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奈米科技的健康風險(一):奈米獵殺?

102/08/20 瀏覽次數 10745
近年來奈米科技不但是學界熱門的研究主題,並且廣泛應用在各項消費產品,成為產品廣告行銷的重要訴求。另一方面,也有科幻小說《奈米獵殺》(Prey),預告奈米科技可能帶來的環境浩劫。《奈米獵殺》是具醫學背景的美國暢銷書作家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1942-2008),於2002年出版的「科技驚悚小說」,這部小說進一步描繪從1986年起在科幻小說裡廣泛討論的「灰蠱」(Grey Goo)世界末日景象,敘述智慧型奈米機器人逃脫人類掌控、獨立自主,並且自我複製,對人類造成威脅的故事。

2003年出版的《奈米獵殺》的中文版,洪蘭教授的譯者序以「高科技、高風險:越來越玩不起的挑戰」為題;而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曾志朗教授,也以「不只是個預告」為題,推薦這本小說;但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吳茂昆教授,在其推薦文「從小說認識未來奈米科技世界」,卻認為「書中所勾勒的場景應是不可能出現的,許多書中所想像的情景與效能,並無足夠的學理證據」。不過吳茂昆也指出,書中所引用的一些想法與目前奈米科技研發的重點方向是相一致的,例如在書中被創造的「群集」以壓電晶片(Piezo Wafer)作為將太陽能轉換其所需能源的機件,就學理而論,此一想法應是無效的,因為壓電晶片用來做光電轉換,效率太低,但以奈米結構作為光電元件以為未來替代石化產生的能源,確實是奈米科技發展的主要課題。

根據英國的媒體報導,長期關切環保議題的查理王子,或是受《奈米獵殺》的影響,曾經多次公開發表談話,關切奈米科技的新興風險。英國科學與創新部(Minister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除了設法為缺乏科學證據的「奈米恐慌」(nano-nonsense)降溫之外,也於2003年6月委託英國皇家學會與皇家工程科學院執行獨立研究,探討奈米科學與科技的「機會與不確定性」。這項研究由具科學與工程訓練,但本身並未從事奈米相關研究的劍橋大學教授安.道寧(Ann Dowling)主持,正式報告於2004年7月發表。這份報告指出,奈米科技可能對人類社會帶來各種利益,但是其發展必須接受安全評估的規範及指引,將其對人類及環境可能帶來的風險降至最低。

或許失控的奈米機器人和〈侏儸紀公園〉裡復活的恐龍一樣,來自小說家的豐富想像,但近年來奈米微粒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卻開始引發公衛學者、各國管制單位,及環保與消費者團體的關注。動物實驗顯示奈米微粒可以引起急性肺部發炎,甚至在疾病動物引發血栓,而慢性暴露則可引起肺部纖維化反應,研究也顯示,奈米微粒不僅可經肺部進入循環系統,也可經上呼吸道進入腦部。奈米毒理學(nanotoxicology)不但是近十年來環境與職業醫學研究的熱門主題,相關研究報告見諸奈米科技的重要期刊,也開始有專門討論奈米毒理學的學術期刊。

195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1918-1988)在加州理工學院召開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演講中,鼓勵年輕學者「努力做小」,只要粒徑與尺寸縮小,就有無限寬廣的發展空間。半世紀以來,費曼的預言一一實現,研究及發展奈米科技的確有無限的可能性,但是隨之而來的不確定,也同樣值得科學研究社群關注。(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尊仁|國立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