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藏族的高原適應
103/09/04
瀏覽次數
7096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不適人居,除了氣候寒冷、生活資源貧乏外,低氧壓是最大的生理限制。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大氣氧壓是海平面的40%。可是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存活了下來,而且還發展出獨特的文明。
學者早就注意到藏民特有的生理適應,例如他們的嬰兒死亡率比漢人移民低,而且生育率較高。慢性缺氧是子宮內發育限制與妊娠毒血症的主因。青藏高原上的漢人移民生下的孩子體重較輕,孕婦發生妊娠毒血症的風險較高。此外,藏民與平地人對於低氧壓的生理反應也不同。大部分人的反應是:提升血紅素的濃度,藏民則不會。專家認為,提升血液的血紅素濃度無異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反而可能促成心臟病發。
對藏族的高原適應,學者對涉及的基因也做了調查,最近幾年有一連串研究報告問世。例如藏民在低氧壓情境中不會發生紅血球增多症,可能是缺氧誘發因子(HIF)反應途徑在高原上發生了適應性演化的結果,因為HIF是低氧壓環境中基因調控的樞紐。而幾個研究團隊都指出,HIF中的轉錄因子EPAS1是藏族高原適應的關鍵。
最近大陸深圳的華大基因與美國加州大學合作,詳細分析了藏民與漢人DNA的EPAS1區域,這一區域包括12萬9,000個核苷酸(129 kb)。研究人員發現,藏族與漢族雖然血緣非常近,可是EPAS1區域的變異模式卻有顯著的分化。藏族特有的變異在漢族中只發現一小部分,而未出現於世界其他族群。更驚人的發現是,藏民特有的EPAS1區域變異模式也出現在史前的丹尼娑瓦人身上。
2008年,考古學家在阿爾泰山舊石器時代遺址丹尼娑瓦洞(Denisova Cave)5萬年前的地層中找到一節人的指骨,後來又有一節趾骨出土。科學家從骨頭中萃取出的古DNA判定他們不是尼安德塔人,而是近40萬年前就與尼安德塔人分化的一個支系。根據DNA證據,現代智人來到亞洲大陸的時候,曾與尼安德塔人、丹尼娑瓦人邂逅並混血。現代智人族群中,美拉尼西亞人基因組中還有一些丹尼娑瓦人的遺緒。其次是漢人與華南原住民傣族,不過只有美拉尼西亞人的1∕25。
這次中美合作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攸關藏族高原適應的基因,可能直接來自丹尼娑瓦人。
參考資料
Saey, T.H. (2014) Tibetan high life aided by old DNA: Extinct hominid passed on extreme-elevation adaptation.
Science News
, August 9, 2014, p.8.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9月,501期,78 ~ 81頁
生理(4)
基因(43)
考古(31)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07/31
從老舊門鉸鏈到年輕膝蓋,自體幹細胞治療讓人重返跑跳的日子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劉品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