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可提升學習效率的遊戲化數位學習

107/02/06 瀏覽次數 2810

在這人手一機的數位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如同哆啦A夢的百寶袋,只要在手機上輕輕一滑,五花八門的APP就可滿足食衣住行育樂等諸多需求,讓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便利。數位科技如潮水般襲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讓教師們重新思考以往一味禁止學生在學校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政策是否合宜?若利用這個趨勢把手機APP與教學現場結合,是否可增進學生的學習效率?

 

有鑑於此,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研究所的張立杰教授開發了許多款的遊戲化學習APP,期望藉由這項科技的力量提升國中國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把日常生活中常做的枯燥事情,例如爬樓梯,稍作變化,把階梯變成琴鍵,每走一步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那麼爬樓梯就變成有趣的活動了,這樣的過程就叫遊戲化。」張教授說,學習若能融入遊戲化的概念,將更能吸引人們投入其中。

 

張教授於2005年開始投入同步遊戲研究,最早開發的軟體是Joyce同步遊戲,是利用兩台電腦對戰,針對同一道題目答題競賽,類似於現今線上遊戲。研究發現,學科能力高的學生對於遊戲中含有「運氣」的設計較不喜歡;反之,學科能力低的學生卻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因為他們發現遊戲中的運氣機制會讓他們有贏的機會,因此大幅提升了學習的動機,也較能面對學習中所遭遇的挫折。

 

2009年,張教授利用多滑鼠互動系統技術讓一台電腦連接了多隻滑鼠,學生能同時在各自的畫面上作解題競賽。研究發現學生喜歡以比賽的形式來操作學習軟體,但太激烈的競爭,例如每場比賽只能有一人勝出,學生反而不喜歡。經由多滑鼠技術發展出來的便是多點觸控技術,隨著硬體設備發展,平板電腦技術的成熟,讓張立杰教授的團隊再朝向平板APP的開發,「勇闖問答島」學習APP於焉而生。

 

張教授利用勇闖問答島APP,探討不同認知風格與學習成就的學生於進行小組競爭遊戲後,對數學挫折的容忍度以及數學學習成效的差異。他發現這APP對於低成就的學生能顯著提升學習成效以及挫折容忍度,對於高成就的學生則沒有顯著的變化。

 

「教室中每個學生各有其特質,有屬於場相依、場獨立的學生,也有聚焦型、分析型、概念型等不同人因性質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同一個教室中,要怎麼給予合適的學習環境,是值得教育學者研究的課題。」張立杰教授說,研究成果雖然很難涵蓋所有的人因性質,但仍舊可提供教師方向,讓老師能因材施教。

 

「現有教室中運用的科技都曾是一點一滴逐漸進入的,無論教師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科技這塊敲門磚都會持續地敲擊著教室的門,等時機成熟,便無聲無息地進入教室中。」張教授說,因智慧型手機普及,現代人際間的交流難以避免社群網站及通訊軟體的使用,與其禁止這些科技進入教室,不如思考如何妥善運用這些科技來提升學習效率。

 

因此張教授團隊最新開發的CoCoing.info APP,便融合了社群網站(http://www.cocoing.info/)及通訊軟體功能,讓老師能在課堂中即時與每位學生互動,學生的想法概念或作品也能迅速透過CoCoing.info相互交流。

 

導入初期難免會遇到各種狀況,可能是軟硬體出問題,也可能是學生不適應新型態的教學模式,甚且並不是所有的教師都願意嘗試新的教學工具。「我們很珍惜願意嘗試並提出改善意見讓軟體更臻完善的老師,教育與資訊科技的跨領域整合並不容易,但我們仍希望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提升教學品質。」如何說服更多教師打開心防,讓科技得以進入教學現場並持續使用,是張立杰教授未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