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鏢旗魚與科技的另類結合

105/05/17 瀏覽次數 2206
台灣東部漁民的「鏢旗魚」,是非常特殊的捕魚文化,也曾拍攝成紀錄片。但鏢旗魚的技術,除了捕魚外,最近又成功協助科學家們追蹤旗魚的洄游路徑,可說是種另類且獨特的結合。

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長期研究旗魚族群動態,關於旗魚的迴游路徑,至今仍有許多待解的謎團。因此水試所東部中心,利用可記錄旗魚行動路徑的上脫型衛星標識器,並配合傳統的「鏢旗魚」漁法,將上脫型衛星標識器鏢置在旗魚背部,同時降低對魚體的損傷,以紀錄旗魚的洄游路徑。

上脫型衛星標識器最早於1997年運用在大西洋黑鮪的洄游研究,近十幾年來不斷地運用在海洋哺乳類及大型魚類的洄游研究上,而目前國內海洋研究學者所使用之上脫型衛星標識器分別為Wildlife Computers及Microwave公司所製造之MK10及PPT-100 PSAT,應用於鯨鯊、翻車魚以及雨傘旗魚等大型洄游魚類的標識放流研究。近年Microwave更研發出體積更小的標識器 Tiny next generation archival Pop-up tag(X–Tag);Wildlife Computers也研發出袖珍型標識器(Mini-PAT),適用於中小型魚類,可視為探討海洋生物洄游路徑研究者的一大福音。

傳統的「旗魚鏢旗魚」漁法,源於日治時期日本千葉縣及和歌山縣漁業移民,至今台灣東部漁民仍承襲該作業技術,「旗魚鏢旗魚」漁法有賴「正鏢手」、「副鏢手」及駕駛漁船者之間的良好默契,鏢手們需在鏢臺上觀察旗魚尾鰭浮出水面的短暫時機,在旗魚現身時,清楚運用手勢傳達給駛船的船長,以抓準「下鏢」時機,在技巧上有賴於船員長期經驗的累積及彼此默契的養成。

為何採用「鏢旗魚」漁法,乃是因為以往旗魚類標識放流研究之試驗魚多半來自曳繩釣及定置網所漁獲之旗魚,但因漁撈捕捉過程不免對魚體所造成傷害,所以經常發生試驗魚在標識後不久即告死亡的情形,而利用傳統的鏢旗魚漁法,則直接將PSAT成功的鏢置於旗魚魚體上,可使魚體傷害降至最低程度。

研究單位與資深漁民相互合作之下,透過傳統「旗魚鏢旗魚」漁法與新式衛星科技「上脫型衛星標識器」結合,成功掌握了旗魚洄游動態,除提供國內外學者新的旗魚洄游、移動研究資訊之外,透過旗魚身上的衛星定位,漁民也參與了漁業科學研究,將可達旗魚漁業資源永續利用之目標。(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江偉全∣農委會漁業署

名詞解釋

上脫型衛星標識器(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 PSAT):目前國內海洋研究學者所使用之上脫型衛星標識器分別為Wildlife Computers及Microwave公司所製造之MK10及PPT-100 PSAT,應用於鯨鯊、翻車魚以及雨傘旗魚等大型洄游魚類的標識放流研究。近年Microwave更研發出體積更小的標識器 Tiny next generation archival Pop-up tag(X–Tag);Wildlife Computers也研發出袖珍型標識器(Mini-PAT)皆具有更小的體積及重量、較低的流體抵抗、更耐壓力以及更長的使用期限及記憶體空間等特性,因此除了可以應用於體型較小的海洋生物外,亦可以完全取代原先使用的上脫型衛星標識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