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與廢棄物(五):再生綠建材-讓老建物美麗轉世

102/05/09 瀏覽次數 16688
新聞報導

2013台灣燈會於2月24日至3月10日在新竹縣舉行,這場盛會中,台達電子公司與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合作打造「台達永續之環」, 270度環形曲面造型的燈體,高10米、幅寬70米,依環保理念製作,輔以高階投影,帶給觀眾視覺震撼。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刻意不用水泥,以鋼材為主的「台達永續之環」,將於活動結束之後100%回收再利用。鋼材送至那瑪夏民權國小作為再生能源設備的基座;竹牆做為台東樸門永續設計教育中心建築材料;投影布幕將回收再製成精美的環保袋。藉此傳遞全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的概念。

林憲德強調,台達永續之環希望讓民眾思考,建築業如何多使用再生綠建材,更為環保。

何謂全產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一書中說明:「全產品生命周期考慮如何使用循環式設計的建材與結構工法,當建築物有一天要離開人世時,可以因為當初設計規劃之初已經做好相關考慮,而能美麗轉世。」
如果具體應用,綠建材中的回收再生建材(Recycled Content Materials)、再利用二手建材(Reused Materials),是能彰顯全產品生命周期的觀念。

台灣於2004年7月開始推動綠建材標章。內政部營建署「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中定義,「綠建材:指經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認可符合生態性、再生性、環保性、健康性及高性能之建材。」
 
「再生綠建材」係指「利用回收材料,經過再製程序,所製造之建材產品,並符合廢棄物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及再循環(recycle)等原則製成之建材。」譬如回收的玻璃製成洗手台,含高比例回收再生營建廢棄物矽酸鈣板,含回收木料的木板材等等。

至於「再利用二手建材」指舊房子拆除時,將可利用的材料轉賣給二手建材商,譬如木材、五金與磚頭等,由於價格便宜,加上這些二手建材已經使用一段時間,有毒揮發性氣體差不多逸散,對人體健康比較不會有影響,在國外有一定的市場,但台灣也越來越多人使用。

內政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辦理「綠建材標章審查」,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核發綠建材標章,自2005年起至2013年1月31日共通過778個標章(611個健康、2個生態、60個再生與105個高性能),共5,966種產品,有逐年增加趨勢。

除了內政部推動綠建材標章,環保署也於2002年開放混凝土類、石膏類、矽酸鈣類及石材類等相關產品可申請「資源回收再利用建材」環保標章。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吳天基表示,環保署的綠建材環保標章跟內政部的綠建材標章,精神是一致的,希望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

隨著國人環保意識提升,未來將會有更多再生綠建材被使用,背後象徵的是,許多老建物被拆掉之後並未消失,而是美麗轉世。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依照環保署定義,再生綠建材,就是依照3R原則,也就是廢棄物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等,利用各種廢棄材料經由再製處理後進行二次使用者。

依照質地區分:台灣再生綠建材可分為木質、石質和混合材質3種。木質的再生綠建材就是利用原本建築物內部用來裝潢、隔間板、門和木質家具等廢棄木材作為再生材料進行綠建材製造;石質則利用建築物外牆、隔間牆、地磚等廢棄混凝土材料,或無機廢材如廢陶瓷、廢玻璃,或無機石質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做成石質建材或骨材粒料,例如石材廢餘料藉油壓沖板設備,就可以壓出環保美化磚或波浪石透水磚,可使用在人行道、停車場等。

混合材質是回收各種產業或民生無害性廢棄物,如廢塑膠、廢玻璃、礦渣、無機汙泥等,加入木質或石質建築廢棄物中,製成特定功能的建材,如仿木建材、輕質骨材、輕質隔間磚等。國內常用的混和材質再生綠建材包括,利用燃煤火力發電廠產生的飛灰,適當配比以取代部分水泥,增加混凝土塑性;運用廢液晶玻璃壓成玻璃砂,混入混凝土中,可填充孔隙,提供耐酸、耐鹽、耐鹼等耐久性質。(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曾耀寰 |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
審校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電訊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