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彗星67P的廬山真面目

105/01/05 瀏覽次數 2161
當使用望遠鏡觀察彗星的氣團和彗尾時,其中心彗核的形狀成為一個小點,因此只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描述彗核的構造,譬如常用一個圓球或橢圓球代表。

歐洲太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在2014年8月初公布以羅塞達太空船的OSIRIS科學相機所拍攝的67P∕朱利余莫夫—絜拉斯明哥(67P∕Churyumov – Gerasimenko,簡稱67P)彗星全身像,宣布這太空船達陣,開始繞著67P展開科學任務,也讓我們看到了67P的廬山真面目。

從照片可以發現彗核有大小兩端,中間部分比較窄。充滿想像力的科學家便乾脆稱呼小的一塊為「頭」,大的一塊為「身體」,中間部分叫做「頸」,這是當羅塞達太空船距離彗核約100公里時所看到的形狀。更近的時候便清楚看到表面上一層層的圓坑以及地質構造的紋理。有趣的是,「頭」和「身體」的紋理方向截然不同,便被用來指證這兩部分不可能是一整塊的個體,也就是說67P是由兩塊東西組成的。再加上水冰因太陽輻射而產生的揮發機制,脆弱的水冰和塵埃組成的物質被塑造成奇奇怪怪的結構。

但這兩個代表太陽系最原始物質的個體,是否有不同來源?其化學成分及物理性質因此也不一樣?是在什麼情況下,它們碰在一起的?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了方便比較觀察,羅塞達計畫的科學家根據地貌構造的特色,把彗核表面分成幾個區域,並用埃及古文明中的神祇命名。有了這些標誌,便可以用數位方法定位以及統計各種地質形狀和現象。

67P表面上有許多大石塊,在月球、火星、火衛一福布斯(Phobos)以及小行星的表面上,都可以找到幾公尺到幾十公尺大小的大石塊,主要是由於受到其他小物體碰撞表面,產生隕坑時四處濺射的碎片。但在彗核表面,起源於碰撞的隕坑絕無僅有,因此可能是由於冰層受太陽輻射加熱的氣化昇華作用,因侵蝕分裂而留下來的殘餘物,也可能是45億年前太陽系星雲的盤面已經存在的鵝卵石樣子的小塊塊。這些都可說是謎團中的謎團!

這個不過4公里大小的彗核,密度只有水冰的一半。也就是說它的內部構造非常鬆散,但還不知道有沒有大尺度的空洞存在。表面物質的反射率非常低,只反射5%的太陽輻射。

根據太空船上的可見光及紅外光照相光譜儀的測量,當離太陽約3個天文單位時,彗核表面只有非常少(<5%)的面積有水冰覆蓋。有水氣和塵埃噴出的地方主要是「頸部」。

另一點要注意的是彗核自轉軸與黃道面夾角形成的季節效應。當67P從遠日點趨近太陽時,只有北面受到太陽光照,南面是完全一片漆黑。因此,羅塞達太空船上幾個測量水分子氣團分布的實驗儀器,如氣體質譜儀和微波光譜儀都偵測到很明顯的南北不對稱。

但當67P經過近日點時,日照條件翻轉,彗核南邊表面便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噴氣和塵埃粒子。事實上,因為67P和太陽距離越來越近,表面溫度逐漸增加,使氣體產生率越來越高。2015年4月底,塵埃噴流的源區不再局限於「頸部」,而是開始呈現一種百花齊放的景象。

由於質量非常小,67P彗核表面的重力幾乎不存在。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高低起伏和形狀,都因地心引力和物質本身強度的靜態平衡而定。加上長時間的水文或風化作用,我們所見的山嶽如玉山都是有一定的高度比例和傾斜角度。

後記:在2015年6月14曰,經過7個月的沉默,「菲利」登陸器首次傳出短暫「求救」訊號,表示它的電力系統可能重新啓動。歐空局也立即決定改變羅塞達太空船的軌道,開始執行拯救「菲利」的重要任務。
OPEN
回頂部