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消化塑膠的細菌

105/04/08 瀏覽次數 2183
全球塑膠的年產量超過3億公噸,塑膠早已滲透了我們的生活,其中26%用於包裝,例如各式各樣的容器。包裝用塑膠產品每年總值1,000億美元左右,但是那些塑膠的回收率只有14%,經過必要的處理之後,再利用的價值只剩5%。換句話說,包裝用塑膠價值的95%「用過即丟」。而回收塑膠大部分用來製造更廉價的物品,那些物品的回收率更低。

不過在塑膠產品中,包裝材料的回收率還是最高的。相較於紙張(58%)、鐵與鋼(70 ~ 90%),整體而言,塑膠的回收率低得太不像話。由於塑膠的自然降解速率極為緩慢,大量塑膠廢棄物也是環保的重大負擔。難怪今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說帖,鼓吹「新塑膠經濟」—塑膠回收是挑戰,也是機會。

最近日本應用微生物學者吉田昭介發現了一種能分解 PET的細菌,為「機會與挑戰」提供了具體的例子。PET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用途廣泛的塑膠材料,2013年全球生產5,600萬公噸;寶特瓶便是PET產品。過去從未發現過能夠分解PET的微生物。

吉田發現的細菌學名Ideonella sakaiensis,是在大阪府堺市(Sakai)一處寶特瓶回收工廠採集到的,因此命名為大阪堺菌。吉田團隊以實驗證明,這種土壤細菌使用兩種酶把聚合物PET 分解為單體分子,做為生存所需的碳源。首先,細菌分泌第一種酶把PET水解為中間分子MHET,由細菌吸收。在細菌細胞質中,另一種酶把MHET水解,釋出單體分子乙二醇與對苯二甲酸。在實驗中,PET中的碳有75%最後由細菌以CO2的形式釋出—證明細菌以PET做為碳源。

不過,大阪堺菌消化PET的速率非常緩慢,因此這一發現的應用價值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
  1. Yoshida, S., et al. (2016) A bacterium that degrades and assimilate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cience, 351(6278), 1196-1199.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