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的生活教育
101/06/05
瀏覽次數
18059
傅學海|
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知識原本來自觀察與實驗,當書本中的知識經過了生活體驗、經驗的補充,或親身實驗、動手做的驗證,更能增廣並化為本身所有。
我們認識動物園裡的獅子、老虎、河馬、雉雞,但是對於生活中到處可見的鳥兒,除了麻雀、鴿子、燕子、鷺鷥外,幾乎都不認識,反而知道黑面琵鷺、丹頂鶴、藍鵲等這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鳥,表示我們的知識很少來自日常生活中。
生活中常見的鳥
當我們放下書本,離開教室,走到戶外,就會發覺無論在街道上、校園中、鄉間田野、溪邊池塘,都可以輕易看見以前所忽視的鳥影,聽到以前充耳不聞的鳥鳴。
大多數人總以為台灣常見的鳥就是麻雀、鴿子、燕子,或是在鄉村田野的鷺鷥、烏秋,最多偶爾看到盤旋空中的老鷹罷了。事實上,常見的鳥至少有數十種,例如白頭翁、斑鳩、綠繡眼等,甚至在看不到麻雀的地方如野柳岬、大雪山,都可以輕易找到牠們的蹤影。其他如夜鷺、紅嘴黑鵯也是台灣各地都可以見到的鳥,甚至在台北市的公園或校園裡就可以見到。
鳥的外貌變化
許多賞鳥新手幾乎都曾經把成鳥與亞成鳥誤認為兩種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池中,有一種鳥,藍背、白腹、黃腳,頭後有兩根白羽像是貴婦帽子上的裝飾,瞪著大大的紅眼睛,配著黑色的瞳孔。另有一種鳥,褐色羽毛、黃色眼睛、黑色瞳孔、黃色腳。
這兩種鳥其實都是夜鷺,只是一種是成鳥,一種是亞成鳥。亞成鳥就是成鳥前的階段,相當於人類的青少年,是鳥類換成永久羽之前的階段。人類在青少年與成年階段,除了個子長高、長壯外,膚色、外型大致差不多。但是有些鳥如夜鷺,亞成鳥與成鳥的羽毛顏色完全不同,甚至眼睛的顏色都不一樣,常讓人誤以為是兩種鳥。
另外,夜鷺頭上飾羽是繁殖期或發情期才有,平時並沒有。有些鳥在繁殖期間,羽毛與膚色會變成豔麗多彩,甚至形狀也會改變,幾乎成為另外一種鳥,這是為了吸引異性交配而演化的結果。
一般人總以為鷺鷥是白色的,其實有大、中、小鷺鷥之分,其羽毛在繁殖期會變色、會長出飾羽。台灣能夠看見的鷺鷥有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黃頭鷺、唐白鷺、白色岩鷺、黑色岩鷺等。
處處聞啼鳥
多數人常認為要看鳥,就要到動物園、鳥園,或到山上,很少會想到在都市內賞鳥。其實台灣各城市都有許多可以賞鳥之處,現在就以台北市、台中市為例,來談談都市公園中的鳥。
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植物園、華江橋、陽明山、關渡等地都是賞鳥人喜愛的去處,如擴及大台北地區,金山、野柳、烏來更是台灣著名的鳥點。鳥界素有「南墾丁、北野柳」之稱,可見野柳不只有女王頭、豆腐岩等地質景觀,也是賞鳥的勝地。
生物為了生存和延續種族,一定會尋找適合的環境。鳥類也是一樣,哪裡有食物,生命又不會受到威脅,就可以找到牠。尤其在候鳥過境的時節,會有一些比較不常見的鳥在台灣短暫停留,帶給賞鳥人許多意外的驚喜。
台中大都會公園綠意盎然,有著名的種子日晷及一些生態池,愛鳥人每每可以在這裡觀賞鳥兒。這幾年,小啄木在這裡築巢、育雛,常常吸引各地愛鳥人專程來觀賞與拍攝。
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辭〉云:「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有些鳥確實像兔子一樣,很難區分雄雌,例如麻雀、五色鳥、綠繡眼等。但是許多鳥的雄雌是不一樣的,而且看起來像是兩種鳥,例如灰喉山椒的雄鳥艷紅,雌鳥艷黃。
鳥類為了繁衍,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已經形成了保護機制。通常負責孵卵與育雛的鳥,不論雄雌,羽色比較具有環境保護色。雌鳥負責孵卵與育雛,則雄鳥艷麗,例如琵嘴鴨、鴛鴦等。相反地,彩鷸是雄鳥負責孵卵與育雛,羽色普通,雌鳥則鮮豔華麗。如果是公母鳥一起合作孵卵、育雛,則羽色都一樣,比較難分辨雄雌,例如五色鳥、紅嘴黑鵯、綠繡眼等。
然而也有例外,雖然雄鳥負責孵卵與育雛,羽色仍然相當艷麗,水雉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水雉是一妻多夫制,而且是雄水雉負責孵卵,帶養小鳥。雌水雉生了蛋以後,就四處遊蕩,再找其他雄水雉授精、生蛋。水雉不論雄雌都相當漂亮,曾經是台灣分布廣而常見的鳥,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棲地改變或遭受破壞,族群數量遞減,成為稀有一族。
鳥與生態
我們常用「滄海桑田、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快速,人類的活動則加速了這種變化。關心台灣生態環境的人,更能感受到動物棲息地受到人為開發的破壞,因而縮減與變遷的歷程,其中以黑面琵鷺、八色鳥的情況最受矚目。
黑面琵鷺屬於瀕臨絕種的鳥,約在每年10月飛抵曾文溪口過冬,隔年3、4月北返。在國內保育人士與政府的合作下,曾文溪口棲息數量年年攀升,依據普查統計,1990年全球約有300隻,曾文溪口約占了一半。2010年,台南地區約有1,100隻,顯示保育有成。
要做到「立足台灣、放眼國際」並不容易,但是黑面琵鷺的保育與宣導工作確實做到了。1992年,農委會公告黑面琵鷺是第1類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1997年,「國際黑面琵鷺保育中心」成立;1998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首度報導七股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說明維護溼地環境的迫切性。
1999年,中華鳥會研究團隊為10隻黑面琵鷺戴上追蹤器,其中1隻在3月14日離開七股,經過十多天、2千公里的飛行,於3月31日抵達北韓海洲,這是全球第1次成功追蹤到黑面琵鷺的行蹤。公共電視耗時一年半、5百萬新台幣,記錄黑面琵鷺從台南出發,一路北返的經過,工作人員隨著探訪香港、江蘇沿岸、中國東北無人島、南北韓交界停戰區、日本,完成黑面琵鷺繁殖、遷徙的生態紀錄。這部〈返家八千里 黑面琵鷺〉在2009年6月首播。
八色鳥成為雲林縣林內鄉湖本村採砂利益與生態保護之爭的焦點,影響了該村的發展。八色鳥每年大約4月底、5月初來台繁殖,約在9、10月離開。2000年,雲林縣政府因高速公路工程用土的問題,決定開採湖本村的砂石。鄉內有人因八色鳥的保育而反對,引起國內環保與鳥會人士的聲援,並引起國際鳥盟的重視且派員來台,除了在其出版刊物中大幅報導外,也發動國際性的連署。連當時的陳水扁總統也替八色鳥請命,可見引起的風波之大。
八色鳥又稱為「八色鶇」,熟悉鳥類的人士從「鶇」字就知道牠屬於底棲性。由於棲地的破壞、人為獵捕等因素,全球八色鳥的數量遽減,已經成為稀有鳥種,在《亞洲鳥類保育紅皮書》中歸類為瀕臨絕種野鳥。根據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調查,湖本村應該是目前台灣八色鳥最多的地點,每年約有150隻。
生活即教育
對許多人來說,從小到大,對台灣的人文、地理、生態的認識,幾乎都是從書本中得來的,這屬於皮毛層次的認識。藉由戶外活動,例如賞鳥的南征北討、東西往返,在追逐鳥蹤的歲月中,可以增加對台灣各地的風土人情與生態環境的了解。
台灣因此不再是課本上的地理知識,不再是腦中的模糊印象,而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土地。這才是真正的生活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