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健康e化後的未來世界

97/07/09 瀏覽次數 16902
在醫院裡,第一線醫療人員評估病人生理狀態時,首要內容是體溫、呼吸狀況、心跳穩定度等,這些資料的獲得需要醫療感測器(如耳溫槍、呼吸計數器、心跳計數器等)與醫療人員(如醫生、護士等)的合作。但病人開刀後若有發炎和發燒症狀時,醫護人員須日夜監控,人力與物力的耗費相當可觀。

然而若能研發e化個人健康監控系統,透過感測與網路技術的結合,不但可持續掌握人體的生理狀況,適時對異常的徵兆發出警訊,還可大幅降低醫療人力與資源,達到優質健康的生活。

生活中的小護士

在傳統醫療系統中,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病況描述不清楚,或是沒有按時服藥、就診,使得診療過程變得斷斷續續,也使診療的效果與品質下降。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因副作用的不良影響,反而使病情惡化。

這些缺失隨著生醫技術與微感測器的發展,開始有了改善的空間。例如在微型生醫感測器與醫療e化結合後,對病患的病情能做長時間的監控,以達到更精確的診斷,並且在危急狀況發生時,也能爭取到寶貴的急救黃金時間。

目前感測器的發展,已能精確地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量、化學量、光、熱或能源,轉換成電波訊號,如電壓、電流、頻率、脈衝等,達到訊息傳輸、記錄、處理、顯示和控制的要求。與現代生醫技術結合後,感測器不僅在精密度和效率上不斷地提升,成本也大幅降低,在醫療保健上有如虎添翼般的功效。

試想像,當你感到不適時,只要看一下裝有微感應器的手表或其他攜帶式配件,就可立即偵測出體內的血糖、血氧、心跳等生理參數值,並透過無線傳輸把這些資料傳遞到自動檢測系統,快速且有效率地為自己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系統。這一切聽起來彷彿是科幻小說的情節,或許不會在短期內實現,但以目前科技發展及醫療技術進步的速度,確實是可期待的。而且只需隨身攜帶「可攜式智慧型感測器」,就可達到居家照護的功能。

「可攜式智慧型感測器」是具備安裝簡易、自動監測、訊息即時、可自動通報及追蹤等多項優點的微感測器,它不只運用在監測患者上,更可成為協助監測體溫異常而需居家隔離者的最佳利器。居家隔離者只要佩戴輕便的多功能醫療生理感測器,就可自動偵測體溫,並把量測值發送至管控人員的電腦儲存。當居家隔離者有發燒、體溫過低等異常狀況時,便會在管控人員的電腦上發出警示畫面,提醒管控人員做進一步的處理。

夢幻的e化健康檢查

您能想像早上起床後,在刷牙、上廁所時,就可以進行健康檢查嗎?醫學研究指出:唾液中蛋白質的含量是乳腺癌的「關鍵信號」,因此透過監測唾液中蛋白質的含量,可協助醫生進行乳腺癌的診斷、治療及後續處理。此外,口腔癌、驗孕、甚至生活壓力,也都能經由唾液檢測。尿液檢查是能檢驗出最多疾病的方法,若能在上廁所時就得到檢測結果,會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其餘如心跳、體溫等項目,交給如手表般的可攜式感測器就可以了。

得到所需的資料後,便可透過無線網路(如藍芽)連接上網際網路直接送至醫院,再經由醫護人員的分析進行病史的追蹤與記錄,這就是理想的健康e化世界。

魔術牙刷 想像:只要在牙刷與洗手台上動點手腳,就彷彿有位醫生在身旁隨時為我們做健康檢查。在洗手台上裝感測器,並以牙刷取得唾液,透過其內部的感測器進行檢測,所得資料再以無線網路或光纖傳送到醫院,進行資料的分析與監測。如此一來,便可診斷乳腺癌、口腔癌、驗孕與壓力大小,也能隨時掌控自己的健康情況。

神奇馬桶 上廁所是每天都必須做的事,而尿液檢測是能檢驗最多項疾病的方法。要檢驗尿液,通常病患需要收集清晨的第一道尿液,且須先去除前三分之一的部分。這樣的過程除了麻煩外,容器的使用也必須保持乾淨,不能有異物污染。假如在馬桶上就有一套檢驗的設備,能自動進行尿液採樣,就可得到更純淨、更準確的檢體,並把檢驗結果以網路傳送到醫院,便能有效監測我們的健康狀態了。

可攜式感測器

智慧型手表 如果把感測器設置在手表內部,就能讓我們隨身佩戴、隨時偵測。手表內含腕式生理監視器,像記憶卡般,能夠隨時記錄資料,再搭配床邊分析器及網路傳輸設備,就可用來量測及記錄體溫、心跳、血壓、肝功能、呼吸數等生理訊號。記憶卡經由電腦讀取後進行資料分析,再透過網路上傳至醫院,並傳回醫生的建議。另一方面,在做新藥測試時,服藥病人也能以此做為居家監視的定期檢測。

智慧型手機 手機隨身攜帶,幾乎是現代人忙碌生活的寫照,為了符合大眾需求,手機的功能一再推陳出新。當手機包含了生物醫學感測器之後,也可用來即時量測各種生理數據,如體溫、心跳、呼吸等。

講電話時,感測器量測到使用者的耳溫、呼吸、脈搏等數據,隨即加以運算,再利用手機本身具有的通訊功能,把資料傳輸到醫院或診所進行分析。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便已經完成了一次健康檢查,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況,甚至可在手機上直接與醫師進行診療諮詢,如此一來便可省下跑醫院的時間。日後當手機的鈴聲響起,帶來了醫師的叮嚀或警訊時,你會發現手機不離身的文明病,反而轉變成可自我保健的小尖兵。

還記得 2003 年在臺灣發生的 SARS 風暴嗎?SARS 又稱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是由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所造成的,那時人心惶惶,只要被疑有 SARS 症狀,就得馬上隔離觀察,連醫生護士也都不得寬容。當時疫情擴大非常迅速,如今檢討是因為病人不知已受感染,沒有即時就醫,以致傳染給別人。

如今由於網路的發達,可以結合無線網路及微感測器,自行下載最新的病毒碼,再透過身邊的e化感測器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便可及早防範或就醫,如此一來應可有效抑制疫情的擴大。

在溫室效應下,氣候變遷詭異,人類很可能再度面臨新病毒的挑戰。e化感測器顯然可以有效防範類似 SARS 事件的發生,這就是未來健康e化帶給我們的信心。

誌謝

本文作者感謝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計畫(人工知覺–各式感測器之演進及生活應用,NSC-95-2515-S-006-003)的支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