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進展

105/03/14 瀏覽次數 2404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會有的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台灣人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盛行率約有15%。未來在老年化的影響下影響的人口比例又會更加提升。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包括軟骨磨損、滑液囊發炎、骨刺增生等等。退化性膝關節炎主要造成膝關節疼痛、僵硬,尤其在負重、蹲跪、上下樓梯時更加明顯,嚴重時會影響到生活功能像是如廁、沐浴、甚至步行。對於患者生活品質造成一大衝擊。針對嚴重退化性關節炎病患,手術更換人工關節是有效的處理方式,但仍有一部分族群並不適合手術,同時人工關節亦有其使用年限。所以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保守治療方式不斷地推陳出新,包括口服藥物、復健治療、關節內注射玻尿酸等等。關節內注射富含血小板自體血漿則是一個新推出的治療方式,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病人可說是另一種可考慮的選擇。
 
根據一篇2013年發表於運動醫學指標性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的文章(Am J Sports Med 2013 41: 356),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人在接受富含血小板自體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 PRP)注射治療之後,膝關節炎的症狀比起對照組得到顯著改善。此研究為前瞻性雙盲隨機試驗(Prospective, Double-blind, Randomized trial),總計78位病人156隻膝關節被隨機分配為三組。第一組共52隻膝關節接受單次PRP注射治療,第二組共50隻膝關節接受間隔為期三週的兩次PRP注射治療,第三組共46隻膝關節接受單次生理食鹽水注射。研究成效的評估使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 (WOMAC)問卷及visual analog scale (VAS)。

WOMAC是目前最廣泛使用於評估退化性膝關節炎症狀的問卷之一,其信度及效度皆有經過適當的評估。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組和第二組在注射後六周、三個月、六個月追蹤期內,在疼痛、僵硬程度、功能性上比起注射前皆有顯著改善,但改善程度在第六個月時已有稍微下降。相對地第三組在疼痛、僵硬程度、功能性上比起注射前都有更加嚴重的趨勢。第一組和第二組之間在疼痛、僵硬程度、功能性上則皆無顯著差異。根據以上研究結果顯示,退化性關節炎病人使用富含血小板自體血漿(PRP)注射對於症狀緩解有一定程度的療效。
 
就研究方法而言,這項研究的隨機分配是以人為單位而非以腳為單位,所以同一位病患兩腳皆接受同樣的治療。若能以腳為單位進行隨機分配將更有可信度。雖然這篇文章指出富含血小板自體血漿(PRP)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症狀有一定療效,但這篇文章沒有探討到在影像上是否也有相對應的變化,比方說像是軟骨再生,滑液囊厚度等等。而且對於創傷性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否也有相同療效不得而知。但單就症狀緩解而言,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若不想太早接受手術或不適合接受手術者,接受富含血小板自體血漿(PRP)注射不失為一可考慮的治療方式。(本文由科技部補助「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 103-2515-S-214-002」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陳思維|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
審校:陳思維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