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六):職能治療介入
103/10/21
瀏覽次數
10175
汪翠瀅|
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他站的不太好,所以躺著是他最安穩的姿勢。有時睡醒了,他會張大著眼睛,但你不知他的小腦袋在想什麼,有時他好像認得你,對你露出一抹微笑,有時他會皺著眉頭發出咿唔之聲,好像希望有人幫他看看那兒不舒服。在他的世界裡,時間不存在任何意義,他的滿足或苦惱,都只在當下…。
這樣聽起來他好像是個可愛的小嬰兒呢!
不,不是的,他是一個老人,晚期的失智病人。
對於失智症患者與家人而言,這疾病的宣告有如老天爺開了一個大玩笑。但別急著失望難過,不妨想想,他曾是我們的家人、朋友、摯愛…,現在、未來,仍舊是他。這最後的人生幾年,陪伴是我們共同的職能(occupation)。
職能治療:個人、環境、與職能最大的契合
「醫學為生命增添歲月,職能為歲月增添生命」。不論是為了生活所需,或是為了興趣、角色、信念等而耗時聚神(occupied)的這些投入,都被視為重要的職能(occupation)。職能治療的介入,希望達到個人、環境、與職能最大的契合,讓患者能做到他想做能做的事(也許是不同方式、不同程度),而提升個人價值感與生活滿意度。
因此,職能治療人員基本上對阿茲海默症是採取整體性的介入觀點,不僅評估及處理認知上的障礙,亦針對疾病引起的其他可能危險狀況或功能適應問題,提供處理。對象包含患者與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後者不僅是環境的一部分,也是支持病患從事各項職能的關鍵1。根據生物醫學模式,職能治療師會針對患者的各方面機能進行評估,包含感覺與知覺功能、動作與移動能力、認知處理與判斷能力等。雖然有標準化的各種評估,但職能治療師更重視的是以上這些能力是否足夠患者平日生活事務的執行,以及獨立性與安全性考量,更著眼於心理社會層面的狀態。因此,針對患者必須從事的自我照顧,和可能的社會參與、學習、休閒、工作等活動,職能治療師也需要就患者的興趣、角色、生活史、住居環境、家屬意見等,進行需求的評估與了解,以確認最主要或最需要解決的生活障礙,給予訓練與支持。例如:
居家職能治療:個人自理能力(進食、衛生、衣著、如廁、服藥等習慣訓練),生活參與(家事與財務、居家休閒活動、親友聚會、外出等活動之安全程序和活動簡化原則),維持認知、體能、與動作能力之活動處方,工作與活動設計簡化原則,預防跌倒措施,環境調整與施作建議,生活輔具使用。治療師輔導家屬與患者,依需求擬定相關方案進行訓練、衛教、與成效評估。有許多治療師與輔具中心及資源單位合作,提供服務給家屬,或提供智慧型產品資訊,協助提醒患者自理的事項(如服藥、備餐),生活管理,互動式遊戲與通訊,或緊急求援。
職能活動介入:目前實證有效的治療活動,如懷舊治療、運動(健走、太極、瑜珈等有益體能與平衡)、音樂活動等,可讓患者在沒有挫折的情況下,促進認知與行為適應,也提升患者的動機與情緒。
認知訓練與記憶策略可提供給輕度患者,提升認知處理能力,無試誤學習(errorless learning)的原則有助於口語記憶與操作記憶的固化,結合家事活動,可提升生活功能。對於中度障礙患者,在活動中加強操作與感覺體驗的元素,或結合生活中熟悉的事務,可提升價值感與成就感;對中重度障礙患者提供重複舒適的感覺刺激,多感官療法(Snoezelen)證實有助於睡眠與問題行為改善,(目前國內的多感官屋很少,未來可仿圖書車巡迴方式,建置多感官巡迴車,提高效益)
家屬支持:提供失智症以及照顧者健康的衛教資訊,病友支持團體之諮商,喘息服務轉介,照顧技巧訓練與問題行為辨識與處理,家屬之情緒支持與關節保健建議,以及協助評估患者所需的協助與監督與長照機構安置之需求。
職能治療以上述介入方式,希望儘可能的降低患者功能表現的障礙,維持患者職能生活的獨立性與滿意度,延緩患者的失能,並且減輕照顧者的身心負荷,維持照顧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不同階段的處理原則
Reisberg (1982) 將阿茲海默症的認知退化發展(Gobal Deterioration Scale, GDS),分為七個階段,從GDS1的無症狀,到GDS7的晚期失智,稱為retrogenesis(逆行發展)。此理論描述患者記憶與認知能力隨著病程由正常成人退化至青少年、兒童、幼兒等。Retrogenesis也在實證研究中獲得了支持,這七個階段與兒童發展的成長軌跡幾乎是相反的。如果以皮亞傑的認知階段為例,患者的認知思考特徵,會演變成類似形式操作(GDS 1-2),具體操作(GDS 3),前操作期(GDS 4-6),感覺動作期(GDS 7)這樣的反向軌跡。職能治療依據Retrogenesis與認知發展原則,考量患者大腦可塑性的限制,作為活動簡化的方向,設計符合神經發展理論的活動。
但是,治療者與照顧者須注意的是阿茲海默症認知退化主要以海馬迴為主的部份腦區開始,因此記憶退化造成認知與功能下降,但是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著豐富人生經驗、與環境、他人交織堆疊的成年人,這存在的事實並不會改變。也因此,功能的下降對應的發展年齡較高,與認知能力不完全相等,而且同一階段的病患彼此功能年齡差異頗大,多參與就可以保存較佳的功能。因此,了解患者會做什麼,想做什麼,積極的協助,確實可以保存較佳的功能。與其擔憂能力的流失,不如專注於可以做什麼,將生命的意義反映在生活參與上,且有益於患者健康的維持。(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陳思維|義守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