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台北都市熱島效應對降雨形態之影響

105/11/22 瀏覽次數 3071
台北都會區是台灣第一大城市,人口集中,交通擁塞,大氣污染嚴重,工商業發達下,大量的冷氣機、車輛…等機械設備都會釋放熱能,再加上處處是鋼筋水泥的建築物、水泥或柏油地面,導熱率高,熱容量大,造成都市的高溫化。在周圍較低溫郊區的對比之下,高溫的都市像一座發熱的島嶼,此即是「熱島效應」。氣溫的升高產生環境警訊,伴隨著極端氣候的出現,使得氣候變遷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更趨明顯。以下說明台北都會區近幾年的氣象變化與趨勢:
 
台北都會區熱島效應持續發生?

早在1998年,台北都會區就被指出存在都市熱島,其市中心鬧區與郊區最高曾在夏季尖峰時間相差四到五度!本研究持續追蹤,發現2006至2014年台北都會區夏季與冬季仍存在明顯市郊區溫度差異,夏季九年內市區平均高於郊區1.5℃,冬季市區平均高於郊區1.3℃(見圖1),顯示熱島效應仍持續發生,且影響夏季比冬季明顯。

熱島效應連帶影響降雨型態?

全球環境變化,許多氣象學家提醒,在溫度暖化的狀況下,可能會使水的循環受到影響,降雨型態及分布也會改變。溫度改變後,其蒸發散對水氣量、降雨量的變化有相互關係,又水氣量是降雨的先期指標,水氣量的增加,間接影響潛在降雨事件增加之可能。
台北都會區在溫度差異下,水氣量與降雨量在市郊區也有所差異。在熱島效應的作用下,九年來夏季水氣量都市平均高於郊區0.8 mm,冬季水氣量郊區平均略高於都市0.2 mm (參考圖2)。由於冬季是降溫,溫度低時蒸發散活動不活躍,因此對於水氣量的影響不強烈,造成都市與郊區水氣量差異不大。反觀夏季,高溫使蒸發散旺盛,熱島效應溫度差異下都市水氣量整體明顯高於郊區。

溫度與水氣量的市郊區差異進而影響到雨量在都市與郊區的變化,夏季都市比郊區降雨平均高於51.7 mm,冬季郊區比都市降雨高於318.4 mm(參考圖2)。夏季時熱島強烈作用,使水氣量較高,導致都市平均降雨比郊區來的多,冬季時因為是降溫,市郊區水氣量差異不大,造成降雨受其他因素影響(如地形關係、季風風向…等),本研究郊區測站位置面迎東北季風,強烈季風吹拂下導致冬季郊區降雨量平均多於都市。

人類活動、都市開發等導致地區增溫,在市郊區都產生了天氣變化,其改變對自然環境與人類財產都造成潛在威脅。除了對氣候持續進行全面性的偵測與了解之外,對自然友善使用,保持其永續性,才是治本的解決之道!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小王子眼中21世紀的地球」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