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鹽的故事:海鹽在臺灣–四面環海的先天優勢?

95/06/07 瀏覽次數 16825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依產製原料來源可概分為礦鹽、井鹽、湖鹽和海鹽等4種,臺灣因受到天然條件的限制,只生產海鹽。生產方法有兩種,一是臺鹽通霄精鹽廠的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法,另一種是西南沿海各曬鹽場的天日曬鹽法。

以電透析法生產時需同時消耗大量電力及熱能,因此配置汽電共生設備,可自行發電並副產低壓蒸氣,供後段蒸發濃縮及乾燥之用,如此可提高整體燃料使用效率,節省能源。電透析法的缺點除耗能外,設備投資額也高,使生產成本較天日曬鹽法高出不少,優點則是產品純度高、產量穩定及用地少。

電透析製鹽因採用工業化製程,生產不受天候影響,因此產量穩定。通霄廠完成於1975年,30年來除因市場需求的差異,必須做產量調節外,產能都可充分利用,平均使用率達九成以上,對穩定供應國內食用鹽品貢獻不小。其所生產的精鹽,主要用於家庭食用及食品加工。

電透析法以電力驅動正負離子,透過選擇性離子交換膜濃縮海水,濃縮後的濃鹵水含鹽量約20%,再導入後段的三效蒸發罐繼續蒸發結晶以產製精鹽。三效蒸發罐可重複使用蒸氣熱能3次,降低蒸氣用量,與離子交換膜系統都是通霄精鹽廠的重要核心作業單元。

通霄廠生產的精鹽純度高,氯化鈉含量可達99.5%以上(以乾基計),較臺灣一般曬鹽的93~99%高出不少。其結晶顆粒均勻,成分變動也小,適合品質要求較高的客戶使用。通霄精鹽屬真空鹽的一種,品質的另一特色是鈉含量比較高,鈣鎂含量相對較少。

通霄精鹽廠占地不到10公頃,年產能是10萬噸,相同產量的曬鹽用地至少需1,000公頃,用地面積差異很顯著。臺灣人口密度名列世界前茅,土地資源有限,用地少的電透析製鹽比曬鹽更能讓臺鹽生存。但長期來說,成本能否降低到可與進口鹽品競爭,仍是其存續的決定性因素。

精鹽生產是很成熟的產業,技術創新不多,目前國內外產製技術差異不大,生產成本的高低與進料成分關聯性大。國內精鹽生產是以海水為原料,其含鹽率不到3%,須先耗費大量電能濃縮海水,若與國外有地下鹵水(含鹽率超過20%)資源的地區比較,產鹽成本居於劣勢;但鄰近本地消費市場,運銷費用低是其優勢。2004年鹽政條例廢除後,來自國外的競爭者增加,但臺鹽公司生產的精鹽因品質佳,且在臺灣基本民生需求供應上有其利基,應該有其競爭優勢。曬鹽則因生產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不如精鹽。

曬鹽法是把海水引入鹽田後,利用陽光及風力等自然能源,經蒸發、濃縮及結晶程序產生鹽,通稱為天日曬鹽,這種製鹽方法需要大面積的土地及充沛的勞力。臺灣的天日曬鹽,跟農作一樣須靠天吃飯,產量極不穩定。

曬鹽產量多寡主要決定於淨蒸發量(蒸發量減掉降雨量)。臺灣位於亞熱帶,年平均蒸發量不到200公分水柱,但降雨量也差不多,因此只能在有明顯乾、雨季的西南海岸選擇乾季(每年10月到隔年5月)曬鹽。一年只有一半時間可供生產,產量受產季的天候晴雨影響,尤其在鹽灘改為機械化作業後,影響更是深遠。臺灣曬鹽已於2002年5月七股鹽場停產後走入歷史,過去遍布西南沿海(布袋、北門、七股、臺南及高雄)的特殊鹽田風光,已不復見。

依作業方式臺灣曬鹽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是以人力收鹽的傳統鹽灘時期(1952~1985年),後期則是以機械收鹽的機械化鹽灘時期(1989~2001年)。在過去傳統鹽灘時期以人力收鹽時,因產曬期程短,自海水引入到收鹽時間僅約10到14天,如遇下雨時溶損的數量有限,而且可用密集的人力在放晴後搶曬,因此每公頃曬鹽平均產量尚能維持在90噸。以人力補天候不良的結果,每年產鹽量曾達破紀錄的60萬噸,成績不錯。但隨著時代進步,工資日高,鹽村勞力逐漸缺乏,曬鹽轉入機械化作業後產量反而變少了。

機械化鹽灘完成後,因鹽層須達到一定厚度才能進行機械化採收,改成一年只收一次。若在曬鹽期下大雨,辛苦曬製的鹽可能完全「泡湯」,因此每年曬鹽的實際產量起伏很大。雖然臺鹽曾經進行結晶池覆蓋等研究,試圖克服鹽層溶損的問題,可惜成效不大。以機械化鹽灘十餘年的產鹽紀錄來看,年產量多則二十幾萬噸,少則僅數千噸,平均每公頃產量僅30噸左右,較傳統曬鹽少很多。產量巨幅波動,除了難以估計國內曬鹽供應量外,成本估算也變得很困難。

臺鹽公司的曬鹽場占地很大,每年整灘、修堤及開曬等大筆固定支出,須靠產鹽來攤銷,但曬鹽產量的起伏不定,使曬鹽成本跟著變化,甚至無法準確估算。在傳統鹽灘時期,每噸曬鹽成本尚能控制在一、二千元之間,機械化鹽灘短收時成本動輒上萬元,平均成本也達3,000元以上,產鹽成本高出進口價格很多,已不具市場競爭力。

機械化鹽灘生產的鹽,在品質較好時較傳統曬鹽佳,鈣及鎂等雜質含量可少於0.1%,較傳統人工曬鹽所含的鈣0.2~0.5%及鎂0.12~0.21%少很多,但離鹼氯業要求的鈣0.04%及鎂0.02%仍有距離。鹼氯業在電解前,必須先除去鹽溶液中的鈣鎂等雜質,尤其是鎂。鎂若進入電解槽會升高陽極電壓,結果是輕則耗電,重則產生爆炸危險,因此必須儘量去除。機械化鹽品質雖有改善,仍無法達到鹼氯業的規格。

臺灣機械化鹽灘的製程是仿西方的做法,但因氣候條件的差異,產量有天壤之別。以西澳洲為例,其年平均蒸發量超過300公分水柱,且降雨量只有三十幾公分水柱,因此可以全年曬鹽。鹽場收鹽時,會留下20~30公分左右的鹽在結晶池底不收,下一年曬鹽時可隔絕泥土層並承載重機械,因此可以省去整灘的工作,鹽質乾淨,收鹽效率也高。西澳洲每公頃鹽產量平均每年達200噸,每個工人年產量可達萬噸以上,遠高於臺灣的曬鹽產量,競爭力很強。

臺灣在邁入工業化後,土地及人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上氣候條件不佳,曬鹽產量不穩定、品質差且成本高,曬鹽場關廠只是企業因應自由經濟潮流,追求經營利潤的必然結果。雖然事實說明臺灣不太適合生產曬鹽,尤其是機械化曬鹽,但若考慮臨近消費巿場的特性及臺灣市場的強大需求,將來情況是否會改變尚有待觀察。

鹽因為價格低,體積大,運輸成本高,因此大部分在產地附近使用。現在全球每年鹽消耗量約2億2千萬噸,僅有兩成不到約4千萬噸以貿易方式在國際上流通。澳洲及墨西哥是全球最大的曬鹽輸出國,每年合計輸出量約1,700萬噸,其中一半以上銷售到日本、韓國及臺灣等亞洲區域。

向國外買鹽,除須負擔生產/出廠成本外,尚須負擔裝船、海運、保險、通關檢驗、卸船、運輸及倉儲等各項費用,成本驚人。以臺鹽向西澳洲購鹽為例,從產地買入到運銷至消費者手上,成本通常已大幅飆升。在各項費用中,海運費占的比率最高,變動也最大,影響因素包括運輸距離、租船條件、燃油價格等,而租船條件,如船的噸位及卸船速率等,是進口者較能自行掌控的因素,不過仍需港口及周邊運輸倉儲設施配合才行。船運費可能是將來影響臺灣鹽業走向的變數之一。

鹽業是非常成熟的產業,全球用鹽量很穩定,年平均成長率僅約1.5%。鹽的用途非常多,是支持全球工業發展最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最大消耗在鹼氯工業,約占六成,其次是食品占二成,公路除冰占一成。

因工業化程度、環境及產業不同,各個國家用鹽比例也不同。工業化程度高的國家食用鹽比率低,寒帶區域公路除冰用鹽多,例如美國除冰用鹽約占總用鹽的30%,熱帶地區國家,則比率為零。臺灣因外銷產業發達,鹼氯工業用鹽量占八成五以上,另外因電子業發達,水處理相關的鹽耗量也特別高,這是臺灣用鹽的特色。鹽是維持經濟成長不可替代的基礎原料,臺灣去年用鹽量超過250萬噸,但粗鹽完全依賴進口,自給率為零,會不會有運補不及的問題,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臺灣結束曬鹽釋放出土地及人力資源,朝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是一種進步。不管將來臺灣鹽業如何發展,相關文物資產的保留,應是當務之急。

臺灣曬鹽從1665年明朝鄭成功參軍陳永華引入生產技術,到2002年最後一個鹽場七股場停產,歷經明、清、日據及民國4個時代,共338年的發展,值得研究探索的相關文物題材相當豐富。尤其臺灣曬鹽史與臺灣開拓、經濟及文化開發歷史息息相關,是道地的本土文化,鄉土感濃厚,更需特別珍惜。臺鹽公司在民營化前也因此籌資1億7千萬元在臺南縣七股鄉興建「臺灣鹽博物館」,做為文化資產傳承的平臺。

「臺灣鹽博物館」是座雙金字塔形的白色4層樓建築,總樓地板面積逾6千平方公尺,收藏的文物超過5萬件,是濱海鹽分地帶鹽業文化收藏寶庫。博物館以第一、二及四層為展場,展出內容含「鹽田風光」、「鹽村劇場」、「臺灣的鹽」、「兒童探索館」、「科學的鹽」、「世界的鹽」等,還有電影院輪流播放鹽業及生態環境有關影片。

2003年11月臺鹽公司民營化後把「臺灣鹽博物館」交還政府,在歷經許多波折後,已在2005年初開館。目前由政府委託「財團法人鹽光基金會」以營運管理-移轉(OT)且自負盈虧方式代管兩年,希望借重民間專業,充分發揮博物館在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上的應有功能,同時測試民間團體在無政府資助情況下,經營博物館的成效。

代管半年的經營結果初步顯示,「鹽光基金會」在展示及館務管理方面成效良好,但在典藏、研究及教育等純公益服務部分,受限於經費,較難達到理想。將來在館藏內容增加、歷史文物考證研究及教育推廣等方面,仍需仰賴政府支持,以達到文化傳承的目標。

臺灣曬鹽已成歷史,雖然純就經濟面考量,曬鹽業很難在臺灣立足,但未來是否會因大環境改變而逆轉則未定。唯一可以肯定是,相關文化資產應予以保留,以供後代子孫研究應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