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放生活動的生態反思

103/01/15 瀏覽次數 7716
近年來放生團體在山區放生毒蛇,造成當地居民軒然大波,學界也因此跳出來大聲疾呼此舉將會造成生態危機。
     
從事放生行為的民眾深切堅持其善念,想將愛護生命的信念付諸實行,卻在近年引來許多批判,到底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危機呢?放生以保護生命(簡稱「護生」)的動機出發其來有自,很多護生故事都說到,在世人散遊之際,看到動物即將被殺,於是動了慈悲心把動物買下後旋即放生,動物則感念有加而回來報恩,使得善人得善報。據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說明,這種放生屬於「臨時性放生」,是抱著救動物一命之慈悲心,而且沒有固定規模與日期,對環境害處相對較小,甚至保護了原本在當地動物免受濫殺。
 
當此德行受到褒揚,許多的善心人士,在特定節日採用「規模性放生」,容易使大量外來生物進入新的環境後,造成生態系的不平衡,影響當地存在已久的生物圈。影響最為嚴重的是「專門性放生」,有些團體以放生為主要活動,經常向供應商大量購買動物野放,供應商濫捕造成物種浩劫,運送過程也同樣造成動物傷亡,即使成功遭到放生的動物也容易因適應不良而死亡。
   
放生護生的立意本是良善,但若僅為放生而放生,則適得其反。若再加入商業行為,在缺乏生態認識與物種評估的專業知識,放生將造成更多的生靈受害,例如將淡水魚龜放生入海,使其大量暴斃;或是將牛蛙、貓、狗或毒蛇放生山區,造成原有動物被捕食和人類生活安危的威脅。
 
在這樣的認知之下,一些團體逐漸停止放生行為,改用推廣流浪動物的收養與結紮、推廣素食等方式作替代放生的活動。其實,護生團體可以進一步參與國家型的復育計畫,例如梅花鹿、台灣鮭魚等,透過專業合作與評估的方式,協助讓瀕危的自然環境與動植物有機會休養生息,將會比商業化的放生行為更能達到愛護生命的宗旨。(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