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紅海珊瑚恢復力驚人——臺灣珊瑚復育借鏡

113/05/21 瀏覽次數 4945
紅海珊瑚調查。

.

「這也太美了吧!」若你曾去浮潛過,是不是對海底五顏六色的珊瑚印象深刻呢?不然,你也大概從照片、影片中看過這些海底珊瑚花園,覺得總有一日要見識見識。但,近年來新聞屢屢提到的「珊瑚白化」是什麼意思?對於臺灣這個島國,珊瑚保育與復育很重要嗎?又是為什麼呢?

臺灣四面環海,因周遭洋流及地形,擁有豐富的珊瑚資源。珊瑚礁生態系在海洋中是最豐富的生態系,珊瑚礁體結構複雜,提供海洋生物棲息的環境,也供應牠們食物來源。美麗的珊瑚除了提供海洋生物棲地與食物之外,也自然成了海洋旅遊的重點。

還沒完呢,健康的珊瑚能防止海岸侵蝕、減緩海浪能量,維護海岸穩定。然而,因全球暖化、過度捕撈以及海洋污染等原因,造成珊瑚大量減少與白化,維護與復育珊瑚成了海洋環境保育的重要議題之一。

要解決問題,得先瞭解問題。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林裕䕒助理教授的跨國團隊,針對沙烏地阿拉伯紅海東北海域珊瑚進行調查,發現當地珊瑚覆蓋率20年來不減反增,為全球珊瑚生態浩劫帶來了一線希望。研究成果於2023年12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珊瑚和珊瑚礁是什麼?

珊瑚在水裡看起來像是植物一般的存在,彷彿一片海底叢林。但其實,珊瑚是由許多珊瑚蟲形成的群體,被歸類在腔腸動物門當中。而珊瑚礁就是由珊瑚建造的礁體,在適合生長的環境中,珊瑚會進行鈣化作用,分泌出的碳酸鈣骨骼就會形成珊瑚礁。

林裕䕒助理教授解釋:「珊瑚是腔腸動物門的小生物,其中一些特殊的珊瑚種類,行集體生活,並分泌碳酸鈣外骨骼。就像是一個社區,每位住戶會自己蓋房子,隨著住民的增加,公寓就越蓋越大,這就是珊瑚和珊瑚礁的差別。」

 

「珊瑚白化」就是珊瑚死亡嗎?

這些珊瑚的主要能量來源,是來自與珊瑚共生的藻類。珊瑚提供共生藻需要的物質、共生藻提供珊瑚需要的養分,而珊瑚因為共生藻的存在,呈現出五顏六色的色彩。林裕䕒助理教授表示:「珊瑚為了在貧營養鹽的環境生活,演化出在體內藻類共生的現象,這些共生藻不但提供珊瑚養分,也造成珊瑚有不同的顏色。」

而當珊瑚生活的環境條件改變,如水溫過高或過低、水質污染、鹽度改變等,變成不利於珊瑚生存的環境,共生藻會離開珊瑚或是死亡。而當珊瑚失去美麗色彩、剩下白色的骨骼,即為「珊瑚白化」。林裕䕒助理教授表示:「珊瑚白化並不代表珊瑚死亡,如果環境在一定的時間內改善,珊瑚有機會復原。然而,造成白化的環境改變如果一直持續,就會導致珊瑚死亡。」

 

紅海珊瑚生態復甦

沙烏地阿拉伯紅海是一片半封閉的海域,擁有獨特的海洋生態系,發現超過50屬的造礁珊瑚,超過1,200種魚類且海洋特有種比率世界第三。林裕䕒助理教授的跨國研究觀測紅海珊瑚礁,發現紅海在這20年來,雖有海洋環境劇變、形成不利珊瑚生長的環境,而且在紅海東北海岸曾經出現大規模的珊瑚死亡事件,但當地的珊瑚有著驚人的恢復力,經觀測研究後發現珊瑚覆蓋率並未減少。

水下調查團隊。圖面來源:林裕䕒助理教授拍攝

水下調查團隊。圖面來源:林裕䕒助理教授拍攝

林裕䕒助理教授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的紅海海岸,一直經歷許多巨大的變動。根據研究,紅海珊瑚起碼經歷兩次大規模的暖化現象,也導致大量的珊瑚死亡,這可以由觀察到大量死亡珊瑚骨骼來證實。在東岸的阿拉伯灣,因為熱浪的影響,珊瑚覆蓋率已經下降至接近六分之一。因此在沙烏地西北部的紅海地區,觀察到珊瑚覆蓋率和將近20年的時間沒有變化,是件很難得可貴的事情。」

而針對當地珊瑚復甦的原因,林裕䕒助理教授表示:「一是因為沙烏地西北部紅海地區的珊瑚礁相對於紅海其他區域來說,人煙罕至,人為開發壓力相對小;再來是因為捕食藻類及海膽的魚類仍相對豐富,使珊瑚死亡後,棲地仍然不會被大型藻類、海膽等競爭者佔據,三是由於此地仍有來自其他地區的珊瑚幼苗補充,就像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餐館一樣,一桌人一離開,下一組客人就補上。」

長在死珊瑚礁上的新珊瑚

長在死珊瑚礁上的新珊瑚。圖片來源:林裕䕒助理教授拍攝

 

臺灣珊瑚復育之路

臺灣沿海有大量珊瑚礁覆蓋,包含東北角、墾丁地區、小琉球、綠島、蘭嶼、澎湖南方四島等。而在過去,臺灣沿海珊瑚礁曾經發生幾次大規模珊瑚白化的現象,如1987年因核三廠溫排水的墾丁地區珊瑚大量白化、2020 年熱浪造成的珊瑚白化事件等。

而臺灣沿海白化的珊瑚是否能和紅海一樣,有復甦的可能性呢?墾丁的夏季海水溫度通常在 22 ~ 29 °C間,高溫可達 34 °C,水溫與紅海條件接近。臺灣的珊瑚復育是否能借鏡紅海模式?林裕䕒助理教授表示:「臺灣的珊瑚礁是絕對有機會恢復的。珊瑚就像其他生物,只要環境適合,就可以慢慢復原。問題在於珊瑚礁生態系是個複雜的動態系統,海洋環境如果沒有改善,那麼珊瑚是沒辦法生活的。即使環境適合,還需要生態系的其他因素,如草食性魚類及肉食性魚類,抑制珊瑚的競爭者數量。就有如全家出國玩,如果有人幫助看著房屋,讓房屋不會被其他人占據,那們出國回來後,仍然可以安心住回原本的家。」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