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穿戴裝置專題報導(三):穿戴式產品不是只要功能越多越好,而要設計完整的使用者情境-專訪 Airyzone 創辦人許世杰

105/01/22 瀏覽次數 2056
現在只要打開手機搜尋「找失物」,就會出現許多相關的應用程式,台灣新創團隊 Airyzone 共同創辦人許世杰說,這代表了「失物協尋」的市場其實不小,然而,過去許多開發廠商的邏輯都是「先有了技術發展,再來思考產品能做甚麼」,使得產品的使用情境欠缺充份的使用者黏著度,或是讓技術成本超過產品的實際需求,導致產品成本過於高昂。
 
從「失物協尋」到「寵物協尋」,mBeacon 聚焦狗主人使用情境
 
過去相繼有廠商挑戰「失物協尋」領域,例如 Tile、失物招領等等,而近日 Airyzone 發表了產品 mBeacon,「mBeacon 其實就是一個結合雲端服務,到處移動的電子標籤,不一定只能將目標放在協尋,商場導覽、身分安全識別、行動廣告、人群流量管理等領域都是可能的發展方向。」這也是 Airyzone 後來開放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體開發套件)供其他開發者使用、加速市場擴張的原因之一。
 
同時,許世杰也期望一反過去以硬體技術為導向的產品,透過需求與情境帶動消費,「要先有一項『價值主張』,才能有效地討論產品的規格需求。」在 mBeacon 的相關應用中,最關鍵的就是「寵物協尋」。
 
平常東西沒有遺失的時候,一個寵物協尋 APP 都必須待在冷宮中毫無用武之地嗎?為了要創造能夠讓使用者即使在「非找尋時刻」也會保持使用 APP 的情境,許世杰在 2012 年之後轉而聚焦於「寵物照護」市場。「其實在 iPhone4 支援 Bluetooth 4 之後,就有廠商來問我們能否合作開發『協尋貴重物品』的應用程式,但,這類型的使用情境都欠缺一個讓使用者在平時也會保持關注這個協尋 APP 的誘因。」
 
研究狗狗習性,歸納穿戴產品所需的技術範圍
 
台灣約有四成民眾養狗,除了愛犬走失之時主人會心急如焚,平常狗寶貝的健康狀況也是主人念茲在茲的,這個關鍵成為了許世杰的切入點。「狗很少有急性疾病,通常都是像關節炎、心血管疾病這種慢性病,平日很難及早治療。加上都市中的狗主人通常下了班之後才回到家裡和狗狗玩,如果狗白天在家獨自病懨懨,晚上卻因為見到主人而只表現出興奮的樣子,主人是很難察覺狗狗不在身邊時的健康變化的。」
 
寵物的穿戴式裝置目標並非是取代獸醫,而是提供飼主利用科技更妥善照顧寵物的方式。為了要串起「平日的寵物健康照護」和「走失時的寵物協尋」的完整情境,進而確認產品的規格,許世杰開始著手研究飼主與愛犬之間的關係、以及影響狗兒健康的因素。幾項研究發現和相對應的功能設計如下:
 
  • 「狗跟主人看似作息時間類似,但半夜可能會起來閒晃。」:需要加入睡眠追蹤或行為動態追蹤功能。
  • 「運動力跟健康狀態有關,需要確認跟同齡的狗相比,寵物的運動力是否足夠?」:需要一個加速度感測儀,偵測寵物的運動狀況。
  •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環境溫度對狗的活動影響很大。如果是熱到連人都不想動的天氣,狗的活動力減低也是正常的,而非健康異常的表現。」:加入溫度感測器,並將環境溫度納入活動力與健康的參考指標之一。
  • 「主人不會隨時在狗身邊,可能因為旅行、工作離開愛犬,沒辦法立刻將資料傳到手機,但分離時間平均很少超過兩周。」:裝置需內建記憶體保存數據,但儲存容量上限只要到兩周即可,也可以做為電池續航力的考量,進而控制產品的體積與價格。
  • 「實測後發現數據所占的容量不大。」:傳輸只要用低功率的藍芽就夠了,不必用到WIFI,也更省電。
 
透過上述這些研究,許世杰歸納出所需的技術「極限」,減少不必要的硬體規格帶來的成本,並做出初級的狗兒健康演算模型。然而,不同於人類,寵物犬的品種和體型大小,可以讓一份符合健康標準的數據相距到五倍的誤差,詳細的演算方式還必須靠使用者實地累積數據才能進一步改善。例如使用的第一周先讓狗兒跟自己的數據比較,並透過輸入品種、體重、年齡、生日、外觀描述等資料與其他飼主建立共同比對資料庫,累積數據之餘,也能作為不慎走失的協尋參考。
 
呼叫社群一同協尋,「被動」和「主動」協尋的技術差異在哪裡?
 
過去的產品如 QR CODE、植入晶片等技術雖然可以協助追蹤寵物,但實際上除非是重度愛狗人士,很少人會沒事掃描路邊的狗兒確認它是否為走失狗。
 
mBeacon 技術的優點在於設備本身就像是會發出廣播信號的「浮標」,可以整合在非植入性的項圈或吊牌上),一旦主人從 APP 上更改寵物狀態為「走失」,mBeacon 就會發出短波廣播訊號,主動提醒周圍八十公尺內同樣安裝有此 APP 的使用者「你的附近有一隻走失的狗狗」。無論在公車上或是坐在咖啡廳裡,社群都能協助通報位置或主動聯絡失主,這樣的互助模式成本較低、也對社群較為便利。
 
當然,位置廣播的精確度與範圍將是產品運作順利的關鍵。許世杰解釋,過去「廣播」與「連線」兩種功能是分開的。舉例來說,當一支手機偵測到八十公尺之外一隻走失犬身上項圈發出的廣播,若要進一步確認狗狗的 ID 來連線資料庫確認主人身份,連線範圍就必須再更近才能達成。而 mBeacon 技術的關鍵是將 ID 放在廣播段裡,不用連線就可以抓到內碼 ID去做比對,擴大協尋的範圍;但廣播間隔越短、就會使裝置越耗電,因此必須在爭取發現時間和電池大小之前做出權衡。此外,主人也可以在 APP 社群上直接送出遺失 ID,發出懸賞協尋通知,提高協尋時的比對速度。
 
「mBeacon 本身不能傳遞複雜與大量資訊,所以必須與手機 APP 和雲端服務整合,才能提供完整的資訊服務。」有趣的是,當初 Airyzone 估計狗主人大概平均 3~5 天才會打開 APP,但沒想到第一批使用者出乎預料的積極,幾乎每天更新資料,有多達一萬個狗主人因為想多了解狗而買了這個設備。換句話說,這些使用者創造了一個幾乎隨時開啟的行動協尋網路。
 
mBeacon 與其他產品的差異與未來發展
 
談到失物,最常被拿來與 mBeacon 比較的就是利用藍牙連線能力的 KeyFinder 產品。許世杰表示,KeyFinder 此類產品較擅長於處理「忘記」而非「走失」的問題,例如在你跨出家門的瞬間,發出提醒告訴你鑰匙還躺在房間中,就是設定一旦鑰匙的靜態位置超過主人固定距離以外就發出提醒。然而,KeyFinder 機制對於寵物、小孩等會自主移動的對象則充滿障礙,例如在戶外不容易聽到提醒聲、手機連線能力易受環境干擾等,有時可能只是被柱子擋住訊號,就會誤發走失警報。過去有廠商試圖用 KeyFinder 邏輯開發寵物協尋產品,當然結果並不理想。
 
在未來,mBeacon 技術有可能會拓展到幼童、老人等防走失服務,但許世杰仍不斷強調服務與日常生活的結合,例如寵物吊牌或項圈可以同時處理走失協尋和健康關注兩種需求;如果對象是台灣的小朋友,就可能可以透過悠遊卡等裝置,畢竟現在很多學校的學生証本身就是悠遊卡,而便利商店、公車等日常消費設施就是很好的「協尋者」角色。
 
 
許世杰以協尋的情境替穿戴式裝置提供一個情境設想完整的服務架構,從中呈現出了無線傳輸能力對於協尋類產品的重要性。然而,許世杰始終認為對於一個可以被真正應用在生活中的產品來說,技術並非首要考量的問題,而是應該從「價值主張」和「使用環境」一步一步逆推回來所需的軟硬體技術為何、進行取捨,而非無止盡的以加法堆疊各種技術在一個產品身上,最後對於使用者而言反而可能不盡好用。(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智慧生活與前沿科技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
審校:陳妤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