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科學(四):風災後3年 災區重建政策待檢討

102/05/15 瀏覽次數 15961
新聞報導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山區,小林村滅村,間接影響政府擬定「不安全部落遷村」的重建走向。由於遷村涉及生活模式巨大轉變,引發原民部落抗拒,遷村工作進行3年來,居民適應不良,對災民中繼幫助也有限。而高雄那瑪夏鄉南沙魯里在災後積極爭取設置避難屋,南沙魯里長Anuu(漢民李惠民)表示希望政府能參考當地作法,檢討未來防災、重建的政策施行。

2012年6月10日起連續兩天的大雨,在高屏溪流域降下超過1,000毫米的雨量。一條又一條溪澗不斷竄流,衝擊莫拉克風災後脆弱的山體。桃源區高中里在莫拉克災後,由政府檢討撤離機制、建立防災地圖,並擬定遷村計畫,但這次豪雨侵襲下,當地依然成為孤島。

高中里長賴文德說,由於不像那瑪夏被劃定為遷村的必要區域,政府在災後只將活動中心指定為緊急避難中心。但災後兩年,硬體資源仍然付之闕如。賴文德指出,「早就告訴政府,活動中心至少需要廚房設施,但至今連廚具都沒有,居民得蹲在地上煮飯。不僅如此,物資也相當缺乏。」

堆積在高中里避難中心的物資,只有幾包關廟麵和罐頭,而這些物資,就是800位居民的避難儲糧。由於莫拉克災區道路逢雨必斷,賴文德說,那些糧食只能撐2到3天。由於空投物資必須仰賴天候,他曾希望調用興中國小物資,卻碰了釘子。

山上的緊急避難資源不足、加上雨勢持續,前行政院長陳沖下令強制撤離山區的孤島部落。緊急撤離命令的發布,再度讓災區居民飽受輿論批評,認為他們浪費社會資源。那瑪夏區南沙魯部落林春福認為這些批評有失公允,「遷村是政府便宜行事的行為,部落不是所有地方都不安全。台灣本來就是多颱風的島嶼,所以重點應該是建立良好的中繼措施及避難機制!」

Anuu直言,南沙魯和小林村遭受重創,居民都質疑和政府開闢越域引水工程有關,「所以災後還是有居民不願意離開部落,我們大約有16戶堅持原地重建!」爭取重建過程雖然備受阻撓,但地質專家也鑑定證明「並非山上就不安全」。隨後世界展望會出資協助南沙魯興建避難屋,居民自動參加紅十字會的救難訓練、考取廚師證照,在避難屋儲備發電機、糧食以水源,以備不時之需。「凡那比颱風、610豪雨,我們都沒下山,不需動用國軍資源,順利渡過災難!」林春福說,「這樣的機制,才能真正適應這座多災的島嶼。」

2013年2月28日世展會完成總數20間的避難屋,未來將成為那瑪夏鄉的公共避難空間。Anuu表示,避難屋落成不僅代表南沙魯重建之路邁向新的里程碑,也期望政府修正避災和重建機制,才是應對災難的真正調適機制。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過去災難研究指出,不論是哪一種災難,均有突發性、不熟悉、難預料和地區性、重傷害等5種特質。因此,災難往往會造成災區人民生活面臨重大改變。因此災後,進入災難復原期,災難管理單位如何運用妥善的管理措施,幫助災民認知及接納生活的改變,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等,是極為重要的議題。

莫拉克颱風摧毀的鄉鎮,其中70%是原住民部落。政府在風災後1個月內通過的〈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中,雖然第二條宣示重建應以人為本、並且尊重多元文化,但是同年8月27日救災管理單位卻敲定以永久屋取代組合屋的安置措施,後續有專家學者批評,此措施恐怕是忽略原住民的主體意願,更缺乏文化尊重。

因此災後重建政策施行後,便出現來自學界包括社會、社工和災難管理等不同領域的檢討聲浪,認為永久屋政策雖然是以「生命安全」為名,且透過「理性科學」手段,來判定部落居住地不安全而予以遷居至平地,但過程卻缺乏站在受難者角度思考、政策亦缺乏對原住民主體文化的認識。

原住民以「家屋」認識自己的居所,不僅是提供家族成員生長與休憩的地方,也是死後埋葬地和靈魂的歸屬。家屋具有多重功能,能維繫原住民家族網絡、地位和信仰,同時扮演著原住民文化延續的媒介。此外,原住民不同世代在同一塊地發展出根深蒂固的生活模式,例如山林間哪裡可以居住、哪裡可以耕作等,都已經成為生活記憶,因此遷居對於原住民來說關係重大,不僅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更是強迫性地切斷原住民受災戶與依附居住地與山川的連結,因而衝擊部落文化、歷史和人文情感。

從災後有關原住民重建的研究可以發現,重建必須回歸人本,否則安置政策不僅無法有效幫助原住民,反而使受災原住民必須耗費更多時間、精力回到破損的原鄉。建置中繼屋的作法是另一種策略,是得以讓原民部落有足夠時間參與重建決策,且自主討論是否遷村和重建的方式。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林傳堯 | 中央研究院氣候變遷研究中心
審校:劉昌德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暨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