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人的骨骼保健,數十年來學者專家強調最多的營養素是鈣,卻忽略了維生素D也不可或缺的一環。國內近年的營養調查指出,國人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堪憂,多個年齡層都有攝取不足的問題。由於維生素D的功能廣泛,可以促進個人整體的健康狀態,因此,長期的維生素D不足不僅影響鈣的利用和骨骼保健,也可能增加國人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維生素D缺乏的臨床症狀,就孩童為佝僂症(ricket) ,成人則是骨質軟化症(osteomalacia)。若只是輕微的不足可能看不出明顯的臨床症狀,故稱為「亞臨床缺乏(subclinical deficiency)」;也因為個人難以覺察,民間稱之為「隱性缺乏」。評估隱性缺乏的主要方法是飲食攝取量充足與否,以及血液生化指標的表現。
目前國際上公認且最通用的血液營養指標是血清中的25OHD,這是「25-羥基維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的簡寫,也稱為「鈣二醇 (calcidiol)」。這個成分是維生素D荷爾蒙「鈣三醇(calcitriol)」的前驅分子,其來自食物攝取與皮膚合成的「膽鈣醇(cholecalciferol)」,再經肝臟酵素作用而得,可以代表皮膚合成與飲食攝取的總效應。
體內合成與動物性食物提供的形式是維生素D3,植物性食物提供的則是維生素D2。臨床檢測的25OHD數值是25OHD3和25OHD2兩種形式的總量。為了保障骨骼的成長和骨量的維護,正常25OHD濃度應達到50 nmol/L (=20 ng/mL);若<30 nmol/L (= 12 ng/mL)則稱為缺乏,其鈣吸收會減少且軟骨症風險將大升。因此,國內各項營養研究的調查,也都採用50 nmol/L為健康的標準。
最新一份的國民營養調查(2013-2016)已建立了維生素D的攝取量與血液濃度的資料。攝取量方面,各年齡層都是男性多於女性:男性為4.4-10.7μg,女性為3.7-8.8μg。男性13-18歲與女性10-18歲都不足5μg/d,女性10-12歲更低達3.7μg/d;男女兩性自51歲起,明顯比年輕人為高。不過,各年齡層的攝取量還是低於最新的AI建議標準。除了男性31-50歲與71歲以上外,其他年齡層都低於70%的 AI;男性13-18歲與女性10-18歲甚至還低於50%,其中女性10-12歲僅有37% 的AI值。
血液25OHD濃度方面,女性也是低於男性;各年齡層的平均值為男性為64.0 -93.5 nmol/L,女性是52.1-73.7 nmol/L。男性不足率最高的是16-18歲,高達26.8%。女性10-50歲的不足率至少有25%,其中16-30歲更多達半數,表示女性維生素D營養普遍不良,對國人婦女的健康十分不利。
老人由於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降低,戶外日曬也少,若無另行補充營養,也是高危險族群。臺灣的老人調查研究「The Healthy Aging Longitudinal Study in Taiwan (HALST)」也指出,55歲以上社區居家老人,亞臨床缺乏(30-50nmol/L)的比率男性是21.4%,女性為34.1%。頭份的老人研究也檢驗了 215位 65-79歲老人的血液,發現亞臨床缺乏的比率為31%。
國人維生素D不足有數項原因:其一是普遍的迷思,大家認為亞熱帶國家陽光充足,日曬充足的地區不會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其二是我國食品營養資料庫欠缺維生素D的資料,故個人無法自主估計攝取量。其三是政府針對國人營養狀況欠缺科學實證的措施。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國際上對維生素D已有較深入的研究和營養評估,得以有效促進國人對此之了解。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食品營養與安全之民眾科普教育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陳信宏
審校:駱菲莉、劉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