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飛秒化學的開拓者–齊威爾

99/06/09 瀏覽次數 18818
小檔案

齊威爾(Ahmed H. Zewail)是 1999 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1946 年 2 月 26 日生於埃及的大緬霍鎮(Damanhur,大約距離開羅市150公里的小鎮),是埃裔美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化學教授。齊威爾的貢獻是:「利用雷射飛秒光譜學(femtosecond spectroscopy)偵測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分子與原子的動態行為。」飛秒又稱毫微微秒或一千兆分之一秒(10–15 秒)。他的研究掀起了化學和相關科學的革命,使人們能了解並預測化學反應的來龍去脈,以及化學鍵的形成與分離。

靈機一動

我們先來看看齊威爾的初期教育過程。他在埃及亞歷山大大學(Alexandria University)完成大學教育,念完碩士後,1969 年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簡稱賓大)攻讀博士學位,他的指導教授是何克斯策爾(Robin M. Hochstrasser,美國科學院院士)。在他當博士生的4年內,就發表了12篇相當有分量的論文。拿到博士學位後,他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跟霍利斯(Chuck Harris)做了 2 年的博士後研究,1976 年應聘到加州理工學院當助理教授。

他去應徵加州理工學院教職時,必須先給一場學術演講。在演講中,他一時緊張,忘了怎麼拼一位加州理工學院大名鼎鼎的物理大師費曼Feynman(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名字,窘態盡出,弄得哄堂大笑,但他還是得到這教職。

齊威爾的夢想是要了解化學反應過程的動態行為,他估計化學鍵分離和形成的時間相當短暫,大概是在飛秒單位,如此極度快速的動態行為要如何偵測呢?

他突然想起有人曾經用極快的照相機及閃光燈,攝取到賽馬的跑姿和子彈穿過蘋果的鏡頭。於是他開始設計雷射系統,利用內聚、飛秒的同調雷射脈衝去激發化學反應,也設計極快的偵檢器去探測化學過渡反應態。經過幾年的不斷嘗試和改進,終於在 1987 年的夏天看到飛秒間發生的化學變化,奠定了「飛秒化學」的基礎,使化學家可以進一步了解在分子的結構上,化學反應是如何開始,以及反應發生的經過。

天時地利人和

齊威爾在科學上有特殊的成就,得過無數的研究成就獎項,但他不自大,為人處事相當成功,待人也親切和藹,是個謙遜、念舊的人。他得諾貝爾獎時,一位記者問他有何感想,他仍然謙遜地說:「我只是運氣好,天時、地利、人和(right time, right place, right people)才得獎的。我會繼續更加努力去做研究。」最近在他的自傳《穿梭過時間》中有很坦誠的述說。

齊威爾在埃及是家喻戶曉的偉大科學家,早在得諾貝爾獎的前 3 年,埃及總統木巴拉克(Mubarak)就曾經頒給齊威爾國家最高科學成就獎,並且發行郵票表揚他的成就。他是第1位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埃及人,使他頓時成了埃及的國家英雄。這跟 20 年前李遠哲院長得諾貝爾獎時,臺灣人也感到無上的光榮一樣。

筆者有幸在 1969 年,齊威爾從埃及到美國留學時就認識他。齊威爾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何克斯策爾也是我的指導教授,我們曾在同一個實驗室做過研究,但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因為他到賓大時,我已經拿到博士學位,正準備去哈佛大學做博士後研究。記得齊威爾曾問筆者是否有必要念好英語,筆者的建議是:「花時間把每日必須用的語言念好,是大有必要的。」

因為哈佛大學的教授催著我去,所以我離開賓大時,有一個實驗未能完成(這是我在寫完論文後才開始的新實驗),我的指導教授就要求齊威爾繼續做。我到哈佛後,齊威爾曾經數次打電話和我連絡,詢問與討論許多實驗的細節。在這幾次的電話會談中,我很佩服他的求真精神,以及他對實驗數據的處理、討論。半年後,他完成了那項實驗。指導教授、齊威爾和我 3 人合寫了一篇相當有分量的論文,發表在《化學物理學刊》。接著他做了幾個相關的實驗,那也就變成了他日後博士論文的主題。

1976 年他到加州理工學院當助理教授,就開始進入極快速雷射的領域,探討化學反應的機制及生物系統的運作程序,也就開創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解開許多以前無法了解的化學反應的迷惑,他的研究工作可以說一帆風順。2 年後就升為副教授,1982 年就跳到正教授。自 1990 年起,被聘為鮑林講座教授(鮑林曾得過2次諾貝爾獎)。

掌聲回響

下面是我知道的幾個小故事。

1982年,我們一群學生在指導教授何克斯策爾的50歲生日時開了一個學術研討會,有一百多人參加,由每個學生報告他們的研究成果以資慶祝。輪到齊威爾上台時,他從紙袋裡拿出2副小孩玩的「布袋戲人物」,當眾表演了兩分多鐘的「敬師」表白,詼諧有趣,把一個嚴肅的場面弄得輕鬆愉快。10 年後,在何克斯策爾的60歲生日時,齊威爾正在國外講學,但他也趕回來參加,可以看出他尊師重道的精神。

數年前,我執教的大學正在徵招新人。有一天接到齊威爾的電話,大力推薦他的一位博士後研究人員,可見他對學生和後輩相當照顧。

十多年前,齊威爾還曾專程到台灣參加李遠哲 60 歲生日時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可見他相當重友情。其實,早在 1982 年我去參加指導教授的50歲生日活動時,齊威爾就曾經跟我提起他對李遠哲的敬慕(那時候,李院長還沒獲得諾貝爾獎)。

如果仔細看李院長和齊威爾的背景,會發現他倆有3個共同點:都是在家鄉念到碩士學位後才遠行到美國留學;齊威爾做博士後研究的學校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化學系,也是李遠哲攻讀博士學位的學校,齊威爾於 1974 年到柏克萊時,李院長也剛從芝加哥大學轉到柏克萊任教;研究領域都是化學動力學,都是獨創出新的技術和研究系統,而先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的研究環境好,能培養出許多傑出的科學家,30 年來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十有八九都是美籍科學家。而美國又是一個大熔爐,很容易接受外國人。

1999 年埃裔美藉的齊威爾得化學獎,德裔美籍的布洛貝爾得生理/醫學獎,1998 年華裔美籍的崔琦得物理獎,1989年李遠哲得化學獎,都是在美國發揮的。這些有成就的偉大科學家,對自己的家鄉都有濃厚的感情,都有回饋故鄉的心願。例如李遠哲院長放棄在美國優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研究環境,回臺灣服務;齊威爾也經常回埃及協助祖國的科學研究和科技發展工作,埃及總統特別頒獎並發行郵票以資鼓勵和報答。這些人回饋故鄉的心情實在令人感動。

另外一個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們的共同點是敬業樂群,正如李遠哲說的:「在實驗室能找到最大的樂趣。」他們可以在實驗室待上一輩子都不會厭倦。1999 年生理/醫學獎的得主布洛貝爾也說:「實驗室就是我的家,研究是我的生命,我不會因為得到諾貝爾獎而放下研究。」我曾經接觸過十幾位諾貝爾獎得主,他們不僅在專業上有卓越的成就和貢獻,在為人處事上也令人欽佩,態度和藹可親,風趣又有風度,令人油然起敬。

深度閱讀
  1. Ahmed H. Zewail (Cairo 2002) Voyage through Time: Walks of Life to the Nobel Prize,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 http://en.wikipedia.org
  3. http://www.its.caltech.edu/~femto/
  4.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99/index.html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