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資訊科技與生活:有機式知識管理

98/10/13 瀏覽次數 20358
自有人類文化以來,知識的體驗和實踐早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中。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可以轉化為「點滴在心頭」的個人經驗;累積的經驗經過時間的驗證,可以淬煉成「條理一致脈絡分明」的知識;眾人集思廣益的知識交流,又可以激盪出「靈光乍現」的知識創新。

智者把融會貫通的知識藉由著書立說外顯分享出來;而仁者生命風範的光華千古傳誦,留給世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感化,也是內隱知識的實踐。由此可知,這些橫貫古今中外的生命哲理,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體驗逐漸累積昇華為「大智慧」,雖不是一蹴可幾,卻也不是抽象空泛或遙不可及。

循著內外之際、動靜之間的經驗知識轉化到智慧的過程,就是近代學者所說的「知識管理」;結合個人體驗而了然於心的領悟,就是「知識內隱化」;和人對談互動產生交流共識,就是「知識共同化」;而能有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氣度,就是「知識組合化」;進而集所學大成著書立說「以言立人」,或者擇善固執地生命實踐「以德服人」的行動,都是「知識外顯化」。知識管理的「四化」過程順應自然,不假外力永續循環互用,憑藉著熱情和執著便可進行知識的活化和智慧的創造。

蘊藏的知識智慧俯拾即是,一如佛家偈語所言:「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每天生活中遭遇的人事物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只要虛懷若谷打開心門,遵循自然法則,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知識管理。這就是有機式知識管理的真諦,正如英國詩人布萊克所說「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李叔同譯)自然的啟示讓虔心施教和虛心受學的人如飲源頭活水,得著更豐盛的生命。

融會貫通的知識組合

萬物生命的事理真相,浩瀚穹宇包羅萬象;文化演進的風華薈萃,亙古至今源遠流長。生在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學子汲汲營營於知識的洪流中,戰戰兢兢唯恐學習不足,有時甚至囫圇吞棗,自然無法透過思考融會貫通,漸漸對於所學失去樂趣和熱情,經過一段時日後便忘得一乾二淨。這樣的學習不僅無法學以致用,更遑論去蕪存菁凝聚成有條理的知識體系了。

莊子〈養生主〉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一語道破吾人欲以有窮盡的生命追求無止盡的知識,將會令人疲困;而明知如此,卻又一味追求,更是危險。正因為知識龐雜無窮,資訊良莠不齊,如何涉獵在浩瀚學海中,不隨波逐流,而能建構出自己「安身立命」的知識,益己助人,便成了知識管理重要的課題。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特質不同,若能虛心受教於旁人的知識和環境中的各樣啟示,必能依自己的生活體驗整合出個人的知識理念,也就是個人的「知識地圖」是在「知識融合」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樣的個人知識管理案例比比皆是。例如修理腳踏車的老闆,日積月累的「試誤經驗」豐富了他的知識地圖,在他的知識地圖中,任何腳踏車的毛病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法。

可見除了學術殿堂中的正規知識學習外,生活周遭俯拾即是的故事都能激發我們學習的熱情,這熱情便是個人知識建造的動力。

心領神會的知識移轉

屬於技術型態的知識容易藉由文字和多媒體媒介保存和傳遞,例如技術文件、操作手冊等。但是屬於經驗型態的知識,如果只透過文字表達,容易落入八股的窠臼中,甚或造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窘境。唯有身歷其境的學習,這類的經驗知識才能深入人心轉化成生命的智慧。古人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蘇東坡的一則故事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話說蘇東坡喜修禪定,有天自覺對禪已有更深境界的體驗和領悟,於是寫下當時的心境: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註)

自己看了也覺得很得意,立刻派遣童子乘船過江,送給方外之交佛印禪師過目,讓他品評一下自己領悟的境界。佛印禪師看完詩文後,知道蘇東坡借佛菩薩比喻他自己的修行領悟,已經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於是順手拿起一枝筆,在蘇東坡的詩上加了個斗大的「屁」字,然後請童子帶回去給蘇東坡。

蘇東坡原以為佛印禪師看完後,會讚美他一番,怎知打開回文一看,竟是個大紅「屁」字,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真是豈有此理,佛印欺人太甚,不認同我的見解也就罷了,竟然還罵人,我非得立即找他理論不可!」蘇東坡即刻渡江到了金山寺,誰知佛印禪師早已把大門深鎖,出遊去了。只見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當下蘇東坡必是慚愧不已,自知修養的境界相差甚遠!

《六祖壇經》中有一段小故事,是另一個心領神會的例子:「一日……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師生或同儕之間因緣際會的對話,也常有「心有靈犀」或「恍然頓悟」的新領受。這樣的學習通常能發人深省,並轉化為內在的智慧終身受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機會教育」或「知識共同化」。只是這樣的情境可遇不可求,而且彼此須建立在真誠信任的立場上,才能虛心接受這樣的交流,進而提升人生的視野。

師徒濡沫的知識傳承

智者隨著生活閱歷豐富,逐漸建構成龐大精深的知識體系,猶如知識迷宮一般,其中隱含錯綜複雜的關聯,非一朝一夕能融會貫通。唯有朝夕相處濡沫以對,在不斷見習和切磋中,才能領略智者內隱的知識和風範。傳統中國醫藥學便是一例。

傳說神農嘗百草,日中七十餘毒,這是中藥的開始;商周時代的甲骨文記載殷代武丁時期的許多醫學知識和醫學活動;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難經》,更詳細記載砭石治療的情形,是中醫醫理的始祖;東漢張仲景著《傷寒論》,是中醫理論的開始。

中醫以陰陽五行做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和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的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療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古時書籍不易取得,且這些書籍光看文字就很艱深難懂,若沒有臨床經驗豐富的長者指教,更遑論應用了。由中醫治療感冒的程序可見端倪。中醫先觀察患者的氣色、聞氣味、詢問飲食作息等狀況後,再把脈探查患者內在的氣血循環。若病人的情況屬於太陽經證,外感風寒感冒,高熱無汗,病因是外受風邪,陽氣受阻,陽氣不能正常上升,必然不斷集聚而引致高熱;又因陽氣受阻不能衛外,人必然畏冷。這就是為什麼又發熱又怕冷的緣故。

中醫協助陽氣衝破阻礙,讓患者辛溫(更加發熱)解表(讓你出汗),汗出自然退燒,注意保暖,風邪一出,病情很快就能好轉。因為陽氣一通,高熱自然降下來,重運全身,可以衛外,就不再怕冷了。實際上患者就是需要發熱出汗,汗出陽氣跟著衝破阻礙,病症自然就好了。

因此中醫的療法是先找到病症的根本原因,再因勢利導的一種順勢有機療法。看診必須掌握藥、針灸、推拿、導引等綜合的治療手段,再根據病人的需要給予綜合的治療。也因此古人說:「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這樣千頭萬緒的因果智慧,有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小學徒跟在師父身邊天天心意更新,潛移默化中仍需觸類旁通的慧根,前人的智慧菁華終能「了然於心」,這也是「知識內隱化」的真意。古時武當、少林深山古寺中傳授師門絕學,今時校園內研究生跟著指導教授讀書研習,也有異曲同工之意。

著書立說的知識傳揚

個人生命歷練的菁華都可成智慧,只是這智慧或隱或現,或莊重或詼諧,以各種形式存在。經年累月的個人智慧藉著分享而成為眾人生命的亮光,讓施者和受者都得到造就。這亮光甚且由古照今流傳深遠。

例如遠在中國春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闡揚儒家的「有教無類」思想。不論貧富貴賤,年齡長幼,孔子一視同仁,予以施教,因此廣收學生 3 千人。而他的講學內容被集結整理成《論語》一書,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套用現代的學術用語可謂「知識外顯化」,也就是知識管理的濫觴。其中許多有關知識學習的理念,時至今日依然和時代相應,是契機契理的。

〈論語學而篇〉開宗明義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又如〈為政篇〉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很容易因一時的事件或閱讀一本書後,頗有一些領悟,而產生一些關乎人生的見解和想法。但那樣的領悟和想法,如果不能真正融入生命中,可能只是斷章取義所得的膚淺常識或道理,對智慧的增長並無大幫助,學習終究惘然。

如果要把道理真正融入生命中,往往需要持續反覆地思考,才會有助於人生智慧的增長。然若一味獨自思索,不能身體力行進而有實質的行為和體驗,則猶如「象牙塔的學習」,不能活學活用,徒使人精神疲怠失去學習的樂趣和動力。這就是儒家強調「知行合一」的知識學習的原因。

相對於儒家而同處春秋戰國之際的道家老子,則闡揚「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返樸歸真、自然無為的學習。老子《道德經》(一章)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就是世間萬物的本體,其師法自然,無所不在並與人共存,貌似虛無卻隱含無窮潛力。每個人應以開放的心靈和誠實面對自然的啟示,倒空自我方能開發生命的廣度和深度,達成天地人我融合的境界,因此道家推崇「自然啟發」的潛能學習。

除了前述的儒、道學說外,先秦諸子百家的論著汗牛充棟,各家對宇宙自然的體認又有異同,能流傳古今中外,必是禁得起考驗的知識。但是學子常常迷失其中,為了考試強背硬記痛苦異常,卻對生命一點幫助也沒有。所以如此,是因為生命的歷練不夠,也就是說在他的知識結構中缺少了能和所讀的詩書連結的經驗,自然無法引起共鳴。沒有「感同身受」的學習,就不會有「心領神會」的體悟,到頭來不過是排列組合的知識複製而已。這種「知識缺口」,唯有待人生經驗豐富後才能改變生命的光景。

源遠流長的智慧

「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宇宙才能永續,生命的意義也是如此。我們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界,領受了父母的養育,師長朋友的知遇扶持,同伴的激勵提攜,豐富了我們的生命。一路走來雖有考驗,但如把天地先人的智慧真理當作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必能柳暗花明拓展個人的視野。

個人的知識要能活用,才能成為眾人的智慧。要成就這樣的願景,當可依莊子〈養生主〉之見「緣有機以為經」,可以做知識管理,因而不斷的知識演進和轉換,便可產生如日本知識管理大師野中郁次郎所提的知識螺旋效應。這種效應一如宋朝理學家張載所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氣魄,留給後人的是源遠流長的智慧。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

──宋朝范仲淹〈書扇示門人〉

知識傳承的真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註:所謂八風,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到的八種境界的風,分別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