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擔任「專題報導」的特邀編輯已經四年多了,那一次(2013年11月第491期)是《科學發展》月刊首次策劃「野生動物保育」的主題;當時,收錄了5篇文章,包括野生動物疾病科學的入門(其實還牽涉到環境與人類的健康議題),以及野豬、水鹿、黑熊和猛禽新知各一篇,介紹當年國內研究人員對牠們的了解。
隔年,《科學發展》月刊又陸續刊登了一些野生動物的科普文章,例如:2014年2月有食蛇龜和獼猴、4月又有石虎的現況報導,展現出國內學術界過去多年間,在這些較缺乏研究投入的物種或領域上所做出的努力,讓我們持續增加對這些物種的認識與了解。許多青年學子也受到這些研究人員或研究成果的啟發,陸續加入野生動物保育的行列,從不同角度出發,為野生動物的保育盡心力。
拜科技持續發展之賜,現在的野外研究人員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運用,例如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動物的行蹤(新一代的無線電和衛星追蹤設備、無人載具和空拍機)。而近年來發展最為顯著的,大概就屬各類精細的檢測敏感度大幅精進、操作流程更簡易和價格更親民,包括分子生物學技術和病原篩檢技術。
這些新技術的開發雖然還沒有達到「傻瓜方法」的地步,但已經可以讓跋山涉水或千辛萬苦才獲得的些微樣本,發揮更大的效益、產生更多的資訊,也讓我們可以更全方位地認識野生動物的自然史。現在,除了傳統的生物學、生態學、行為學之外,野生動物學家還可以同時探討牠們的演化學、遺傳學、生理學,以及牠們疾病與健康的議題。
很榮幸又有機會協助《科學發展》月刊策劃這次的「野生動物」專題報導,也很高興能再度邀請國內野生動物學者介紹他們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這次專題報導收錄石虎的新知兩篇,以及水鹿、梅花鹿、黑熊、猛禽(黃魚鴞)和山椒魚的文章各一篇,都由國內知名的學者執筆的。
其中,石虎、水鹿和黑熊都是再度介紹的物種。陳貞志教授在文中寫到的石虎健康威脅議題,更兼具了生態學與保育醫學的內涵。建議讀者們可以把三、四年前的文章挖出來再看一遍,比較看看,你會看到科學家如何由淺入深地去了解一個物種,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保育牠們的策略擬定上。追根究柢似乎是研究者的通性。
確實,野生動物的研究並不簡單,尤其是大量野外資料的蒐集,一向是充滿了變數與不確定性。近年來極端的氣候現象(超強颱風、強降雨)讓原本就地震、山崩、土石流頻傳的台灣自然環境更難以接近,研究者雖然有了更多的工具,但同時也得克服嚴峻的環境挑戰。
這些研究都將為我們記錄下環境變遷的痕跡與證據,並隨時提醒我們,生態環境的健康與完整是多麼重要。因此,當我們在溫度合宜、光線適當、氣氛輕鬆的閱讀條件下翻閱這些研究結晶時,請由衷地為這些選擇在艱困條件下工作、付出的研究者按一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