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algal reef)──現代的疊層石(stromatlite),多數的民眾可能對它不太熟悉,甚至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知道其實臺灣擁有相當珍貴的藻礁海岸生態。但如今藻礁這寶貴的生態卻也面臨著各種挑戰,並且亟需研究和保護。
藻礁是由藻類所建造的礁體,它和珊瑚礁都屬於生物礁(biotic reef, or bioherm)的一種,主要由分泌及造鈣質或矽質骨骼或沈積物堆積而成,這些生物礁堆積後會慢慢經過壓密、膠結及再結晶等成岩作用形成岩石。
生物礁的種類以主要的造礁生物來命名,例如以石珊瑚堆積為主者稱為珊瑚礁,以石灰藻堆積而成者稱為藻礁。一般我們看到的珊瑚礁並不完全由石珊瑚骨骼堆積而成,充填其間的藻礁及其他的生物碎屑充當珊瑚骨骼鈣質膠結的角色;在藻礁中,若環境適當,也可看到珊瑚夾雜生長其間。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礁為位於西澳的皮爾布拉(Pilbara),它是由34.3億年前地球上最古老生物藍綠菌層層疊積,石化形成的疊層石,現在澳洲西部鯊魚灣(Shark Bay)、柯林頓湖(Clinton Lake)、泰提斯湖(Thetis Lake)等地,仍是觀察疊層石的熱門地點。
臺灣的藻礁主要分布北海岸麟山鼻岬角向東經富貴角至石門洞間的海岸,藻礁生長在以輝石安山岩為主的基盤上,依附其上或環狀生長在安山岩礫上。冬春季節,生長在藻礁上的石蓴一片翠綠,美不勝收。
臺灣西北海岸的藻礁,主要分布在桃園市大園區竹圍漁港以西,延伸經觀音區到永安漁港附近。其中,由觀音海水浴場到新屋溪口附近,因海岸後退及突堤效應等因素,藻礁上覆蓋的漂沙流失,藻礁大片出露,由外緣到海灘內側在退潮時縱深最寬可達400餘公尺,黝黑色的一大片覆蓋潮間帶,宛如海岸邊的鐵甲武士,可保護海岸避免進一步被侵蝕。
這些藻礁,由無節珊瑚藻(crustose coralline algae)在石英質的礫石基盤上生長堆積而成。位於潮間帶的藻礁有潮池、海蝕溝等地形及藻礁間的孔隙提供了生物生長的良好場域。據研究,至少已發現10種大型藻類、129種動物,其中以刺胞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與棘皮動物的多樣性最高,環節動物的多樣性最少;尤其是節肢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數量特別豐富,亟須就地進行保育。因此桃園市政府於民國103年7月7日公告為「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投入經費與資源進行保育工作。
西北海岸藻礁若由殼狀珊瑚藻層層堆積而成,則它的外表宛如藍綠菌造成的疊層石,切開的剖面構造像極了包心菜,層層包覆,因此將之稱為「現代疊層石」亦不為過。
由藻礁及珊瑚礁的定年研究資料可知,臺灣西北海岸藻礁及珊瑚礁的發育約始於距今6-7千年前,當時為海進時期,是在第四紀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氣候較為溫暖,海水面較現今高2-3公尺。西北沿海海水應較為乾淨,珊瑚礁及藻礁依附在石英質鵝卵石上生長。
隨後距今4至2千多年,由於環境的變遷或珊瑚礁生長條件較差,可能泥沙增多,珊瑚礁逐漸被藻礁生長取代。接著到了2千多年的海退期,陸地也向外海延伸,海岸漂沙增多,珊瑚礁及藻礁上因堆積沙丘及漂沙而停止生長,甚至被沿海漂沙及沙丘掩覆。藻礁除了生長緩慢且罕有外,藻礁擁有綿密的多孔性結構,提供了魚蝦貝類等生物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助多樣性生物發展,應受到重視和保護。(本文由科技部補助105年度《「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以環保永續、環境教育、財務金融、應用科學暨新媒體藝術等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