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火星探險的關鍵:團隊

108/04/01 瀏覽次數 1040

團隊合作自古以來就是評論人事成敗的重點之一(圖片來源:rawpixel)團隊合作自古以來就是評論人事成敗的重點之一(圖片來源:rawpixel)

 

2016年3月,史考特從國際太空站返回地球時引用的一句話,早已是演講金句:「團隊合作才使夢想成真(teamwork makes the dream work)。」其實團隊合作自古以來就是評論人事成敗的重點之一,這個因素對火星探險尤其重要,因為探險隊成員一定不止登月二人組。人多好辦事,人多也容易起摩擦,因而僨事。特別是太空船的空間非常有限,好幾個不同的人長時間擠在狹小空間中,如何避免、化解衝突,攸關任務成敗,自不待言。

 

NASA支持的一個研究探討的正是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把志願者關在一起45天,模擬太空任務情境,穿插各種實驗,密切監視情勢的發展。

 

從類似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早已知道能成事的團隊需要幾種不同的人格特質,例如領袖型、祕書型,內、外向性格的人也得維持適當比例。有趣的是,到現在為止,模擬太空任務的實驗中,最重要的角色似乎是小丑。這種人物不僅會搞笑,還非常聰明,他認得每一個人,能在緊張態勢出現之前化解衝突。我們在中外戲劇中常常見到這種「甘草」人物,兩千年前太史公為他們立傳,贊之曰: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史記.滑稽列傳〉)。

 

研究人員還分析了1973年的太空實驗室(Skylab)「怠工」事件。當年太空實驗室的3位太空人有志一同,切斷與地面控制中心的聯繫、拒絕接受指令,媒體稱之為史上第一次太空罷工事件。

 
40 Years Ago, Skylab Paved Way for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圖片來源:wikimedia)40 Years Ago, Skylab Paved Way for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圖片來源:wikimedia)
 

研究人員分析了太空實驗室內歷年的交談紀錄,發現那一個事件早有跡象可尋,而且可能避免。簡言之,太空實驗室的3位太空人結成了死黨,他們因而與控制中心疏離,最後演變成敵對的雙方。一開始,太空人以負面詞彙談論每日的例行任務,對工作量彼此互吐苦水,但是他們並沒有對控制中心吐露心聲。根據研究人員的研究,罷工前一個星期,太空人不滿的情緒已經溢於言表。

 

因此,在未來的火星之旅,研究人員建議控制中心必須掌握太空人之間的互動細節,包括誰與誰說過什麼,說話對象的反應,以及交談中透露的情緒。研究人員還設計了分析軟體,判讀太空人之間、太空人與地面控制中心之間的關係。

 

不過,預測太空船內的情勢只是起點。太空站或登月任務都在地球附近執行,火星任務便不同了。火星距離地球太遠,不可能實時通訊,太空人必須自行解決問題。控制中心與太空人之間應如何合作,仍沒有現成典範。

 

近半個世紀前,美蘇以舉國之力進行太空競賽,NASA出版過一本書宣傳花大錢從事太空探險的正當性,中譯書名是:福自太空來(Dividends from space, 1971)。時移世變,這句話仍然有效,針對太空探險團隊的詳細研究,應用範圍當然不止太空任務,一般的團體,只要想成事,都可能從研究結果獲益。

 

我們參加過的團體,大部分一事無成,以失敗告終。最近出版的一些書提醒我們:世上失敗的國家並不少,委內瑞拉只是此時此刻媒體願意報導的例子而已。甚至還有書以民主的失敗作為書名。團隊合作,無論大小,仍是我們的必修課。

 

參考資料:Voyages to strange new worlds, The Economist, Feb. 23rd-March 1st, 2019, pp. 71-72.

資料來源
  • 《科學發展》2019年4月,556期,78~81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