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機器人倫理學專題報導(五):照護現場的小海豹機器人(下)

103/09/30 瀏覽次數 9328
充電中的Paro。(圖/wikipedia)充電中的Paro。(圖/wikipedia)
 
在德國安養院的作法,一般認為並不是使用Paro最好的方式。研究者發現,如果改將Paro放在公共區域讓眾人一起使用,那麼Paro的到來,可以充作住院者的談資,有助於增加彼此間的互動,使得大家在公共區域待上更長的時間;而測量與Paro接觸過後每個人的生理指標,似乎也顯示Paro對健康有正面的影響。這是研究者建議Paro的使用方式。

不過,如果考慮到安養院常常處於人手不足的情況,那麼Paro是不是能以建議的方式使用則大有疑問。尤其,如果我們考慮到Paro是取代寵物治療的一種方式的話,1對1的使用方式,比較能讓受照護者和Paro之間建立情感關係;但若是這麼做,那麼又會使得Paro取代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導致Paro的使用者可能陷入更孤立的狀態。

誠然,不管是什麼人都需要獨處的時間,而不會把所有能利用的時間都用來與人互動。Paro在與人獨處的時候,可以充當1個好聽眾,對受照護者訴說的人生故事,作出聲音和動作上的回應。但有些人對於這種「回應」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傾聽者應該要能真正地瞭解人生故事對於受照護者的意義,可以展現關心,並且據此回應,而這並非無生命的機器辦的到的。也就是說,即便表面上看起來是同樣的回應行為,但Paro的回應,與照顧者的回應,背後的原因卻是南轅北轍―一個是同理心的展現,一個只是無生命的機械動作;而有些接受機器人治療者是失智症的情況,又使得事情更加複雜了,因為這些失智者並不瞭解Paro不是生物,而我們其實也無法確認他們究竟是否知道Paro並非生物,在這種情況下,使用Paro,算不算是一種欺騙?

於那些心智狀態能夠分辨Paro是無生物,卻自願與它建立情感關係的受照護者,使用機器人也不是完全沒有倫理問題。研究者發現,缺乏社會連帶而處於孤獨狀態的人,最容易將非人類的各種事物給擬人化;也就是說,對於這些人,我們其實應該想辦法增進他們與其他人的互動,藉此改善其處境。如果我們反過來用機器人來陪伴他們,那麼,他們在沒有其它互動對象的情況下,很容易會與機器人建立關係。與機器人之間的情感關係,表面上解決了他們的孤獨感,實際上卻讓他們更深陷於孤立狀態,在外顯的回應動作之下,是否有真實情感的這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不加理會?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放手讓受照顧者發揮擬人化的想像力,活在自我的異想世界嗎?

而這個真與假的問題,如果又扣連到安養院中,照顧者的工作其實包含著情緒勞動的成份,這又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考。我們在此並不是要質疑照顧者是否有愛心、耐心去傾聽、照護,而是表明:照護是一項工作,而且是相當繁重的工作。照護者必須滿足受照護者的情感需求,這造成了極大的身心壓力,在這種狀況下,照護者在工作中所表現的同理心,和與受照護者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免在某種程度上是透過長期的自我管理而展演出來的。與其這樣在情感表達上真假難辨,那麼使用完全不瞭解情感為何物的機器人,不會是更好的選擇嗎?至少,弄假成真的機器人,可以部分地降低照護者管理情緒的心力,減輕他們在情緒勞動上的負擔。

我們可以拿另一種照護方式來作比較,回應上述提到的各種困境。一定比例的失智症罹患者會有語言或身體上的攻擊行為,這是照護者長期以來面對的棘手問題;有些研究顯示,Paro可以讓一些經年不與人溝通的失智症患者開始與人交談,甚至可以讓情緒大幅起伏的罹患者,在短時間內穩定下來。相較之下,由法國人發展出來的照護法,也有同樣的效果;此照護法稱為人性(humanitude)照護法,強調與罹患者的眼神接觸、語言溝通、觸摸,與盡可能地幫助罹患者站立和走動;經過訓練,照護者可以利用針對失智症患者的特性而設計的應對方式,例如:從受照護者的前方而非後方接近、在相同的視線高度,近距離與受照護者眼神接觸等等,來安撫罹患者並執行工作。

如同這個方法的名稱暗示的,它尊重受照護者為人類的一員,並以對待人的方式來對待受照護者;這個方法宣稱,只要學會一些處理的原則,便能表現出對受照護者的尊重,既不致激起語言或身體攻擊而順利地完成工作,又可能有助於減輕病情,如此一來,也就能夠減輕照護者在情緒勞動上的負擔。

或許,運用有效而能夠減輕工作負荷的方式,也能幫忙我們免除將機器人引入照護工作的倫理爭議,因為機器人最初就是在人手不足、照護效果不彰的情況下成為選項的。

討論機器人照護的倫理問題,最終不免將我們帶進照護現場,從理解照護者的處境來反思照護機器人得以發展的背景。

責任編輯:楊谷洋|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資料來源
  • 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計畫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