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成為快樂的創客(二):做一個創意Maker

105/08/22 瀏覽次數 1992
成為Maker是件簡單的事,也可以從中獲得樂趣,不用怕失敗,「動手做」就對了,然而要成為創客,應該要學什麼呢?

學習成為有創意的Maker

人人都可以是創客,但有創意的Maker更顯得彌足珍貴。創客運動伴隨著開源(open source)軟體與程式碼的廣泛應用而蓬勃發展,國內外許多Maker的實作作品令人驚豔,主要關鍵仍在於「創意」,在尚未被解決的問題或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上,創客想出意想不到的創意,並將創意實作出來,這就是最直接、最單純的創客思維。創客的學習,普遍會聯想到3D印表機、雷射切割/雕刻機、機器人,或是單晶片微控制器Arduino……等,然而這些設備與元件,都只是創客實作的工具而已,重點仍在於:你要用這些工具做什麼?你要如何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是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或誰的問題?面對多元的需求和問題,需要源源不絕的創意,作為一個創客,必須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創意。

創意是可以練習的

創意是可以練習,並獲得進步的,透過觀察人事物、習慣閱讀、吸收新訊息、嘗試新事物…等,來練習創意的發想。創意思考練習的方法很多,2007年的經理人月刊中,編輯部就曾提出10項訓練創意的方法,包括有:問題檢核法、重新定義法、心靈繪圖(mind map)法、比喻思考法、強迫組合法、曼陀羅聯想法、「What If」思考法、圖像思考法、逆向思考法、6頂思考帽等,此外,思考方式亦有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垂直思考(vertical thinking)、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演繹思考(deductive thinking)、歸納法(inductive thinking)…等,其中透過開放性的「擴散性思考」,不斷刺激大腦運轉,普通人也能培養出創意,只要學習到創意思考的原則和方法,並把創意思考當作習慣,每個創客都能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成為一個有創意的創客。

學習解決真正的問題

除了學習動手做,作為一個創客,更應該先學習觀察、發現需求或問題、分析與確認問題,以解決真正的問題。舊金山紐葉樺私校(The Nueva School)校長Diane Rosenberg強調:「全世界的創客和發明家都強調,發明不會發生在理論的研讀中,而是發生在實際動手做的過程裡,利用各種科目的理論和內容,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有意義的發明才會產生」,而創新、發明的基礎在「STEM」,也就是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等領域。根據美國聯邦教育部統計,未來十年需求最多的工作機會都和STEM相關,STEM無疑也是創客要學習的重點領域之一。

學習跨領域的團隊合作

現在的創新和發明很難只在一個專業領域發生,所以需要跨領域的學習與團隊合作。幸運的是,透過現在的Maker社群就可以找到跨領域的人才與技術,作為一個有創意的創客,應該要學習跨領域的技術與整合能力,嘗試與不同專長的創客合作,才能快速有效地實現創意,共同解決真正的問題。

學會分享創意更快樂

對於分享創意,許多人不願意這樣做,總認為創意一旦分享出去,就會被別人抄襲,而沒有了價值。然而,創意要真正商品化或產業化,往往比想像的還要複雜,靈光乍現的絕佳創意,不一定代表全世界沒有其他人想過,或許是存在著實現創意的瓶頸,如:材料、技術、成本、生產…等難以突破,使得創意不具可行性,因此,身為一個創客,應該要學會分享,在分享創意的同時,也會得到不同領域的創客給你的回饋,透過和不同領域的創客合作交流、討論與共同實作,才能讓創意更貼近消費者與使用者的需求,創意只有被實現時,才有價值,創客才會感到快樂。

本專題系列鼓勵所有讀者都能成為快樂的創客,本文主要介紹要成為一個有創意的快樂Maker應該要學習的事。爾後本專題系列將再針對創客的社群、空間及資源,進行深入探討,讓創客運動得以推廣與實現。(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遇見無所不在的生活科學」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張尹貞
審校:張惠博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