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罹癌只是因為「運氣不好」?
104/01/30
瀏覽次數
7500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元旦假期中,中央社發了一則消息,標題很聳動 ─「衰運為罹癌主因」 ─ 各媒體都轉載了。這則新聞來自一篇剛發表的研究報告,作者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癌症基因學教授沃格斯坦(Bert Vogelstein)與他的年輕同事應用數學家多馬塞奇(Cristian Tomasetti)。
他們的研究動機源自一個事實:身體裡,不同的器官組織罹癌的風險不同,例如肺6.9%;甲狀腺1.08%;腦子與神經系統0.6%;骨盆0.003%;咽軟骨0.00072%。甚至同一系統的不同組織,罹癌風險也不同,例如消化系統中,食道是0.51%;胃0.86%;小腸0.2%;大腸4.82%。(按,在台灣地區,癌症十大死因的第一名是肺癌;第三名是大腸癌。)
另一個關於癌症的重要事實是:癌的發生過程很慢,必須累積許多突變基因才會造成癌細胞,形成癌組織(腫瘤)。因此任何一個器官中,最可能滋生癌細胞的細胞類型是幹細胞。因為一般細胞通常有壽限,例如紅血球是用過即丟的細胞,即使在產生過程中基因突變了,也不會有持續性、累積性的影響。而幹細胞是常駐細胞,維持器官的更新與運作。
於是沃格斯坦與多馬塞奇蒐集了相關資訊:各個器官中幹細胞的比率,以及那些幹細胞在人一生中的分裂次數。結果他們發現,器官的罹癌風險與幹細胞的分裂次數成正相關。
例如人類大腸容易罹癌,小腸不容易,那是因為直腸幹細胞的分裂次數是10的12次方;十二指腸是10的10次方,相差100倍。小鼠的情況正相反,小腸幹細胞的分裂次數較高,小腸罹癌的風險也高。
沃格斯坦指出,身體正常運作就可能導致癌症。理由前面說過:維持器官運作,有賴幹細胞生產功能細胞。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DNA複製難免出差錯;複製次數越多,越可能出差錯。不幸的是,幹細胞還會累積差錯。也就是說,在幹細胞分裂的自然過程中,會自然產生差錯;那些差錯累積之後,最後可能導致癌症。身體不同組織的罹癌風險不同,那些差異有2/3可以用幹細胞分裂次數來解釋。
不過,他們強調,癌症是複雜的病變,還涉及由父母得來的基因,以及環境因素,例如菸、酒、紫外線、人類乳突病毒等。他們以開車旅行出車禍的意外做比喻。在旅途中,車況、路況都是出車禍的風險因子。若以車子比喻我們的身體,不良的零件相當於遺傳的致癌基因,而路況可以比擬為菸、酒等環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用不著說,車況不好的車子容易出車禍;路況不好也容易釀成車禍。可是,即使車況路況都良好,旅程要是很長,發生車禍的風險依舊會上升。幹細胞分裂的次數便相當於旅途距離。
沃格斯坦與多馬塞奇在報告的結論中,討論了他們的發現的政策意義:在高齡社會中,「根除癌症的最佳策略是偵測初期階段的腫瘤,以手術一了百了。」
參考資料
Tomasetti C. and B. Vogelstein (2015) Variation in cancer risk among tissu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number of stem cell divisions.
Science
,
347
, 78-81, DOI : 10.1126 / science.1260825.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5年2月,506期,78 ~ 81頁
癌腫瘤(2)
基因突變(8)
癌症(61)
腫瘤(42)
數學(31)
幹細胞(67)
機率(7)
複製(17)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7/29
輸血回春是真的? 啟動幹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GDF11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