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談【科技工作者看農業】

107/04/12 瀏覽次數 1929

身為一名科技工作者,雖然在農業上是外行人,不過我們從小是在農村長大的,我以親身體驗將所見、所思之感,跟各位一起分享:感謝兆徽創立台灣食育協會。糧食–從源頭的生產到最後端的消費,我們做為生產者與消費者都有許多從生活哲學到對這一片土地的情感,究竟我們到底有什麼願景?而我們的經濟又該如何發展?回過頭來應該如何對待在經濟行為裡面比較弱勢,其中包含文化跟農業在內。

 

首先,講起農業,我認為這其實不僅只是一個產值統計的議題。農業還牽涉到人的生活型態、人的價值觀、人的文化。若把我們的手伸出來,從50-60公分公分的地方開始算,這樣的長度代表地球50億年-60億年,而食指最後一節的1公分多一點算是1億年。一億年!此時人類尚未出現,人類只出現在指甲最尖端小小的、白白的地方,一直要到約幾十萬年前才開始有人類祖先的原型出現。從克羅馬儂人到尼安德塔人,再到後面的智人,最後到我們現代文明的五千年,在整個地球的歷史裡面,其實是微不足道,大概就是指甲最前端的一點點、薄薄白白的一點地方,刻意地把時間拉長到那麼長的尺度有什麼意義呢?我的感受是我們人類文明短短的5000年,尤其是最近的300年間,已經急速且大幅度地改變。

 

我們所生長的這個地球,其面貌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要在這麼一個很大的題目下才談得上。談經濟、談產業、談科技創新、談農業型態,人類文明的這個發展方式,仍是令人憂心忡忡的。在這樣的一個大架構之下我們努力掙扎,其中包含調整我們的消費行為、經濟行為與思索用科技來輔助農業,這一些努力雖然不會白費,但是要仔細地去思考背後所承載的人跟土地的關係,人如何看待這個我們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我腦海中會浮現幾個數字。其實,現在農業產值佔的比率,不管是台灣從開發中慢慢成長過渡到已開發國家的型態,或者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像美國這樣的一個社會,其農業的產值都不高,佔整體GDP可能很難突破5%,有3 %可能就已經相當高了! 

 

台灣的農業產值大約5100多億台幣。這裡所指是基礎農業,排除了輕工業和農品加工業。台灣的農業產值大概5100多億台幣,我從聯合國農業組織上面看到的統計是2000年前後台灣的產值,它給我們的統計結果是53億美元,大概約1500多億台幣。若用陳副主委所提出的產值來說,兩者中間並沒有很大的差距。這5100多億,其中包含漁業的800多億跟農牧的1600多億。試問台灣的GDP是多少呢?台灣的GDP 是5000多億美元。5000多億美元,我經常用這個數字來互相勉勵,台灣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地區的經濟體中排名在第20幾名,約是第24、5名到第26、7名中間徘徊。然而,台灣有時候認為自己小小的,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排行中,還算排在前20%的前段班上。即使在排名前段的情況下,我們仍舊會經常感覺到經濟情況不佳,深入至日本去了解,也是同樣的情況,日本的人也覺得他們的經濟情況不佳。因此我們有我們的處境,先不要主觀判斷好或不好,但是,我們究竟是步入至現代經濟型態裡面,用聯合國的人類發展史指數來說,已經算是前段班發展得相當高的,可謂是高度發展的地區。但是看看我們在農業領域的生活環境周遭、我們的消費與生產、生活型態的結合上面,我們會發現圍繞著與農業相關的這個主題上有太多必須要檢討、必須要反省和必須要改正的現象。

 

首先,我們論及整個社會的產值很大,5000多億美元不小,然而常常是那些在經濟行為上會處在弱勢者–就像以前我住在永和,那個水到不了的時候–叫做管線末端。農業和文化就像是自然水打開沒有水的管線末端那般,往往是現代經濟行為,甚至政府預算分配行為上的管線末端。台灣如果回歸到50年前,恐怕農業從業人口仍是很多。從這個意義來講:農業,曾經是你跟我的母親,是所有產業、輕工業、重工業、高科技工業、資訊工業的母親。母親垂垂老矣!到了一個階段,是否能夠反思這個社會的資源再減,當大家在高唱經濟不景氣,是否應該有恰當的資源,有如反哺母親那般,能夠用重工業、科技工業以及資訊工業所獲得的成果跟資源,回過頭來善待農業和文化這個領域?

 

從上述50億年來看農業文化與其他現代經濟龐大的產值,若和其他產業相比,是不是只有我們最慘、最糟糕呢?答案為否。請諸位有空直接上美國農業部的網站去看看,美國農業部網站裡同樣開宗明義在唉嘆說:他們的農村人口流失,年輕人口、年輕的從業人員願意許身農業或投身農業越來越少,從台灣到美國,看起來都有此番現象。在我的花蓮老鄉有一群非常熱心在花東地區長達20年以上努力奉獻給地方的社會工作者,其中有位我非常尊敬的前輩朋友嚴長壽先生,有一次他就告訴我說:「子賢啊!我們的教育體系,你會不會發現,在花蓮設立的各種教育制度,把連在地的年輕人教導完成以後就把你往外推。像在地設的很多資訊跟精密機械科系,等你們唸完書後,要在花蓮哪裡去找資訊科技的工作跟精密機械的工作呢?」所以,最後導致的就是遷移 (migration),人就開始離開土地遷徙他方了,其實連我在內,都是屬於這樣世代的小孩。這是否表示大家全離開花蓮台東?從此不需要住人呢?當然不是!花東地區還有很多觀光、農業以及好山好水的資源。其實,漁業或者是農業,如果認真去做永續經營的規劃,不管是都市小孩、還是像我這樣從小在農村長大又留在都市的小孩,只要回到那裡,都會覺得說:哇!那裡實在是很值得留戀、很值得嚮往!可是,上述所提的例子,乃因教育制度所產生的自然而然,或者是講必然的結果,就是農村的小孩一個一個往都市或都市的周圍送過去,那50年下來,經歷了兩個世代,台灣農村的面貌就默默地這樣被改變了。我在此過程中,尚能見到一大片、一大片美麗的稻田和美麗的山谷,既然我們沒有辦法每天留在那個地方,但是有沒有辦法用現代很好的管理方式投注、挹注資源,然後經過縝密的規劃,讓農村不要在經濟上、資源上淪為管線末端?

 

台灣才蕞爾之地,居然就有這麼大的城市和鄉村的差距?我腦海裡面還會浮現起一個畫面,我以前自己在看歷史的書,當我讀美國歷史時看到西部開拓,我突然警覺到當我在還相當年幼時就有美國輸出很多農產品的印象,覺得美國是一個農業非常發達富庶的國家和地區。可是,看他們西部開拓史裡面,曾經說明到有非常嚴重的土地沙漠化跟貧瘠化的危機。他們在北美十三州立足開國之後,開始向中部移動,接著向西部移動,每到一個地方開拓,就毀滅一個地方。

 

如果不是現代化學肥料工業開始,還有機械工業興起,恐怕美國的開拓史就是一部走到哪裡就吃乾抹淨,然後土地就變成沙漠化、貧瘠化的歷史。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資訊的時候,感到非常地震撼與訝異,儘管從小在農村長大,但是沒有這樣的概念之前會有一種錯覺,覺得土地是供應你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其實等到醒悟過來,讀一點書、看一點資料,就發現這個觀念是完全錯誤的。

 

美國在1803年(十九世紀初)土地不夠用了,向法國政府買下路易斯安那州,聽說每一畝只買了五毛錢美金,花了2000多萬美金就買下半個歐洲的土地。北美十三州不夠用了,就繼續向非常富饒跟土地非常肥沃的廣大的路易斯安那前進,前進的結果是不到幾10年,土地耕種收割、再耕種再收割、利用再利用。而利用再利用之後,土地開始變貧瘠了,土地貧瘠以後,仗著土地很大,走過一個地方後,就再往新的地方前進。這樣的一段描述,曾經讓那個年輕時候的我感到觸目驚心,因此也難免會回頭去想蕞爾的台灣是否也有這樣子的現象?若土地要永續,要長長久久地讓我們安身立命,要永遠從土地上循環永續給現在的我們和後代子孫,一想到如此破壞土地而帶來的後果就感到很可怕!人類文明才幾千年而已,我們可以想像當我們不善待地球時,地球將沙漠化、貧瘠化、表土流失。只要沒有水,就抽地下水來灌溉,地下水不是萬能的,地下水的酸鹼值,它含的水質礦物的情況跟表土不一樣,反覆灌溉10、20、100年下來,整個土質鹽鹼化,造成巨大的改變。

 

科技,是否可以幫助農業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並非邀請電腦公會或資訊工業加入才叫做科技。其實,從十七、八世紀文藝復興基本的科學概念和知識開始有了以後,科技其實就不斷地在參與你我周遭的生活與工作。所以,化學工業和機械工業,已經默默地介入了我們的生活周遭。論述完遙遠的美國,接著回到台灣,我在過去四、五年間參與多次行政院科技會報,他們都會邀請我們去參與科技預算的講解、討論與審查。承蒙歷屆長官的重視,其實在這四、五年來我經常提及科專應該有一部分能夠去協助農業跟文化。在農業的部分,我要舉一個在我小時候印象裡面發生過不幸的社會案例,以此來說明政策方向。

 

當我唸小學、唸中學、唸台北工專時,我的夥伴徐世昌敘述他一直唸到台大電機也都有跟我相同的印象,就是班上總是有一個或兩個小兒麻痺的同學,這個現象曾經帶給開發中國家台灣社會很大的困擾。然而政策的方向正確,就成了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對台灣貢獻的例子。在1950年代的時候,曾經猖獗一時的小兒麻痺到了60年代,其中可能有包含早期的嚴家淦、李國鼎,他們曾經向主政者建議善用當時一大筆美元集中力量。這件事不是只有錢就可以解決,還需動員中、小學及衛生所,深入農村反覆地查核,是否所有孩童均有全數接種。我們見到的成果是不到十年,這一個困擾台灣社會長久的小兒麻痺現象就大幅消失了,這實在是萬家生佛,功德無量,避免了多少的悲劇跟家庭生產力的影響。

 

在行政院科技會報的討論會上,我曾經兩次舉這個例子,當前農業面臨很多需要集中力量去做的事情,舉例來說:眾多資料都顯示,台灣每一公頃農田所灑的農藥比全球先進農業國家用的農藥量多了3倍到5倍,甚至有些統計數字是7倍…不等。由於我是花蓮人,曾經回去花蓮時,我就指著那個東華大學跨過去那條溪說:「夏天這麼熱,溪水看起來清澈又冰涼,下去游泳多好啊!」曾擔任過國科會主委的東華大學校長和朋友們就嘲笑我說:「你離開花蓮太久了,你下去游泳看看!起來的話,要趕快淋浴把農藥沖掉。」我說:「蛤?這是在講什麼啊?」他們回答:「現在是某一種瓜果盛產的季節,在這兩個禮拜期間,為了保持瓜果最後的賣相要好,農藥量都用得很重!很多的藥,就那樣沖到小溪裡面。」這些都是我生活周遭的體驗,不管在北部或東部看到一片田的菜長得很漂亮,農人說:「這個是賣的。」看向角落有一片長得比較醜,農人就說:「那是自己吃的。」我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跟我講的時候,事實上我是驚嚇到的。

 

上述例子表示,小小一個台灣島可以耕作的面積並不多,我們究竟在台灣的土地上使用了多少份量的化學肥料?我們到底又使用了多少份量的有機跟化學農藥呢?我曾經協助公視拍攝一部片,叫做《蜂狂》-蜜蜂的蜂、發狂的狂。是關於含有尼古丁的系統農藥造成玉米糖漿裡面含有尼古丁農藥殘留物的影片。所以,蜜蜂大量消失的現象,曾經好幾年困擾著全球的科學家,終於後來有答案了。尼古丁系統農藥造成蜜蜂在冬天的時候需要以玉米糖漿當食物,因為從那裡面吸了很多的尼古丁農藥,結果造成蜜蜂大量滅絕。相關人士指出,這個危機嚴重的時候,可以影響到全球接近一半的農業生產量,後來這個問題透過層層的抽絲剝繭而獲得解答。

 

細述了一連串從美國到台灣,全球的土地與化學、農藥中間的危機,為了研究這項專題,我討教過一些專家,但到目前為止,沒有確切地得到過真正的解答。很多農業專家曾經跟我說:「農藥是必要之惡。」他們認為:「與因為農產不足產生大規模的飢荒而引起戰爭的危機相較之下,在現代文明與經濟型態中,只要慎重地規範,以有良心的方式去施作,適量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應該是一種Must -  一種必須接受的型態。」我也覺得在某種程度上講得相當有道理。台灣所面臨的農業問題,要檢討的其實還有很多,從前幾年我們吃得不安心,畢竟農產品的最終是到達我們的嘴巴,在到我們的嘴巴之前的這關,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到底是怎麼倉儲的?到底是怎麼運輸的?台灣雖然是已開發國家,然而在某些特殊的運輸倉儲、消費形成的行為,確實看起來還蠻像落後國家。我一直請教專家關於造成台灣洗腎全球第一名的原因是否與此有關?其中包含醫生與衛生專家在內,一半說是,一半說不是,並無確切答案。但是繼續再溯源而上,在運輸、加工、倉儲到最後做成食物給消費者之前,它是如何生產的?廣意的農業不是只有從土地上長出來,還包含牧業跟漁業。

 

我的一群朋友曾經在追蹤漁業的報導上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他們跟我開玩笑說:「不好意思也得罪很多人!台灣的遠洋漁業,其實包含地上的跟地下的,在全世界來說都佔有很重的比重。」我曾經問他們說:「小小台灣是不是排名前十名?」他們跟我搖頭說:「不是。」他們說:「可能是排名前三名。」這說明我們有那個被核准的產值與沒有被核准的產值。遠洋漁業,一出海就要相當長的時間,上面工人的生活、工作的狀態和他的薪資待遇,也曾經被大幅的報導。我們這幾個朋友在做報導的時候,都有深入報導過這個議題。

 

上述是有關漁業的部分,而在農業方面,我舉過的例子就是:即使看到清澈的小河也不敢下去游泳,因為還需要好好的淋浴把農藥沖掉!幾年前,我曾經看到社會大眾在探討FTA(自由貿易協定)的時候,原本那次沒有打算要公開發言,我只是跟我一個朋友吳迎春在郵件上面有時候會閒談,我寫封郵件跟她陳述我的意見,於是她跟我說:「童子賢你這個意見還不錯!給我當作讀者投書好不好?」一大早,迎春姐就替我把它弄到《天下》的獨立評論去投書,結果引起軒然大波,當時的經濟部長也跟我「閒談」起來。而我為什麼去提這一部分呢?FTA ( Free Trade Agreement )自由貿易協定,我仍是要在此呼籲,這不是萬靈丹。自由貿易協定,將它當作是人家給予的優惠或恩惠,其實不然,當人家給你優惠的時候,給一塊優惠,也要從你身上拿回一塊優惠,因此是相互的。

 

我們來看一下韓國的情況,當時其實很恐慌,若韓國再簽下去,它就會達到覆蓋率80%以上。可是我們看看老牌在貿易上非常發達的亞洲先進國家-日本。在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它的FTA覆蓋率還不到20%,大約是18.3%的自由貿易覆蓋率。我曾請教日本朋友,歸納原因主要是跟生活方式有關。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的生活都與土地息息相關,不管是一粒握壽司;或者是一片和牛;或者是享用一片很精緻農業所耕作出來的哈密瓜,他們願意付出比較高的代價來享受生活。但是,和牛、1000塊一顆的哈密瓜與一包美國用大量機械耕作出來要貴5倍到10倍的壽司米,如果在FTA毫無阻攔的情況下大量跟對方交換自由貿易,保證會毀掉壽司米、毀掉和牛、毀掉哈密瓜!這樣的情形之下,讓我們不禁反思韓國當年很熱衷追求自由貿易,然而聽說他們在簽WTO的時候,就要求跟他們做兩邊協定。因為WTO世界貿易組織貿易自由化活絡,韓國贊成,相對台灣也一定贊成。可是,他們對比較脆弱的文化跟農業,相對就有所保留,他們怕有一天,韓國泡菜和韓國影視也會無法招架在外國的強勢進口之下。何因?因為好萊塢、美國影視文化和農產品耕作方式,都已經步入機械化跟大規模工業化。亞洲這些國家,恐怕在影視跟農業上擋不住這樣的現象,並且很快就會被摧殘掉!這就是我在2014年的時候,對自由貿易協定曾經提出一些質疑的一個背景因素。

 

回到台灣的現狀,首先,台灣整體政策經過很多次政黨輪替以後,我感覺有一點支離破碎。台灣的耕地本身就很零碎,所以沒有能夠有效的組織起比較有效率的大規模耕種型態。第二,台灣曾經用休耕的方式補貼農民,不是鼓勵其耕作,而是鼓勵他不要耕作,然後每年從國外進口幾10億美金的農產品。我曾經換算過這幾十億美金的進口值,其實可以換算成超過十萬個工作機會,而且這十萬個工作機會是跟我們土地有連結的農業型態有關,光憑這幾點,就可看得出,只要經過十年、二十年,一代沒有耕作,下一代就沒有學習與生活體驗的空間。一代、兩代、三代,很可能這一個產業、文化和生活型態就會被破壞殆盡。

 

回歸至主題:請問科技能夠幫助農業什麼樣的事情呢?科技不是萬能的。科技,是因為當前的形態,我時常開玩笑說:獲利比較低的產業,或者一個產業裡面,獲利比較低的產品,其實就是對人類社會貢獻最大的產業型態,如文化和農業,其在經濟分配的行為裡面,都分配到比較少的利潤,但實際上對我們的貢獻是很大的。在科技產業裡面,光一台汽車,現在都有十幾二十顆的微處理器,我們只是不用心,因此沒有注意到而已。ABS、導航、煞車、冷氣、電子加油、啟動,凡此種種要播放音樂,或者讓整個汽車更舒適的裝置都需要微處理機。可是這樣的微處理機,比起用在手機、用在筆記型電腦或用在平板電腦上面的微處理器機,獲利是微乎其微。以前Gordon Moore曾說:微處理機繼續發展只要量足夠大,每一顆都是五塊錢美金。這就如同某些電腦設備,一顆CPU要200塊或300塊美金,獲利豐厚的景況已經沒有辦法類比。因此我往往開玩笑地安慰科技產家說:「獲利微薄,就是對人類社會貢獻最大的時候。」當人貢獻很多的智慧與努力時,就是要做得多、拿得比較少。不過,其實從十七、八世紀工業革命以降,工業、重工業的雛形逐漸建立起來後,化學或機械工業已經在農業的效率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和貢獻。但是,這些貢獻和努力也帶來很嚴重的副作用(side effect)。諸如:毫無節制的機械耕作、化學農藥、化學肥料的使用,皆可能會造成表土的破壞與表土的嚴重流失。而我們大量使用此方式獲得土地生產的糧食,也不過是短短的兩三百年。未來如果再繼續進行兩百年或三百年或五百年,這個地球許多現在被視為肥沃、高產出的農產地區,恐怕會面臨不一樣的命運。

 

最後回到我們這個蕞爾台灣小島,我們的心願仍然是台灣最擅長大量製造的資訊跟科技工業,能否量身打造針對台灣特殊的土地、氣候、農業與生活型態做出各種貢獻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資訊工業發展到這個階段,如IOT、大數據和網路雲端,這些科技本身,例如IOT的運用,本身就是針對少量多樣、針對不同的議題,打造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台灣的氣候一年四季裡會經常面臨因為台灣山高、緩衝區少的問題,當只要暴雨來,河川的奔流速度,是很難想像去跟徐志摩的詩裡面劍河倒影、平靜無波的河川相比,因為我們的坡度是ㄧ般河川的五倍到十倍,所以往往是非常嚴重的。像這樣子的監控跟過去的耕作型態相比,以前農人要看天吃飯,我以前在農村長大的時候,大年初一、初二要出去巡田水,這對於農村的耕種者來說,仍是常常有的事情。所以,現代年輕人很難重覆當年老農的耕作型態,因此我們需要的是體力、勞動力的付出較少,而我們對氣候、對土壤、對水質、對農作物的生長、對溫度、對濕度的掌握能夠更高的一種工作環境。此種工作環境的監測,利用掌控跟蒐集資訊然後做出判斷,對現代的資訊科技和IOT應用來說,一點都不難。但是,目前應該要有相當清楚的政策來針對台灣的休耕狀況,或是已經復耕的農田要如何結合現代資訊和IOT科技做出很好的應用。誠實說來,目前還是非常零亂、非常零散,僅有少部分個別的努力在實行,其實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我相信資訊科技、網路科技、雲端科技與IOT物聯網等這些技術加上適當的感測器能夠改善未來的農業,然而最重要的,還必須讓管線不要永遠都處於末端。懇請行政院與科技會報能夠在農業科技上替文化有所呼籲,並且能雨露均霑獲得一些額外的資源。至於相關做法的主題,其實尚有許多需要納入考慮的地方,我們可以細細的談、慢慢的談。

 
台灣食育協會論壇─農業與科技的對話─農業大未來。(圖片來源:台灣食育協會)台灣食育協會論壇─農業與科技的對話─農業大未來。(圖片來源:台灣食育協會)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食農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撰稿)
 
講稿整理:吳清蓮|台灣食育協會
核稿/責任編輯:黃兆徽|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