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辛

103/12/30 瀏覽次數 4437
東沙群島位置約在北緯20度,東經116度;座落於高雄市西南方約440公里的南海中,總面積約為3,535平方公里(約是臺灣本島的十分之一)。除了約1.74平方公里的東沙島常年裸露外,其餘地區大多數時間都隱沒於海下。鑑於它獨特的珊瑚礁特性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2007年設立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環礁的形成大致要經歷裙礁、堡礁,最後才會形成環礁。東沙環礁約在距今12,000年前的第四紀冰河期後逐漸形成,自清雍正以來即被納入中國版圖,有漁民暫時居住,也曾被英國及日本人佔領。本演講介紹東沙環礁形成的機制、人文風貌、陸上動植物的分布,以及環礁海底的生物,並將以其保育實例,討論如何保育臺灣沿岸海域日益惡化的環境。

講演大綱

在12月5日的展望演講中,由嚴宏洋教授為我們主講,主題為「南海明珠—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秘辛與啟示」。嚴教授一開始就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大家東沙環礁治癒人心的神奇能力,佐以大量碧海藍天的照片與影片,導領大家進入這塊一週僅一班飛機前往,少有機會接觸的淨土。

東沙環礁的面積約臺灣的十分之一,島上包括駐守的國軍等約有一百多人,居民的活動區域僅約1.74平方公里左右。其環礁的形成始於隆起出海面的火山被珊瑚蟲聚集圍起,形成裙礁;在裙礁與火山之間出現潟湖後,形成堡礁;而後火山消失後的地形,即稱環礁。當地的地理條件貧乏,土壤無法保水而不能種植,使得食物限量;蔣公銅像附近也有蓄水庫處理海水淡化,不過淡化成本高,僅能淡化到一定程度仍有鹹味,飲用水還是由臺灣本島供應。此外,島上沒有網路,也有限電措施,在都市人無事可做、冷氣不能開的夜晚,卻抬頭就能看到閃爍的滿天星斗,而如此美麗的夜空在孫維新教授的輔助講解下,感覺與我們更加親近。

陸地上多為馬鞍藤、林投,及日據時期帶來的白水木等,耐鹽分並可在沙地生長的植物。這裡也經常是候鳥的中繼站,往南方避寒的戴勝鳥就經常在此稍作歇息。而海域內的營養鹽少、基礎生長率低,使得藻類不易生長,海水大多偏藍。水面下的物種非常豐富,不論是魚類、甲殼類、珊瑚的類別相比於東沙環礁區域的面積有著驚人的數量,其中的大理石芋螺,更是身上帶有全世界第一個由海洋生物提煉的天然止痛劑(zinconotide),可供給無法使用嗎啡的癌末病人。

在介紹東沙環礁的影片中,分為北探外與東探外環礁兩個地形不同的區域。北探外多軟珊瑚,為往北緩降的珊瑚礁斜坡,以雀鯛科魚類為主,也有裸胸鯙及清潔蝦在洞穴附近,上方水層則多群游性魚類,如金梭魚。東探外則營養鹽較為貧瘠,珊瑚與軟珊瑚交疊生長,珊瑚覆蓋率高達95%,有多種與不同珊瑚礁共生的魚類在其中。此處外側為垂直岩壁,海流強勁,使海扇珊瑚可捕捉順流經過的蜉蝣生物,也還有海岬、藍洞等特殊地形。此外,嚴教授也播放了關於陸蟹往返洞穴、展現領域性的短片,介紹目前正要著手的其中一項研究,即是探討凶狠圓軸蟹、四角招潮蟹等當地不同品種陸蟹的生活習性。

最後嚴教授針對南海的經濟問題稍作講解。由於南海地區目前發現不少蘊藏的石油、天然氣、甲烷、水生生物等自然資源,臨近國家都想從每年5.3兆的經濟總值分一杯羹,也就有中國甚至不惜大幅增加國防支出設置人工島的狀況,而臺灣在整個南海中僅有三個島區,該如何守住資源、在國際上維護主權,將會是一門長遠而嚴肅的課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