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感恩節 吃昆蟲

104/01/20 瀏覽次數 13847
想來點與傳統感恩節不一樣的食物嗎?荷蘭知名連鎖超市率先在2014年的11月7日試賣昆蟲食品,計畫在2015年初全面販售,希望提供消費者食用肉類的新選擇 。美國紐澳良奧杜邦蝴蝶園與昆蟲館(Audubon Butterfly Garden and Insectarium)也在2014年11月25至26日推出別出心裁的感恩節昆蟲料理大餐,提供以穀蛾與玉米餅為感恩火雞(turkey with cornbread and mealworm stuffing)的餡料,以及蠟蛾紅莓醬(wax worm cranberry sauce)和蟋蟀南瓜餅(cricket pumpkin pie)。國內也順應此「吃昆蟲」潮流,國立科學教育館舉辦「好蟲上菜」,另台灣昆蟲學會則舉辦「Let’s吃昆蟲」研習營,由科技部補助科普活動「昆蟲料理學堂」在台灣大學展開一系列課程。其實早些年在相關雜誌就有許多「食蟲」報導,尤其是吃台灣大蟋蟀,已經由台灣南部一路紅到台北大飯店。

根據2013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出版,由A. van Hair等人所著《可食昆蟲》(Edible Insects-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一書,指出可食用的昆蟲種數達1,909種,包括鞘翅目甲蟲(31%)、鱗翅目幼蟲(18%)、膜翅目蜜蜂與螞蟻(14%),以及直翅目蝗蟲和蟋蟀(13%)。因昆蟲有豐富蛋白質,和優質的脂質與礦物質,並可快速繁殖,生長率與飼料轉換率高,且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 EF)低,建議作為解決未來人類糧食問題與提供動物飼料之用。此緣起於2010年美國農部專家提出,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推動,而蔚為風潮。

但在推動「吃昆蟲」的過程中遇到許多難題,真正要了解這個推動的難題,應該先看看世界上有多少國家地區有吃昆蟲的文化,進一步探討人類吃昆蟲造成的產業,及未來推動的重點昆蟲。楊正澤在2007年曾根據1998年Peter Menzel and Faith D’Aluisio著有《吃昆蟲-吃蟲的藝術和科學》(Man Eating Bug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Eating Insects)一書,分析世界五大洲吃昆蟲國家,以非洲36國最多,亞洲29國,美洲23國,澳洲含大洋洲有14國,歐洲11國,總計全球113國有吃昆蟲的紀錄,食用昆蟲種類1,462種 。

「食蟲」在某些國家甚至是文化資產,泰國以「昆蟲零食」為號召,除了增加觀光賣點,同時也保住了當地的民俗資源。雖然台灣沒有文獻記載吃昆蟲文化,但是在近代也有昆蟲料理;包著黑棘蟻的炸春捲、以蜂蛹或幼蟲作成的炸蜂蝦、炸蟋蟀,和炒蠶蛹等。「炸肚伯仔」(台灣大蟋蟀)還曾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呢!更不用說近來各單位舉辦的「吃昆蟲」活動所開發出來的昆蟲料理。

當然感恩節吃昆蟲的創意,在我們的文化中是沒有什麼聯結。如果為了節能減碳、減少食物生態足跡、在生產的過程避免環境汙染,以及人類為了取得動物性蛋白,「吃昆蟲」應該是不錯的選擇。2014年在亞太昆蟲學期刊(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Entomology) ,一位印度學者比較台灣大蝗蟲 (Chondracris rosea) 及台灣大蟋蟀 (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 )兩種昆蟲的蛋白質,台灣大蝗蟲蛋白質含量68.6%,台灣大蟋蟀蛋白質含量65.7%,兩者與動物性蛋白來源比較,均比豬肉27.7%、牛肉40.5%、雞肉54.7%及蛋52.7%的蛋白質含量高,但所含的脂質低(台灣大蝗蟲7.9%,台灣大蟋蟀6.3%)。以昆蟲的角度,看到火雞,會想到火雞吃昆蟲,如果改以昆蟲為飼料,是否能減少生態足跡?有興趣者可以試試。

想要嘗試吃昆蟲的人,食用烹調過的昆蟲可以避免某些昆蟲體內的化學物質造成人體的不適。但若對蝦、貝殼、巧克力過敏者,不建議吃昆蟲。雖然,人類秉承天性,可以食用昆蟲,但是長期的社會醫學保護,又缺乏自然淘汰天擇作用。人類族群中有些基因不適合吃昆蟲的個體,需要特別注意。另一方面,昆蟲既發展為人類日常所食用,為了食品安全,促進健康,政府也必須訂定法規及相關的食品安全標準,標示來源、營養成份及每日攝取量等,以維護人體健康。(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百變昆蟲族」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楊正澤
審校:楊正澤、林鶯熹


知識格子舖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 EF)

源自1994年加拿大學者Rees & Wackernagel基於環境負載力的量化分析方法,用以衡量人類對地球生態系與自然資源需求。足跡愈大,代表對環境衝擊越大,即每個人可使用的生物生產力土地面積越小。後來衍生出「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與「水足跡」(water footprint)等概念相似的指標。目前國內提供碳足跡計算器網站有:環保署:綠色生活網(Ecolife)-減碳行為計算器、教育部:校園節能減碳資訊平台-碳足跡計算器、公共電視:對抗暖化寶貝台灣-算算你的碳足跡等,提供民眾藉由計算每日碳足跡,提醒自己節能減碳,共同守護地球。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則提供水足跡計算器,讓民眾了解日常生活直接或間接所消耗的水資源。(資料來源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1007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