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金融科技的誕生——資訊科技在金融業的引爆與顛覆

108/07/09 瀏覽次數 4043

金融業是歷史悠久、被高度監理傾向保守避險、以致轉變緩慢的產業,資訊科技則是不斷創新汰舊、快速顛覆的行業。 2008 年金融海嘯後,金融業銀根緊縮造成的剛性為滿足需求,讓一些科技業者有機會跨足金融,提供媒合服務,導致金融科技快速的蓬勃發展。

 

當金融遇上資訊科技,金融業將被迫由被動走向主動,透過和生活及相關產業的融合,了解顧客需求,提供即時、普惠、好體驗的金流服務。

 

王可言董事長在科創講堂的「金融科技與智慧生活」演講中,暢談如今火熱的金融科技議題。王可言董事長在科創講堂的「金融科技與智慧生活」演講中,暢談如今火熱的金融科技議題。

 

在未來的幾年,AI與區塊鏈,大數據、雲端、AR、API 管理等新興科技的普及,將會進一步顛覆包括金融在內的許多產業的事業模式。

 

為什麼會說傳統金融業是保守的產業呢?

 

人類最早的交易是以物易物。但是用來交換的物品的價值不同,因此有了貨幣制度好補足價值差額;有時交易不是馬上可以完成(如用一隻鋤頭換三個月每天兩個雞蛋),因此有了期貨交易;有了錢,就有保管存提、匯兌、預支借貸等的需求,於是銀行因應而生;一開始的交易大都是建立在雙方互信上的口頭約定,但口頭合約常會有認知上的落差,或者有單方拒絕履行的風險,於是就出現紙本契約;有了合約紀錄後,根據參與者過去的違約紀錄,就可以判斷到底有沒有違約風險,這就建立了信用評等制度。

 

由於金融是高度監理的產業,銀行通常是被動的等顧客提出服務申請,提供服務前會依法審核顧客提供的相關資料,幫每一位客戶做防洗錢、防資恐、風險評估及信用評比,而顧客與銀行互動時,則必須經過漫長的審核過程,等銀行確定顧客有資格時,才會提供服務給他。

 

「傳統金融業以交易為基礎,以信用為中心」,對風險管控很嚴格,傾向被動、保守、避風險,服務對象大部分是社會的精英。

 
科技的加入,為金融業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科技進入金融業後,產生了許多與以往認知不同的服務。像是能夠快速貸款的 LendingClub、SoFi、Funding Circle 等公司,或是強調低手續費的跨國兌匯公司 TransferWise,以及快速理賠的保險公司 ZENEFITS。這些金融科技服務的共通特色就是快速、低價或免費。

 

由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的導入,讓信用分析有了質的變化,使得金融科技有機會讓金融界服務精英以外的普羅大眾。

 

以往我們只能透過交易行為來評估信用,現在除了信用歷史,顧客的背景、行為偏好、身分特質、人際關係、社群互動等都可以作為評估的要素。

 

以專做學生貸款的 SoFi 為例,貸款對象是學生,若是用傳統方式評估,會發現客戶的信用度都很低,於是 SoFi 改用客戶的科系、該科系未來出路及平均收入成長趨勢等特徵來評估。結果學生受惠,違約率也很低。尤努斯博士的葛萊珉銀行則是透過五人小組,綁定社群利害關係,互助互勉,來降低違約率,達到幾乎零違約的驚人效果。

 

這模式證明:現行以經濟能力為中心的信用評等模式有缺陷,社會上赤貧的人,也可能有比有錢人有更好的信用。

 

科技為金融業帶來了不一樣的風貌,不僅提升速度與效率,更是讓整個產業有了質的飛躍。(圖/Pixabay)科技為金融業帶來了不一樣的風貌,不僅提升速度與效率,更是讓整個產業有了質的飛躍。(圖/Pixabay)

 

金融科技能夠運用新興科技與創新事業模式,提供新型態金融服務,透過數據收集分析、了解使用者需求、改善使用者體驗、防詐防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擴大服務對象,來嘉惠普羅大眾,「金融科技透過跨域跨業資訊整合,以人和網絡為核心,提供貼心的生活體驗和服務。」

 

對客戶個資的保護及應用:My Data和開放金融

 

My Data 的重點在於把資料擁有與支配權還給使用者,讓金融業或資訊服務業無法再寡占這些客戶資料。歐盟於 2013 年就訂立了兩個法規(PSD2 與 GDPR),確保了使用者對資訊的擁有權與金融業對個人資訊的保護與分享責任,其他國家也相繼立法,保護消費者權利。

 

舉例來說,如果你要求銀行把你的資料送給另外一間金融科技公司,銀行必須遵守法規,建立 API 管理平台,讓其他公司可以取得資料;如果你要求銀行遺忘你,銀行就必須把你的所有資料銷毀。

 

開放金融是透過 My Data 的開放,帶來的可能跨域跨業的開放式金融服務。開放金融是目前除了AI和區塊鏈外,全球金融業面對最重要的顛覆式創新模式。

 

乍看之下,開放金融和 MyData 的合規要求,對金融業來說增加了許多麻煩和合規成本,其實對金融業來說,可以透過開放 API 界面和生活產業結合,產生更多的創新服務,更可以透過匯集整合資訊流、導出人流、促進商流、帶動金流、引導物流與虛心接受顧客回饋流,再依據顧客需求回饋設計好體驗的產品服務,達成需求驅動製造的製造4.0與生態圈經濟的服務4.0的顛覆式創新。開放金融讓金融業有機會參與製造4.0與服務4.0生態圈,依據需求,提供即時金流服務,創造出龐大商機。

 

區塊鏈在金融科技的重要性

 

在金融科技當中,區塊鏈將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區塊鏈是結合加密技術、分散式網絡、共識決策等三個基本技術的整合,透過共識機制,來取得大家都能接受的可信賴、不可竄改的決策紀錄。

 

「區塊鏈不只是分散式帳本技術而已,他會根本的改變事業模式。」

 

炙手可熱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圖/Pixabay)炙手可熱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圖/Pixabay)

 

區塊鏈主要有兩個重要的價值。第一個價值是,區塊鏈允許彼此不信任的多個組織,基於一致的利害關係,共同產生一份永久存在、難以竄改、透明的交易資料帳本,提供可信任的資料交換、分享及處理的共通服務。

 

區塊鏈的第二個重要價值是代幣經濟。有別於炒幣的代幣經濟,這裡說的代幣經濟是指一個運用生態圈內支付與價值交換系統,讓價值鏈的利益相關者可以透過代幣交易與激勵機制,鼓勵對生態圈整體價值進行貢獻,提升價值鏈整體價值,並獲得獎勵。

 

在新型態的金融服務中,因為要跨域跨業整合,透過區塊鏈可以做到一些傳統金融業不容易有效率達到的事,例如保險可以及時自動理賠、保單可以加密簽章分享給親友、類似 Fusion$CityCoin 或臉書天平幣般的支付或跨國換匯變得又快又便宜;金融科技可以協助顧客在行為中建立可信賴的信用履歷,中小企業也可以透過供應鏈區塊鏈改善供應鏈可適度及建立可信賴的信用履歷,降低提供 P2P、P2B 或 B2B 等各種借貸方式的門檻和風險。

 

另外還可以利用區塊鏈的代幣經濟去設定生態圈創新事業合作共創共享模式,激勵生態圈參與者對生態圈做出貢獻並依貢獻度得到獎勵回饋。

 

總言之,金融科技透過新興雲端、API、大數據、分析、AR、與區塊鏈技術,讓資訊變得更對等與透明、金融活動更安全、效率提高、便利提高、成本降低,並且還能為每一個人服務。
資料來源
  • 原標題:金融科技與智慧生活
  •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科學短講(Tech Talk)計畫」執行團隊整理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