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四種水龍頭確保新加坡用水安全

103/08/18 瀏覽次數 7888
2014年,台灣原本逐漸吃緊的用水危機,靠著6月準時報到的梅雨獲得緩解。但是一旦遭遇空梅或晚梅,如何解決用水問題將會是攸關民生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問題的解答或許就在新加坡─這個缺乏天然含水層與湖泊的小島國家,在過去五十年來利用各種創新手法來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並已經解決國家的用水安全威脅。
 
在這場用水戰爭前線打頭陣的,正是新加坡的國家水務機構(Singapore’s national water agency, PUB),PUB負責蒐集、生產、分配與開發新加坡的水資源,監督管理新加坡多樣化的用水來源。
 
新加坡的用水來自「國家的四個水龍頭」,包含在地水源(local catchment water)、高度淨化回收水(highly-purified reclaimed water, 又稱NEWater)、淡化水(desalinated water)以及輸入水(imported water)。
 
在地水源(local catchment water
 
新加坡透過有效蒐集本地的降水成功提高水源供給,PUB想盡辦法在有限的國土內,利用各種渠道、運河、河流、池塘以及水庫,並結合推動世界上少見的大規模雨水回收計畫,將雨水儲存起來,之後再將這些水淨化到可以飲用的水準。自2011年起,蒐集雨水的面積已經從國土的一半提升到三分之二,並完成三座水庫,PUB將在地水源形容為「新加坡永續用水的支柱」。
 
高度淨化回收水(highly-purified reclaimed water, NEWater
 
淨化回收水是另一個新加坡用水的主要來源,能滿足新加坡用水需求的30%,PUB計畫在2060年以前將淨化回收水的容量提升三倍,能滿足未來用水需求的55%。藉由RO逆滲透以及紫外線消毒,淨化後的水質能安全給人們飲用,不過其主要用途仍然是用於生產製程以及冷卻用水,以及透過回收水的使用讓其他更乾淨的飲用水源更為寬裕。新加坡的第一座回收水淨化廠於2003年開始運作,至今已經有四座營運中的廠址。
 
淡化水(desalinated water
 
新加坡擁有亞洲最大的RO逆滲透海水淡化廠,目前每天能提供三千萬加侖的乾淨用水,能滿足10%的用水需求。在2013年,第二座海水淡化廠動工,預計產能將能擴展到每天一億加侖,相當於新加坡目前用水需求的25%,並預計在2061年以前都維持這樣的產量。
 
輸入水(imported water
 
由於先天環境上的限制,過去新加坡高度仰賴由鄰國馬來西亞輸入用水。目前兩國之間簽訂多個水資源交易協定,最久的協定將維持到2061年。然而,馬來西亞近年遭逢嚴重乾旱使該國的水資源提供能力下降,兩國之間對於水資源交易費用也一直談不攏,目前馬來西亞政府並不保證在2061年後還會持續供應用水給新加坡。因此,PUB正試圖透過上述的其他三種方法,減少新加坡對於輸入水的依賴,並希望在最後一個水資源交易過期之前讓新加坡達到用水自給。
 
台灣也是座四面環海的海島型國家,每年春季亦經常發生缺水危機。目前水利署已經在離島設置海水淡化廠解決離島用水問題,惟本島除了特別供應核三廠的海水淡化廠,並無其他大規模海水淡化廠的計畫。工業局也正推動公共汙水處理廠放流水回收計畫,希望透過汙水回收再利用,將再生水作為部分替代水源。
 
新加坡的水資源開拓方式當然不能照搬到台灣,必須考慮台灣的社會與自然環境,不過新加坡的水資源取得方式對台灣而言也是值得參考的借鏡。(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7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