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用玩具幫助遲緩兒發展

100/03/04 瀏覽次數 19453
玩具是幼兒學習事務、發展能力的好幫手,因為玩具可以提供幼兒對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的感官輸入,有助於大腦、神經及身體感覺動作的協調。透過玩玩具的過程,能提升各種感官動作的成熟度。

然而,對遲緩兒的發展來說,找出適合的玩具卻是一門學問。不同狀態、階段的發展,遲緩兒需要不同的玩具,有時還要把市售玩具加以改造後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滿足他們學習發展的需要。以腦性麻痺兒為例,玩具大小、重量關係到「痙攣型腦性麻痺患者」手部伸取動作的平順性,玩具是否具有回饋功能(例如按鈕會發出聲音或燈光),也會影響到幼兒的興趣與表現。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謝協君教授研究以上問題,她藉由分析單一玩具的功能「要素」來了解玩具的特性,這方法能讓家長了解不同玩具的特點,方便家長為遲緩兒的發展挑選適合的玩具。

例如,某種玩具包含了「聽覺」、「觸覺」及「手腕動作」3 要素,另一種玩具則含有「視覺」、「空間概念」及「注意力」要素。把這些組成玩具的「要素」分析整理後,再特別針對遲緩兒發展的需求,經由專家訪談方式,建立一組「玩具檢核表」。家長只要藉著回答簡單的問題,便可以依照檢核表的建議選擇孩子適合的玩具。

謝教授提出的「玩具要素分析」,是遲緩兒發展復健研究的新觀點,讓家長有選擇玩具的指引。但是謝教授也發現,選對玩具只是起步,「家長參與」才是孩子學習最好的「催化劑」。

以腦性麻痺幼兒的上肢動作復健為例,家長還要學會玩具操作原則—像是學習用輔助器材調整幼兒姿勢、針對幼兒需求擺放玩具位置、示範玩具玩法等,再配合挑選的玩具,或使用針對幼兒需求改造過的玩具來陪孩子玩。經過 10 周的玩具復健課程後,可以顯著地觀察到幼兒在平衡、移位、物體操作等粗動作,以及手部抓握等細動作上都有顯著進步。

「親子互動玩玩具能培養孩子的信心,孩子操作玩具的時間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玩得很開心!」謝教授愉快地說出家長的心聲。

父母的愛能陪著孩子開心學習與進步,謝協君教授提出的玩具要素分析法與玩具檢核表,則為遲緩兒的開心學習提供了入門機會。研究成果也將督促研究者與家長繼續努力,發展出更好的復健技術與理論。

深度閱讀
  1. 謝協君(2010)親子玩具活動對腦性麻痺幼兒動作發展的影響,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5(2),81-101。
  2. 謝協君、何東墀(2008)玩具檢核表在學齡前發展障礙兒之運用成效,特殊教育學報27,157-176。
  3. Hsieh, Hsieh-Chun (2008) Effects of ordinary and adaptive toys o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9 (5), 459-466.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