少舟車勞頓,也有助於環保。

在家工作有效率又節能 如果可能,考慮讓員工在家工作,不僅可以減少辦公室開銷,更減少員工通勤的距離和時間。

多爬樓梯健身 多運動能有效強健體魄。對長時間坐辦公桌的上班族而言,爬樓梯是運動的好機會,少坐電梯也環保省電。

種一棵樹 有機會的話種一棵樹,樹木不但能提供涼爽的樹蔭,使人放鬆心情外,更能吸收二氧化碳,大幅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每種 1 棵樹,1 年約能減少 2 公噸的二氧化碳。

參與社區改造 一群人比起一個人更能夠節約能源並改善生活環境,參與社區活動,多多提出社區綠化和省電節能的建議。

選擇在地旅行或直飛 旅行是現代人重要的休閒活動,儘量選擇大眾交通在地旅行,就能減少油料消耗。若偶爾出國旅行,可選擇直飛的班機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支持政府的環境政策 政策是改變環境最快的方式之一,支持政府的環境政策,可幫助大環境的減碳。

舉辦跳蚤市場 逛逛跳蚤市場有趣又環保,和鄰居、親朋好友們把家裡不再需要的物品拿出來交換買賣,珍惜每樣物資。一個家庭的垃圾,說不定是另一個家庭的寶。

購買包裝少的產品 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鼓勵商家避免過度包裝。出門攜帶環保袋,吃飯準備環保筷,買飲料使用環保杯,以減少產生的垃圾量。

地球只有一個,節能減碳你我都有責任,只要小小的改變,就會獲得許多的效益。臺灣綠適居協會理事長邱繼哲指出,他居住的社區節能減碳的做法,包括公共區域照明換裝省電燈泡、指示燈換裝 LED 燈具、向台電申請調降「契約容量」等。97 年 2 月每戶分攤的公共用電,比 96 年同期減少幾乎一半。96 年 2 月每戶要分攤 1,023 元,97 年 2 月每戶只需分攤 488 元。

法鼓山簡報室可容納一百多人,不需要空調設備,也不會感覺熱。因為屋頂設計有一個面積龐大的水池,加上四面通風良好,即使炎炎夏日也不會覺得悶熱。法鼓山的雨水回收設備也讓參觀者嘖嘖稱奇,屋頂的雨水沿管溝排放到地面的蓄水池內儲存,然後用幫浦抽水使用。設計師甚至把雨水管加以美化,垂吊在屋簷下,兼具裝飾作用。

他們能做的,我們也可以,節能減碳要追本溯源,由源頭開始。比如說,建築物的座向、通風是否良好,直接影響是否需要裝設冷氣或冷氣的噸位。如果建築物採光不佳,就必須增加燈具,事後再節能減碳已是捨本逐末,事前的規畫設計何其重要啊!

然而就你我周遭而言,有著太多值得我們共同去推廣的觀念和行動。坐而論不如起而行,讓我們一起加入節能減碳的行列,共同簽署展開行動!

節能減碳十大宣言
  1. 冷氣控溫不外洩 少開冷氣,多開窗;非特定場合不穿西裝打領帶;冷氣控溫在攝氏 26 ~ 28 度且無外洩。
  2. 隨手關燈拔插頭 隨手關燈關機、拔插頭;檢討採光需求,提升照明績效,減少多餘燈管數。
  3. 省電燈具更省錢 把傳統鎢絲燈泡逐步改為省電燈泡,一樣亮度但更省電、壽命更長、更省錢。
  4. 節能省水看標章 選購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和 EER 值高的商品,節能減碳又環保。
  5. 鐵馬步行兼保健 多走樓梯,少坐電梯,上班外出常騎鐵馬,多走路,增加運動健身的時間。
  6. 每周一天不開車 多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減少一人開車、騎機車次數;每周至少 1 天不開車。
  7. 選車用車助減碳 選用油氣雙燃料、油電混合或電動車輛和動力/機具,養成停車就熄火的習慣。
  8. 多吃蔬食少吃肉 愛用當地食材;每周 1 天或一日一餐蔬食;吃多少點多少,減少碳排量。
  9. 自備杯筷帕和袋 自備隨身杯、環保筷、手帕和購物袋;少喝瓶裝水;少用一次即丟的商品。
  10. 惜用資源顧地球 雙面用紙;選用再生紙、省水龍頭和馬桶;不用過度包裝的商品;回收資源。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