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汙水整治 1加1大於2
102/02/06
瀏覽次數
17441
張志玲
|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在汙水環境整治中,最受歡迎的是穩定、便宜、技術成熟的微生物處理法,但在情況特殊時,仍會採用成本較高的物理化學法。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蘇弘毅教授認為,兩種方法其實可以搭配使用,先利用物理化學法解決較困難的部分後,再交給微生物處理,可以提升效率,節省時間、能量與耗材。
蘇教授以2個實驗證實自己的想法。首先把表面黏著奈米鐵的1公克樹脂放入1公升水中。第一個實驗是把氯酚投入水中,形成毒性高的氯酚溶液。蘇教授表示,奈米鐵表面遇到水時會釋出二價鐵和2個電子,這2個電子能令水環境變成「正的帶氧化態」與「負的帶還原態」,同時產生負600~700的微伏特電位。這種電位無法破壞所有鍵結,但是能把對它具有吸引力的鍵結斷開,一旦鍵結斷開,便能改變汙染物的性質。
當水中奈米鐵破壞酚與氯的鍵結後,會產生所謂的脫氯作用,15~20分鐘後,失去氯的氯酚溶液便變成毒性較低的酚溶液。這表示完成了第一階段任務,接下來再交給微生物處理。
第二個實驗是把偶氮染料投入水中測試。染料對環境的最重要影響是顏色,倘若有顏色的汙水不小心排進溪流,除觀感上不舒服外,染料也會吸收陽光,導致水中生物無法獲得足夠陽光,而嚴重影響水中的生態環境,因此染整或染料業界處理廢水的第一步就是去除顏色。
偶氮染料的主要鍵結是R–N=N–R,上面的雙鍵是主要發色體,也是這類染料共通的官能基,只要切斷鍵結,顏色就會消失。把偶氮染料投入水中,由奈米鐵破壞氮與氮間的雙鍵,就可令顏色在短時間內消失。一旦解決較困難的顏色問題後,便可交給微生物繼續處理。
在這2個實驗中,都可見到奈米鐵依然留在樹脂表面,如果它仍是鐵,就可繼續使用。如果在處理過程中已經變成氧化鐵,可以利用還原劑使它還原為鐵後繼續使用。因此證實,應用奈米鐵整治汙水比微生物快速有效,並具有回收再利用的經濟效益。
鐵是地球上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在1990年代開始就用來整治汙染土壤。奈米科技出現後,大家開始研究奈米鐵的應用。奈米粒子很微小,能提供許多表面積進行反應;但也因為小,許多特性已與原來的性質不同,萬一不小心散布在環境中,易有健康安全上的疑慮。
既要利用奈米鐵的好處,又不想讓它散布在環境中,就得固定住它。因此,易與金屬親和的離子交換樹脂被選為固定奈米鐵的材料。主要做法是把樹脂放入鐵溶液中,先由樹脂上親和金屬的官能基進行離子交換。當鐵離子固定在樹脂上後,再利用還原劑把鐵離子還原成鐵。由於鐵與鐵會互相聚在一起,樹脂上便黏著許多奈米鐵。由於這些樹脂都是大小不到1mm的顆粒,把它們填入管柱或固定容器中,再讓汙水流過,就可除去水溶液中的部分汙染物質。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3年2月,482期,74 ~ 75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26
當日常娛樂變成資訊操控的利器,迷因如何影響輿論戰?——專訪王銘宏副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2/26
我們的大腦為何容易相信假新聞?——專訪陶振超教授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