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探測地球大氣的利器–雷射雷達

94/08/04 瀏覽次數 16908
雷射雷達是以雷射光代替無線電波進行遙測的技術,它的英文是laser radar或Lidar。雷射雷達在雷射發明後不久就已經出現了,首先是在1963年由英國的費科等人,利用雷射對離地表二十多公里高空中的懸浮微粒(又稱為氣膠)進行遙測。在當時,所使用的雷射是人類所發明的第一臺固態雷射,具有波長694.3奈米的紅寶石雷射。雖然現在仍然有少數單位還在使用紅寶石雷射,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多數的雷射雷達已經被摻釹釔鋁石榴石(Nd:YAG)雷射所取代。

Nd:YAG雷射的波長是近紅外光的1064奈米,但在經過倍頻處理後,變成波長532奈米的綠光,並廣泛使用在雷射雷達技術上。綠光的優點是不會被大氣層吸收,但缺點是對人的眼睛可能造成一些傷害。

在臺灣,中央大學10年前首先設立國內的第一臺雷射雷達,這套系統也是使用綠光雷射。過去10年間,中央大學用雷射雷達探測本地的大氣微粒、沙塵暴、雲結構和大氣溫度等的氣象資料,目前這套系統仍然持續運作中。

目前雷射雷達的主要應用,除了測量大氣的溫度、風速,和監測微粒、臭氧與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外,還應用在天文研究上,主要是利用雷射光引誘在離地大約100公里左右,中氣層內的鈉原子發出螢光,製造所謂的人造星光。因為這是一種可以人為控制的星光,可以用來校正望遠鏡的光學系統,這些光學系統又稱為自適應光學系統。目前,世界上幾個主要天文臺都有這一類的裝置,效能可以媲美太空望遠鏡。

雷射雷達系統一般由雷射發射器、接收設備與信號分析系統三大部分組成。接收設備中最主要的是一個口徑比較大的望遠鏡,因為雷射光照射到幾十公里高空後,能散射回來的光子已經很少了,所以必須用最靈敏的方式偵測這些微弱的光。接收設備還包括非常靈敏的光電管和信號放大設備,用來解析雷射在高空的散射過程。以下就簡單地描述這些裝備。

Nd:YAG雷射經過倍頻以後,產生平面偏振、波長是532奈米的綠色雷射光,再由可以調整角度的反射鏡反射到天空中。雷射光與大氣分子或微粒作用以後,產生的背向散射訊號由45公分的牛頓式望遠鏡收集,再使反射光通過一個窄頻濾鏡(中心波長是532奈米),以濾去大部分的背景光。

訊號再經過一個偏振分光晶體把散射光分成兩個分量,其中一個是偏振方向與雷射源平行的訊號,另一個是偏振方向與雷射源垂直的訊號。兩個分量分別由一支光電倍增管進行偵測,放大以後的信號,各由一部鑑別器過濾雜訊,再經過同軸電纜各自傳送到多頻道分析儀。

當雷射裝置產生一個雷射脈衝時,立刻觸發多頻道分析儀並開始記錄,多頻道分析儀對各時間散射回來的訊號加以區分累積,再透過電腦儲存資料,以備後續的分析。例如在中央大學系統中的多頻道分析儀,每一頻道設定成160奈秒,相當於24公尺的空間解析度。

多頻道分析儀是一種可以提供時間分辨的儀器,它把時間分割成許多頻道(例如1024),每一個頻道有固定的時間寬度(例如160奈秒)。當它被觸發後,就立刻進行分析。信號的來源主要是空氣分子的雷利(Rayleigh)散射,由於空氣濃度隨高度而遞減,所以背景散射也隨高度或頻道數增加而愈少。

雷射雷達系統

為了配合各種應用,雷射雷達系統已經發展出不同的形式,除了在天文學上另有應用外,主要的目的都在探測大氣的氣象資料。

光散射雷達 光散射雷達主要應用在探測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或雲層。大氣中的微粒以各種型態存在,它們來自大自然、人為污染物(例如汽車排放的碳氫化合物)、雲(水氣)、海鹽、植物、沙漠、火山爆發等等,目前一概都以氣膠來稱呼。氣膠粒子存在於從地表到離地30公里的大氣中,在未受到污染的環境中,氣膠主要來自海鹽、沙塵和火山爆發等。但人類的各種活動,例如交通、燃燒、工廠,也釋放了許多化學微粒,但是它們大多數只存在於10公里以下的低空大氣層中。

離地10公里以上的氣膠主要是自然界產生的,例如由硫化物(像二氧化硫)變的硫酸滴,形成一種背景氣膠。它的主要來源是地球上不時爆發的火山活動。

過去十多年間,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火山噴發是1991年6月菲律賓的皮納土波火山爆發,它向大氣層噴出了近2千萬噸的二氧化硫,對大氣造成極大的干擾,例如地面溫度降低1~2度、高空變暖、臭氧減少等效應。皮納土波火山爆發的情形,曾被人造衛星和世界上許多的雷射雷達記錄下來。大氣中的懸浮微粒對氣候、地表溫度及大氣化學有重要的影響。光散射雷達已經成為雷射雷達中最普遍的一種。

光散射雷達也是研究大氣雲層的重要工具,多年來各種衛星和雷射雷達一直針對16公里對流層頂由一種冰晶組成的稀薄卷雲(cirrus cloud)進行監測。在那裡的大氣溫度可以低到攝氏零下80度左右,因此,氣態水在那裡只占大氣的百萬分之一左右。卷雲的結構鬆散,還包含一種無法目測的卷雲,稱為「不可視卷雲」。

目前我們對卷雲的認識並不太多,僅知道它的冰晶有許多形態,例如玫瑰花形、盤狀六角形或桶形、子彈形。在當前的大氣臭氧和溫室效應二大主題上,卷雲都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它的冰晶表面上可以發生化學變化,影響臭氧的組成,另外它能吸收紅外線輻射並散射太陽可見光,因此與溫室效應有密切的關係。

微粒的另一個來源是沙塵,地球上沙塵的最大來源是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但是在東亞的戈壁沙漠附近,由於沙漠化的影響,沙塵也很嚴重,甚至會造成沙塵暴,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大陸北方由於氣候乾燥,春季時地面剛解凍,起風時常常發生黃沙蔽日,影響範圍可以達到十幾省,波及上億的人口。

沙塵暴對東北亞,例如日本、韓國等地區,也造成嚴重的環境與經濟影響,它甚至還可以傳送到北美,對臺灣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因此,日本從1997年開始,建立了亞洲雷射雷達網(Asian Lidar Network),結合了包括日本、韓國、大陸等地的十幾座雷射雷達站,協同進行沙塵觀測。

中央大學的雷達目前正努力在探勘每年春天發生的大陸沙塵暴,因為來自大陸北方的沙塵已經成為臺灣地區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大陸來的沙塵飄到臺灣時,會集結在距地面3公里以內的大氣中。在春天的早晨,如果你起床發現車子或玻璃窗上集結了一層沙,可能就是從戈壁大沙漠來的。

臭氧差分光雷達 這類的雷達射出兩道光,一道光會被待測物(臭氧)吸收,而另一道光不會被吸收,比較這兩道信號的散射強度就可以推算出待測物的分布,所以又稱為差分吸收雷達(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DIAL)。DIAL最常用來探測臭氧,例如臭氧對308奈米的光有較強的吸收,而對355奈米的光吸收較弱,因此比較這兩道光就可以探測臭氧的濃度,這就是臭氧差分光雷達。

其實,308奈米與355奈米的光都會被大氣散射而返回地面,但由於被臭氧吸收的程度不同,308奈米光散射回來的信號比355奈米光小了很多,從二者的差值,就可以推出臭氧的分布。近年來,由於關切大氣臭氧層被破壞的情形,臭氧差分光雷達也因此在世界的許多地方設立起來,成為監測臭氧的重要工具。臭氧雷達的優點是可以提供連續的監測,就像光散射雷達一樣,既可以進行長時間(幾年)的探測,也可以做短期(幾小時)的觀測。

原子共振螢光雷達 空氣中的金屬原子數量很少,但是很特別的,在距離地面90公里附近的中氣層內,有一些微量的金屬原子,例如鈉、鉀、鈣、鐵等等,都是外太空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燃燒所留下來的。高空的鈉原子可被陽光激發而發射黃光,在黃昏或黎明時,從地面上可以觀察到,所以科學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經知道它們的存在。原子吸收光再發射光的過程稱為共振螢光,原子對光的吸收很強,因此共振螢光成為一種探測微量原子的重要工具。

以鈉為例,如果把雷射光的波長調整到589奈米—鈉的共振吸收光上,鈉原子就會再把它向四面八方射出,少部分回到地面被探測到。

鈉原子雷達近年來有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就是利用高解析度雷射光譜,可以探測它的光譜結構,從而推導高空的溫度,因此鈉或鉀雷達已經成為測量距地面90公里處中氣層密度和溫度變化的重要工具。在雷射雷達發明以前,50~100公里高空的中氣層,因為飛機飛不到,而衛星又太高,一直無法很深入地研究。一直等到鈉原子雷達出現後,中氣層溫度的量測才有重要的突破。

大氣的最低溫位於中氣層頂,利用鈉原子雷達,我們對這大氣的低溫層有了全新的認識,發現與過去的認知相差很多。也由於這些研究,讓我們對中氣層的動力學與化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拉曼光雷達 1930年代,印度物理學家拉曼發現光與物質作用時,會使分子射出與入射光不同波長的輻射,稱為拉曼散射。例如532奈米的雷射光射到氧氣,會散射出光波長 607奈米的拉曼光,而對氮氣是671奈米,對水氣是777奈米。這些波長的轉換與分子內能有關,涉及到的是分子的振動能階。

因為拉曼散射十分微弱,所以需要很強的光源。例如前述的氮氣或氧氣的拉曼光,在1大氣壓之下,只反射原來入射光的十億分之一。幸好近代雷射技術進步,高功率雷射的發展很快,因此拉曼雷達的發展才得以順利進行。目前已經廣泛使用於偵測大氣中的水氣、臭氧等物質。

另外,分子轉動拉曼光譜則用來探測空氣的溫度。法國的一組科學家,利用轉動拉曼光雷達測量出地表到距地面30公里高空的溫度分布,並用來研究這一區域的大氣動力問題。這一區域的氣象資料,一般是由氣球攜帶探空儀器進行測量。例如中央氣象局每天在板橋發射氣球2次,用來獲得這區域的溫度、風速與溼度等資料。利用拉曼光雷達,每10分鐘就可以得到一次溫度的資訊,因此可以密集探測溫度的變化。在距地面30公里以下大氣溫度的長期或短期的變化,是了解目前地球溫室效應所急需的資料,因此拉曼光雷達等類的技術一定會逐漸受到重視。

溫室效應

地表致熱 最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頗引起世人的注目。根據氣候模式,地球正處於2千年來最熱的溫度。其實,這一上升的幅度並不大,相對於1961-1990年的平均溫度,21世紀(西元2000年)的地面平均溫度,僅僅上升不到攝氏0.2度,雖然如此,我們還是感覺非常不習慣。估計全球的地面平均氣溫,到2100年會上升攝氏1.4到5.8度,根據最近的報導,甚至可能會高到11度。

假如全球都變暖和了,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方便,例如,2003年8月由於天氣過熱,導致法國上萬人死亡,這一類的事件會逐年增加。其他的相關效應,還有因為全球變暖使格陵蘭和南極區的冰山溶解,由於熱脹冷縮的原因造成海面升高。預期由1900年到2100年間,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於0.09到0.88公尺之間。

溫室效應是由於某些氣體的存在,使得紅外線輻射被氣體吸收,而影響到地球整體的能量平衡。從20世紀以來,由於工業化,而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碳化合物等等。

溫室氣體中,尤其以二氧化碳的增加最受注目,因為它對溫室效應的貢獻量最大。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是燃燒化石燃料,這是人類造成的,每一個人都要對此負責。根據觀測資料,地表大氣層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由1950年代的280 ppmv升高到目前的360 ppmv(百萬分之一體積),按照這一趨勢,二氧化碳會在50~100年內升高到600 ppmv,這一個數據,是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基林(Charles Keeling)根據多年的觀測首先提出的。

其實大氣層需要有適當的溫室效應,這也是使地球保持在平均溫度攝氏7度左右,而適合生命繁衍的主要原因。但是過度的溫室效應會有很嚴重的後果,這也是造成金星十分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原因。金星的地表氣壓高達100大氣壓,大氣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95%),這種特殊的組合造成地表溫度白天達攝氏400度左右,夜晚則冷到攝氏零下70度。

高空致冷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會使地面附近溫度變暖,但對高空(50~150公里)的影響正好相反,它會使高空變冷,也因為冷卻而使大氣收縮變薄。而且,這一冷卻現象比地面變暖更加顯著。

為何地面會變熱,但高空會變冷呢?地面空氣變熱的原因,是由於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所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而保存了這種熱能。但二氧化碳同樣會輻射一部分熱能,因為上層空氣的外部是外太空,所以它發射的紅外線逃逸到外太空一去不回,而由下方來的紅外線卻減少了,因此有淨熱能的損耗,造成冷卻的效果。

高空致冷的效應比地面變暖更加明顯。根據許多分析和模型的計算,在二氧化碳倍增的狀況下,離地50公里高空的溫度可能下降15度,是地面變化量的3~10倍。這一種長期冷卻的初步現象,目前確實已經由雷射雷達及人造衛星儀器觀測到。根據衛星資料顯示,60~70公里高空溫度,在過去1980~1990年間,已經下降了4度左右。

為了測試這一種說法,筆者分析離地17公里處對流層頂的溫度變化。對流層頂是地表溫度最低的地方,我們都知道高山上溫度會變冷,而大氣隨高度升高而降溫的趨勢,一直到離地17公里處才停止,這一個停止點被稱為對流層頂,這個地方的溫度可以達到零下80度。

分析過去11年來(1990~2000年間)對流層頂的溫度與高度,發現的確有顯著的變化。而根據中央氣象局與中央大學比對觀測的結果,顯示過去11年間,17公里處對流層頂的溫度共降低了大約攝氏1.5度,幅度是每年-0.174%。而對流層頂高度有上升的趨勢,增加了190公尺,趨勢是每年 +0.10%。

根據理論分析,對流層頂溫度的下降與溫室效應是相關的。在多年前,我們還把溫室效應看成科學的假說,認為這是在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但是無數的科學證據指向溫室效應確實可能已經發生了。如果不幸在50或100年後,如科學家所預測的,地面溫度上升攝氏1~5度的情形,後果實在難以想像。當然,還需要更確切的實驗數據,才能使更多的人信服,因為溫室效應不僅是科學家的事,它和國際經濟、社會、政治也息息相關。

雷射的發明已經有40年了,這一段期間由於光學與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也使雷射雷達的發展十分迅速。目前,除了地面觀測以外,在衛星上也裝置雷射雷達,由外太空由上而下向地球進行探測。幾年前有一項稱為LITE的計畫,在美國太空總署試驗成功,這計畫是以太空梭攜載雷射設備,在600公里上空向地球發射雷射光,成功地探測了地球的颱風、雲層和氣膠。目前,更新的太空雷射雷達還在計劃當中,由於雷射雷達在天文物理上的應用也很成功,許多大型天文臺也開始設置雷射雷達。

這40年來,地球已面臨很大的改變,因此人類需要更靈敏的探測工具來研究大氣的各種變化,而這些研究也導致臭氧破洞與溫室效應的發現。目前世界各國都不遺餘力地從事大氣與環境的科技研究,以便能把這些問題定量化,在這方面,各種雷射雷達技術會適當地扮演重要的角色。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